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补遗”

2019-01-07 06:25王宝琪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乌兰夫互相学习新种

王宝琪

你知道嗎?课文《草原》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林海》,都出自于著名文学家老舍的报告文学《内蒙风光》。

1961年夏天,一批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进行组织,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他们在不长的时间内看到林区、牧区、农区、渔场、风景区和工业基地;也看到了一些古迹、学校和展览馆;并且参加了各处的文艺活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参观者们每到一处,都受到领导同志们和各族人民的欢迎与帮助。为此,作家老舍带着对蒙族人民的热爱与感激的情感,写下这篇报告文学。

《草原》一文只能算是节选,前面还有个头,后面还有尾。

“自幼就见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类的词句。这曾经发生过不太好的影响,使人怕到北边去。”这是引子,是为了反衬草原的可爱。

“人的生活变了,草原上的一切也都随着变。就拿蒙古包说吧,从前每被呼为毡庐,今天却变了样,是用木条与草秆作成的,为的是夏天住着凉爽,到冬天再改装。看那马群吧,既有短小精悍的蒙古马,也有高大的新种三河马。这种大马真体面,一看就令人想起‘龙马精神这类的话儿,并且想骑上它,驰骋万里。牛也改了种,有的重达千斤,乳房像小缸。牛肥草香乳如泉啊!并非浮夸。羊群里既有原来的大尾羊,也添了新种的短尾细毛羊,前者肉美,后者毛好。是的,人畜两旺,就是草原上的新气象之一。”写的是草原人民生活、生产的变化,读了结尾,你是否对草原的印象更深刻更完整了呢?

猜你喜欢
乌兰夫互相学习新种
一株分离自四川温泉的嗜热鞘丝藻新种鉴定
我国科学家发现荞麦属新种
周雪平
西藏发现植物新种
在互相学习中成就专家型班主任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个深海生物新物种
历史的丰碑 艺术的佳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
乌兰夫:“蒙古王”单刀赴会解决一个共和国
乌兰夫基金民族文化艺术奖第五届、第六届颁奖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