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美工巧·景泰蓝

2019-01-07 01:34付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景泰蓝工艺研究

付慧

摘要:景泰蓝虽然是一个外来的工艺,但经过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皇家推崇,加上工匠的努力,使它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

关键词:景泰蓝;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F7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19) 30-0018-01

在数百年前的紫禁城中,有一种泛着幽蓝色光芒的器物,百年来它一直都是皇帝独享的特殊器物。这就是紫禁城皇家宝库中,曾经最为神秘的珍贵品“景泰蓝”。如今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的景泰蓝,为何当年只有皇帝可以独自享有,曾经的历史,有许多皇家的瓷器、玉器,民间都有过工艺高超的仿制品。在明清两朝诞生以来,数百年间几乎没有走出过宫廷,民间更是很难找到它的影子。背后严密的制作工艺,在这几百年之间,景泰蓝又隐藏哪些故事。

东方瑰宝景泰蓝,中国古代工艺中大部分工艺都是官民共享,比如瓷器,有官窑就有民窑。比如玉器,宫廷制作民间也制作。只有一个独特的工艺,基本上在清末之前,是宫廷独享的。在同光中兴之前,这门工艺没有走入民间。这就是景泰蓝学名叫做“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掐丝是指一个细的铜丝掐成一个图形,掐丝珐琅不是铜丝是一个铜片,因为要用铜片立墙往里添琅釉,所以叫掐丝珐琅,掐出图案填上各种色料,经过烧制磨制,最后成为成品,这就是掐丝珐琅的由来”。掐丝珐琅它是外来器物,不是中国的东西,我们今天都认为景泰蓝理所當然应该是我们国家的,是我们传统文化,但实际上早期它是一个外来的文化是由阿拉伯地区在元朝传进中国。这点与我们的想象有一点差距,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进入中国就会有一个中国的名字。明代很多工艺品他都有独特的名字,名字的特点一般是强调它的年号,然后才是器物的本身。如宣德炉(铜冲天耳炉),成化杯(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些物件都是当朝流行的。但景泰蓝不是当朝流行,景泰蓝实在元代进入中国,到了景泰年间由于皇家的重视,发扬使它崛起,才有了今天非常通俗易懂,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元代景泰蓝传入中国,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贸易途径,实物进入中国”。实物阶段通过贸易把实物直接传入中国,让中国人看到这种外国文化,成品进入中国被外来器物产生了新奇喜爱。第二个阶段:“文化交流,技术进入中国”。喜欢这类商品以后,就会去学习这门技术自己来制作烧成。

古代运输成本是非常大的一个成本,不管做什么事,首先要考虑运输成本问题。如今的运输成本占商品比重是非常低,古代运输商品成本高,古人往往愿意引进技术。元朝这段历史,比较残酷当时拿下国土,当时政府需要大量地手工业工人,有本事手艺的人都被俘虏来工作。元代政府对工匠的态度,意义上讲有手艺的工人相对待遇会好很多。

景泰蓝一度被认为是景泰年间才有的,研究者去类比去研究,了解到元代就有了景泰蓝,比如故宫博物馆藏“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兽耳尊)”器皿上部和底部去掉与元青花的罐子造型没有区别,这就是文物类比的一个优势。由于故宫这件文物的被研究者发现提醒,分离开看的器物对比非常清晰。横向去做比较,清楚的了解到元代已经有大量的,景泰蓝面世,都是中国工匠亲自制造。

中国的元代宫廷就开始制造景泰蓝,今天所见到的许多元代景泰蓝在它标明制作时间的年款上,大量的写着“大明景泰年制”的字样。由于景泰蓝的特殊性跟瓷器不一样,瓷器是一次烧造而成不能更改而景泰蓝是铜胎,就有焊接改造所以景泰蓝的伪款后添款等现象比较严重。先前的景泰蓝未添款,随后景泰蓝名气增大,添款也随之添名气大的时期“大明景泰年”。

清朝,康熙对欧洲传教士带来的珐琅非常感兴趣,这时的珐琅不是掐丝珐琅是画珐郎,珐琅彩有铜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玻璃胎画珐琅,这三类胎画珐郎都是康熙一朝创烧。珐琅彩由于康熙的重视开始普及,但掐丝珐琅在康熙一朝烧造的并不多,可能是瓷胎画珐琅铜胎画珐琅以及玻璃胎画珐琅,影响了掐丝珐琅的制造。

乾隆后期,景泰蓝就开始急剧衰退,国家的经济衰退直接体现在奢侈品上,景泰蓝在所有的工艺品中成本是最高的,以铜做胎铜在历史上是钱,使多少铜就是多少钱,工艺复杂程度成本高,所以清代中叶以后乾隆以后迅速衰退。近代景泰蓝,胎薄用铜少用工艺弥补材料的不足,老的景泰蓝胎厚用料足。晚清民国初年做的景泰蓝非常轻,但是掐丝工艺非常精细,用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国内对景泰蓝的认识偏低西方人相对偏高,认为是中国代表宫廷文化或者说贵族文化的一个典型器物,所以大的景泰蓝都流往了欧洲。晚清到民国时期,中国并不认为景泰蓝地位有多高,源于文人的认识,文人认为景泰蓝太花哨、不含蓄,所以文人对景泰蓝的评价一直不高,由于文人的态度使景泰蓝大量的撒手流往欧洲。西方认为宫廷摆设,进皇宫参观一看故宫大殿里,凡是重要场合全都是景泰蓝的大香炉,大仙鹤都是大件的景泰蓝,可见景泰蓝在皇家的地位。

景泰蓝虽然是一个外来的工艺,但经过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皇家推崇,加上工匠的努力,使它成为了中国工艺美术的瑰宝。历史上所有客观存在的东西,我们都应该了解和尊重,景泰蓝代表着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景泰蓝工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La eterna belleza del cloisonné chino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何谓景泰蓝?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