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青州地区佛教造像特征演变概述

2019-01-07 06:25孙昊淳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青州

孙昊淳

摘要: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山东博兴、诸城、青州等地出土了大量的佛教造像文物。自北魏,历东魏、北齐、北周、隋、唐至北宋时期,前后长达500余年。古青州地区出土的佛教造像主要集中在北魏、东魏和北齐时期。作为一个南北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其风格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佛教造像;青州;北朝

中图分类号:K87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076-01

由于古青州地区出土了大批精美的佛教造像,使得“青州样式”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下文简单梳理自北魏至北齐年间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演变。

一、北魏时期

山东境内最早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石佛像,是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原出土于黄县的北魏皇兴三年(469年)的弥勒菩萨像。①在北魏和东魏时期,造像风格特征大体相似,主要特征是一佛两菩萨组合,三尊并排放置,菩萨稍小,佛像较菩萨会更大一些,佛像身后有背光。整体、后面有背屏,上部雕刻有飞天舞女,火焰纹等装饰性图案。有些背屏像的后面还会雕刻小尊佛像或文字纪年等。有些背屏造像在主尊身旁会有祥龙,其口吐莲花,菩萨立于莲花之上。在面部特征上,北魏时期的佛造,按照三庭五眼划分,其下庭都偏短,大都呈现方的下颌角,平切进去的下巴,整体脸部造型偏向于方整,是南北朝早期流行的“秀骨清像”风格。在五官特征上基本类似,像眼眶眉毛部分基本以一个微微有些弧度的直线从眉心部位朝太阳穴方向,向上飞眺。在眼睛部分也是从内眼角向外眼角慢慢往上提起,外眼角收止的部位会高于内眼角。在嘴巴部分也是嘴角扬起的造型特征。由此可见,北魏时期的佛造像眉、眼、嘴三条线都是由中线开始向斜上方扬起,这种造型特征使佛头看上去显露一种微笑的表情示人。在服饰方面,佛的服装也以本土化的形式呈现,衣摆下垂,长裙层层叠叠,下角微微向外飘动。整体衣褶偏于厚重,衣纹深浅出入很大。这种褒衣博带的袈裟样式,如魏晋文人士大夫形象的再现。

二、东魏时期

到了东魏时期,面容开始偏向圆润,整体观感更加丰韵。上述两个阶段佛头由高髻螺发向低髻螺发的转变,菩萨冠帽由低宝冠向高宝冠过渡。②在北魏晚期到东魏时期,出现了单体圆雕造像,而处在北魏和北齐两个时代中间的东魏也是青州地区风格转变的伊始,服饰特征等开始向轻薄的风格转化,在造型上也更加注重人体本身形态的塑造。

三、北齐时期

北齐是青州地区风格流派演变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受笈多、键陀罗风格影响的南朝造像风格北传,同时也收到邺城风尚的影响,在北齐青州地区形成一个异于前朝的风格。对青州北齐造像而言主题特征是邺城样式,其间又杂有南朝的造型因素③。

主要特征为,单体圆雕的塑造方式增多,背屏一佛两菩萨造像的减少。青州地区在南北朝时期并没有直接受到王室造像风格的影响,而是随着全国造像运动的兴起之时,由当地的各类功德创造而成。这种自发的、民间的创造结果直接导致青州造像风格独特,形成了一种审美趣味有别于中原皇室石窟的“青州模式”。佛像的衣纹更加的轻薄,不如北魏东魏时期的那般厚重。佛像的衣服薄如蝉翼,衣服通体贴身,和同为北朝时期的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相似,其绘画特征被世人称之为“曹衣出水”。其中有一尊贴金彩绘的卢舍那法界人中像圆雕立像,衣纹极其简单,趋近于无,但是在袈裟上,用彩绘的方式区分了很多的小格子,在每个小格子中都描绘了佛教绘画,细节刻画上精美,是绘画与雕塑两种艺术形式的完美融合。在菩萨塑像上,衣纹表现相对于前朝也做了适当的简化,但璎珞项圈等配饰的雕刻更加繁复华丽,小细节的刻画上也更加的立体精致,穿插与叠压关系更加自然,这不单单是佛教造像风格的演变,也体现了当时青州地区佛教造像雕刻工艺的提升。

在面部特征上,整体面容不同于北魏时期的微笑佛,表情渐渐偏于宁静,没有更多的表情体现。在眉部大部分都呈现为月牙形,眼睛也多表现为微微睁开的的状态,目视下方,内眼角与外眼角在一条水平线上,嘴部也同眉眼一样,整体偏向于舒缓,这样整体舒缓的风格使得面部特征显的更加沉稳慈祥。在佛头肉髻的表现上,相较于北魏时期明显的肉髻,北齐时期的肉髻更加的平缓,上下两部分趋于融合,没有明显的分界,表现出来如同真实的头发一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齐菩萨的形象塑造,除了注意菩萨外形的优美,更注重人物内心的表现。④

四、结语

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和排他性,对于外来文化总是以一种包容的态度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北魏时期正是佛教本土化开始的时期。青州佛教造像在北魏、东魏时期本土化特征明显,到了北齐时期,出现了转折,外来特征明显。⑤历经北魏、东魏、北齐三朝的别具一格的“青州样式”正是在这种不断的交融中所产生的,其独特艺术价值也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注释:

①刘凤君.佛教美术全集11山东佛像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②阮榮春,张同标.中国佛教美术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37.

③罗世平.青州北齐造像及其样式问题[J].美术研究,2000(08).

④青州市美术馆编.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4.

⑤汪小洋.中国佛教美术本土化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青州
千年书院薪火相传,百年名校与时俱进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
试论由古希腊雕像到青州窖藏佛教石刻雕像
访青州李清照归来堂
青州南燕历史遗存及影响研究
青州艺术产业发展优化路径
浅述青州文化的历史渊源
智美
红丝砚美甲天下 即墨侯俊冠九州——论青州红丝砚
山东青州云门山大云寺历史考辨
慕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