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2019-01-07 01:40李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雷锋背景新课标

李丽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朗读,在朗读中感知整体,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熏陶情感。朗读越来越受到教师以及专家的青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朗读的重要性和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阅读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强化以读为本的理念

阅读教学中,读是根本。泛读、初读、通读、精读都是阅读的形式,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学素养。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同情感表达要用不同的朗读语气。可以借助电教设备,将标准的阅读播放给学生,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按照标准阅读方式进行阅读,从而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

二、重视阅读方法的掌握

阅读是理解的过程,机械的灌输是不可取的。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通过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文章阅读的方法,主动阅读,去吸收知识。通过阅读文章,学习读懂文章的方法,从句子的运用、语系习惯、词汇的描写等多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新课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科学,从各个方面进行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方法的一种,这种阅读方法需要以预习为基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加以指点,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融入语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培养阅读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然后再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再进行分段并总结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最后再分析写作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只是死记硬背。这其实是教师对文章的感知和理解,而不是学生思考的结果。在“新课标”背景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进行个性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使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的情感,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升华情感。例如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让学生谈谈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要寻找雷锋?因为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不论时间过了多久。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教師要鼓励学生相互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正确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电教设备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阅读中,应当鼓励学生自行进行阅读,将阅读的权利交给学生,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感受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以阅读陪伴一生、让阅读陪伴自己成长的理念,并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种习惯,让阅读成就学生的未来。

猜你喜欢
雷锋背景新课标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跟踪导练(一)5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