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文化语境中对绘画艺术发展的思考

2019-01-07 06:25左朗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图像

摘要:目前,艺术领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以架上绘画为主导的艺术形式由中心滑向边缘,代之而起的是蓬勃发展的“图像”。架上绘画,作为传统艺术形式中最基本的构成,自然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作为当下前沿的艺术形式,图像内部的艺术逻辑深刻地影响了艺术家的绘画思维和创作心理,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观者的审美心理。为了迎合新的文化语境,艺术也随之发生了不少变化。

关键词:图像文化;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46-01

一、图像文化与绘画艺术的起源

自原始时代始,图像的创造活动和言语活动相伴而生,无论是格瑞威特时期的狩猎者雕像还是玛格达林时期的洞穴图像,都隐藏着“从图像到命名乃至言语符咒的奇妙之链”。图像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图腾,一种具有心理暗示意味的表达方式。

现在我们所提及的艺术,起初的定义和认识都是由图像而来,对艺术风格和历史的阐释实际上都是对图像的阐释,我们不可能大面积的接触到原作,即使接触到原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它们依旧是一种图像,因为无法从时代的角度和内在的审美标准去探讨和认识。在印刷技术和网络技术普及的大时代背景下,认识图像和记忆图像是我们接触和学习艺术的最好途径。所以图像一定程度上就是艺术,一部艺术史就是一部图像史。

绘画艺术源于一种“模仿”的认知,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包括绘画在内的艺术活动,它们都在使用各自不同的载体与表现方法去模仿自然,因此,只有对自然客观真实地重现才是绘画艺术的价值体现。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可以透过现象去发现本质,用个别反映一般,模仿自然本身就是一种“求知”。西方传统视觉艺术观的基石就由这种求真、极力模仿现实世界的观念奠定。

二、图像文化对油画艺术的影响

1838年摄影术的发明给传统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此图像与绘画艺术的关系成为争论不懈的主题。到今天,利用图像素材进行创作成为了普遍经历,图像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极大地拓展了画家表现对象的空间,图像数字化、互联网普及化使网络图像资源达到了无边界、无限制的状态,甚至出现了直接利用图像进行艺术创作的行为,艺术的边界被无限制的拓宽,绘画作品也逐渐成为一种视觉图像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而不是在美术馆中。

作为消费社会的产物,图像文化带有的浓郁的消费性大大增强了人们的文化消费主义观念。波普艺术的大量重复性的图式,可以看作一种商业性质的艺术行为。为了迎合人们新的审美趣味,绘画艺术也开始追求消费性,具体表现为绘画形式开始转向各种装饰性特点,绘画主题也转向了各种消费时尚。

大量图像的生成,文化的图像化转向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由图像符号所形成的文化霸权,正改变着我们整个时代文化的生存模式。图像文化强烈的可参与性和一些艺术家对形式的积极探索,使得绘画出现了更丰富更极端的表现方法,作为图像文化的代表和时代的最强音,影像对绘画艺术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影视的勃兴带来了绘画艺术的边缘化。人们偏向于接受通俗易懂的剧情和更为直观的表达方式,强烈的互动性也更加符合人们的消费观念。

三、图像文化对绘画艺术观念的影响

传统绘画的艺术形式在图像文化语境中呈现出的一些新的变化,因为绘画艺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同时代的艺术观念的变化。当代艺术创作对艺术家结合自身经历而后运用图像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性探索,使传统绘画与时俱进,拓宽了艺术领域,尤其是新时代艺术家在绘画创作中利用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结合创作需要,对图像素材经过剪裁、变形、变色、拼贴等处理,熟练掌握图像处理技术,并不断探索绘画的艺术性,既融入了科技时代的创作观念和时代精神,也充分展现了绘画语言的独特性与创造性,对绘画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图像处理技术虽然可以真实模仿出传统的绘画效果,但是单纯照搬这些图像是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失去了绘画艺术存在的价值。计算机所处理的图像只是大众普及性的商业艺术,与绘画艺术是截然不同的,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所思考,不要令自己的作品媚俗化,若没有较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思考,图像素材的不当应用就会给绘画创作带来误区。艺术作为人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行为,是人类精神栖息的场所,也是微妙情感的细腻表达,我们要回归其最本质的基本诉求。

在图像文化语境中,我们要肯定绘画艺术在其中产生的一些变化,生成了丰富多样的新形式;同时,也指出在这个形势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应该坚守“艺术精神”,在精神领域里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灵魂有所寄托。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尼古拉所·米爾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魏琦.图像、观念与传统--媒介学考察下的艺术变迁史[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作者简介:左朗(1995-),男,河北秦皇岛人,北京理工大学2017级硕士,美术学专业。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图像
改进的LapSRN遥感图像超分辨重建
有趣的图像诗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