中医危重症评分的临床应用评价

2019-01-07 07:54刘小路钟培政王爱华
关键词:分者少华危重

刘小路,钟培政,王爱华

(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上海 201100)

NEWS评分是一种用于反映患者病理生理状况并识别各种潜在风险的评分法,其在常规基础项上增加了对吸氧与经皮血氧饱和度的评估,虽然因过度依赖仪器而而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但其临床指导价值依然非常强[1]。中医危重症评分是一种基于传统医学、同样具有反映病理生理状况与识别潜在风险的评分法,相较于NEWS评分在欧美各级医院的广泛应用,中医危重症评分的应用尚不够广泛,其临床应用价值也未得到广泛承认。本文选取收治的624例危重疾病患者,试探究两种评分法在危重症预测上的一致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24例危重疾病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①男377例,女247例;②年龄16~92岁,平均(59.25±12.34)岁。

1.2 方法

1.2.1 NEWS评分

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等指标。

1.2.2 中医危重症评分

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清醒程度,检测其呼吸频率、脉象,感知其肢体末端温度及肢节温度。评分标准为:①呼吸:每分钟12~20次计0分,每分钟9~11次或21~25次计1分,每分钟少于8次或多于25次计2分,患者呼吸呈抽泣、点头或张口样计3分。②神志:清醒计0分,对言语有反应计1分,对疼痛有反应计2分,对任何刺激均无反应计3分;③望诊:晦黯少华计1分,青紫少华计2分,晦黯青紫少华且伴有汗出如珠计3分。④脉诊:数、迟脉计1分,急促、疏数脉计2分,无根神或无胃气计3分。⑤肢温:正常计0分,肢末厥冷计2分[2]。

1.3 观察指标

以30日内死亡率为评价终点,参考赵伟英所著研究报告,以NEWS评分结果作为标准,对比两种评分法在危重症预测上的一致性[3]。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危重疾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x2。P<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中医法5~7分者的30日内死亡率高于2~4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456,P=0.000<0.05);7分以上者死亡率为89.19%。NEWS法5~7分者的20日内死亡率高于2~4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088,P=0.000<0.05);7分以上者死亡率为89.04%。见表1。二者的曲线拟合度Z为0.239,P为0.81。

表1 30日内死亡率 [n(%)]

3 讨 论

基于MEWS评分原本对体温、意识、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项目的评估,加以吸氧、血氧饱和度两个项目所产生的改良评分法——NEWS,在急诊死亡率、ICU入住率、心源性猝死率、序贯器官衰竭等方面有着非常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其在危重疾病轻重程度及患者预后方面有着非常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但是由于对仪器检测结果的过分依赖以及患者的特殊情况,NEWS评分法所收集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这导致其存在一定假阳性率,并且此方法适用于16岁以上急诊患者,大部分儿科患者及一些肤色异常、桡动脉搏动无法检测的患者则无法使用此方法。

中医危重症评分可以迅速、简单地准确预估患者的病情轻重,临床可以借此预测患者的预后结果。

猜你喜欢
分者少华危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儿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转归与血清IL-4、TNF-α、IL-27和IFN-γ水平相关性研究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毕业了
婚前与婚后
154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结果分析
二则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