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变革语境下

2019-01-07 06:25潘小慧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刘海粟美术教育

潘小慧

摘要:刘海粟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活动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之初,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仍可以明显的看到他对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发展中留下的足迹和先锋性贡献,刘海粟从事艺术活动长达80余年,粗略的被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早期的美术思想的发展和教育实践更值得我们深究。

关键词:刘海粟;美术教育;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33-02

一、引言

刘海粟在幼年时便表现出过人的绘画创作天赋,年仅16岁成为了上海美专校长,他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活动可以从二十世纪之初开始追溯,一直到二十世纪末仍可以明显的看到他对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发展中留下的足迹和先锋性贡献,而立之年已经成为享誉画坛的泰斗,这位被誉为艺教宗师的画家有着艰辛的成长历程。他独特的美学思想以及对发展民族艺术与西方思想融合虽在今天人尽皆知,但作为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学家所留给我们可考究的文化自觉和艺术创造力仍非常宝贵。

刘海粟从事艺术活动长达80余年,粗略的被划分为三个阶段:1912-1928年间,为创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时期;1928-1949年间,为出国讲学考察时期;1949年后,为艺术全面发展时期。①本文主要探讨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之间,这段时期刘海粟的艺术美术思想与艺术实践。

二、美术变革语境下的美术思想

20世纪早期中国诞生了一批新式的艺术家,他们具有着不同的艺术特点,但都体现了一点即是自觉地把推动中国美术革命作为已任,他们在思想和实践上打破传统形成了革命运动,并且在主体、制度、主导风格等不同层面描述出现代美术的方向目标和雏形。不同的艺术家因其经历和认识的不同,对美术变革的立场和支持方向都有所不同,例如,刘海粟对后印象派的推崇,徐悲鸿对写实主义的青睐和赞许,蔡元培提出了“美育代宗教”,在当时社会的激烈变革之下,这样的差异和不同的选择反导不足为奇。

作为蔡元培的追随者,他提出的“美育救国”理念到了刘海粟这里,渐渐的进化变为“艺术救国”,他认为“人类有了艺术的陶冶,方能做一个完全的人。”②我们如果要理解刘海粟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就不能跳过理解当时这样的时代背景,更要注重他提出的“艺术救国”的美术教育思想。有不少学者将刘海粟与胡适作比较,更有人称刘海粟为美术界的胡适,这个说法至今仍流行。比如贺天健1928年发表的《序艺学大师刘海粟先生去国纪念展览会特刊之首》提到;“举艺术革新者,必曰刘海粟。然而为文化革新运动者,岂独胡君?为艺术革新者运动者,岂独刘君?而之必欲与归之者何也?盖倡其始而转机者,惟二君耳。”③把刘海粟比作是美术界的胡适既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尽管刘海粟对美术界的贡献是无法与胡适对新文化的贡献相比较的,但是也不能否定其对美术革命作出的革新与贡献。

艺术发挥人的创造性,“为人类精神全体之流露,亦即人性真实之流露”。④绝们从刘海粟的艺术观从可以明显地察觉到一种感性精神,他“始终以感性的自然‘象征来表现情感之力”⑤,将艺术的创作动机归为创造的冲动,认为“趋势他创作的是艺术家一种内在冲动和不得不表现的欲望”,他同时认为“艺术创造是自我感受的综合表现”。他的这个观点都强调人的主体性,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他甚至认为艺术和科学一样创造新世界,“科学家和自然争,艺术家也要跟自然争,客服自然科学有种种发明,艺术要有种种创造”。⑥他的观点并不是没有源头和出处的,或直接或者间接的借鉴和学习了前任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情动说”等一些传统的中国绘画理论,以及特别是石涛关于中国美学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与刘海粟的理论观点渊源极深。

“中西交融”可以说是形容刘海粟美学思想的最佳词,他在追尋西方现代美学的路上,也不忘时常回望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理论和精神。刘海粟不同与陈独秀和康有为等人把西方的写实主义奉为圭臬,紧紧追寻西方艺术的变化潮流和脚步,他借助后印象派、对人的主观精神的表达论作为参考和对照标准,结合和中国文人画和传统绘画理论中对主观精神和写意的注重,来发展出极具个人特色的美学思想。

反过来思考和观察二十世纪以来的艺术史,在当时写实主义处于有利的形式和环境下,这种表现主义美学对美术史的欠缺部分做了填补,使其更加完整,更能与世界潮流连接起来。

三、“西画东渐”的实践困境

西方的绘画思潮和风格由具象转向抽象,不再局限仅仅对具体的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描绘,而关注点转向对人的感情世界的抒发与表现,这也成为了在当时最主要的美学特征。对这一思潮对拥护和支持者在把现代主义绘画传播和引入中国时对“美术”的启蒙功能作出了强调,认为这一功能对处在社会变革的中国有实用价值。现代主义绘画表现出来的“纯形式”“纯审美”的特质,这里体现的艺术的非功利性被他们广泛的强调,这恰恰又与当时流行的利用无功利的审美凄美救国的时代主题相契合。

“欲救国、先新民勺戈为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达成一致、共同认可的主旨。而新民的启蒙路径之一便是审美启蒙,这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急切的功利主义,即以文艺的力量来开民智、塑民情,梁启超、鲁迅是著名代表人物;二是审美的非功利主义,即以审美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实现“完整之人性”,王国维、蔡元培为主要代表,其中后者用“美育”来实现民众启蒙的主张,获得了知识分子的广泛认同。⑦现代西画主义的倡拥护者试图把这种艺术的独特性与广泛流传接受并且受到认可的“美育”共同联合起来,在增强现代主义绘画在群众中的传播力和受影响程度的同时,也能够为美术教育独具的启蒙特性得到更进一步地验证。

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刘海粟开始了他在美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之下的实践工作。1912年刘海粟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这所学校的创办与成立,可以说是让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上跨出了第一步,具有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新型的美术学校诞生,对近代中国的美术体系的确立作出了示范和对培养美术人才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与场所。上海美专是中国近代史里唯一一所见证了中国现代美术变革的私立美术学院,1932年,蔡元培在上海美专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用青年的成长来比喻上海美专:“美专如20岁成年青年,初创未成年时当然不为社会注意,成年后则工作闻名于社会,特别是20年前,中国本无美术学校,故吾校实为首创,在吾国美术史上,有旋转时代之势力。”⑧

在创办这个美术专科学校的时候,我们只要回过头来看一看它的创办宣言,即可对其美术革命的思想与困境一窥究竟:“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蕰奥;第二,我们要在极残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因为我们相信艺术能够救济现在中国民众的烦苦,能够惊觉一般人的睡梦;第三,我们原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有自信有这样研究和宣传的诚心。”⑨在这个宣言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美术实践中的以下几个问题:中国民族艺术和西方艺术;通过美术教育来唤醒民众意识和救国;通过美术教育的革命。

这里讲到困境就不得不提著名“模特儿”事件了。上海美专并没有因为模特儿事件裹足不前,1936年使用裸体模特已经在美术学院盛行起来。刘海粟在经历这场风波之后,他的影响力不再局限在美术这一范畴,更是在新文化运动中體现了某种特殊的先进意义。这场风波带来的争论,始终无法和大众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是不断出现消极否定的态度和起阻碍作用的言论和行为在对于模特应用的问题上。康生在一份关于使用模特儿问题的报告上有过如下批示:“首先,这个问题现在是不是应该解决呢?画女模特是不是洋教条呢?是不是应该禁止呢?难道吴道子的人物画是通过画模特练出来的吗?我不相信成为画家一定要画模特儿。”此言一出,在八月份文化部向全国各美术部门以及全国艺术院校发出《关于废止使用模特的通知》,这道禁令的副作用很快就在美术学院显现出来,教学和创造都遇到了阻碍。1995年在王式廓、闻立鹏、李化吉联名建言恢复使用模特夕L的信件上,毛泽东果断作出了批示,且第一句话便是“此事应当改变,男女老少男女模特是绘画和雕塑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封建思想加以禁止是不妥的,即便有些坏事出现不要紧,为了艺术学科,不惜小有牺牲,请酌。”

刘海粟的《前门》被入选法国秋季沙龙,成为带作平入选展览的第一位中国人,亚洲的脸孔和中国人的身份让他显得非常的突出和显眼,1931年,此时的刘海粟36岁,被欧洲学者称为大师,回国时正值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全中国已经容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刘海粟写了《东归后告国人书》回报欧游考察情况,提出建立国家博物馆,设立国家美术院,改善美术学校学制以及改善中国艺术设施的建议,但此时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他的呼吁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这年秋季,刘海粟作品先后在上海、南京、无锡展出,各界人士均给予高度评价,希望这次展览对国难中唤起过人强毅精神起到帮助作用。

他想把后印象派对艺术的追求和中国画进行一些异之同构的一种关系的比较,建立一种联系,认为中国绘画原来最好的传统他的精髓是和西方现代主义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可以说是他的艺术思想,可以说最后不管是在中国画还是油画上,他艺术创造的立足点都是从这个点出发的。

注释:

①刘晓路.“刘海粟气《中国大百科全书》(艺术I)[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②④朱金楼,袁志煌.刘海粟艺术文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③袁志煌.刘海粟年谱[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⑤惠蓝.刘海粟的自然及其油画的融合形态[M].上海:画报出版社,2000.

⑥刘海粟.艺术的革命观一给青年画家,1936年5月10号《国画刊》月刊第2号.

⑦李安源,刘海粟与蔡元培交往研究[J].艺术学研究,2010(12).

⑧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⑧封钰.美术革命语境中刘海粟的先驱意义[J].美术,2018(04).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刘海粟美术教育
傅雷 刘海粟 友情与绝情
刘海粟雨中看戏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刘海粟知错认错又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