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2019-01-07 06:25张道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师生关系

张道莹

摘要: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也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生命意义的体现。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挚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古人语:“亲其师则信其道”。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让学生亲其师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从注重外在形象,培养内在品质,以及做到以生为本来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外在形象;内在修养;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7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214-02

一、注重外在形象

1.衣着得体大方。良好的第一印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感情的关键部分。而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通常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形成的。新时期的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审美观,他们是充满活力,多元开放并迫求美的。衣如其人,一个人的穿衣风格往往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品质以及品味。因此,教师也可以在得体的前提下,摆脱刻板印象,以一种舒适,向上,活力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会让学生觉得更容易亲近。

2.语言清晰生动。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定会有大量的言语交流,而不同的语言风格给人的印象也是不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第一要务是清晰。一方面,教师要保证自己的声音足够洪亮,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教师的发音也要足够清楚,让学生可以听懂。在培训中,有的老师说话声音够大,并且普通话标准,我听起来不费力气,因此也会听得很专注。而有的老师声音很小,并且吐词不清,很难听懂他说的话,我很快就会有一种烦躁心理,自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作为成年人的我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在清晰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重生动。尤其是在英语这种语言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让孩子们在自然生动的语言中去感悟语言的魅力。

3.表情亲切自然。教师的不同表情会给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有的老师为了能震摄学生,让学生“听话”,所以经常板着一张“臭脸”,久而久之,自己就变成了学生眼中毫无表情的机器。我认为,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这样做也许是可以让学生们提高分数,但与此同时,老师也失去了学生的爱以及教学的乐趣。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让学生华听话”?

并不是说老师要永远带着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好人”表情,但至少我们应该是丰富的。孩子们做的好的时候,我们给予他们肯定的表情,给他们一种‘强化,效应。在学生遇到难题时给他们一种鼓励期待的表情,在学生难过时给他们一种同情理解的表情,同样在学生犯错时我们给他们一种严厉的表情。只有这样,我们在学生眼里才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这些表情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至少他们知道哪些行为会让老师开心,哪些会让老师生气。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表情管理。语言说到底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沟通的工具,是表达我们内心思想的主要方式之一。语言需要与表情统一才能更准确地表达情绪。比如,教师在读一段悲伤的故事时如果能配上一个悲伤的表情会更富有感染力。

二、培养内在修为

(一)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需要传其道,受其业,并能解学生之惑。也有很多人说,假如你要教给学生半杯水,那么你自己至少得有一杯水。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教师要想在学生面前傳道受业解惑,自己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一定的百科知识。学生只有在觉得在你这里有所学的时候,才能在心理上承认并尊重你是他的老师。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通过网络、培训、自我研修等方式不断深化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对自己的学科有深度的认知与把握,让肚子里有货。

(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近几年的中学教师大都是硕士生毕业,因此就专业知识而言是相当扎实的,但从教学成果来看,这些新任的高学历教师却比很多学历较低的老教师低很多。因此,光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于教师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我们的知识有效的传递给学生才是我们重点要去研究的内容。首先,我们可以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学习,从他们的经验中,我们既可以学到一些好的方法,也可以规避一些错误,这样我们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其次,我们要善于反思。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去思考并记录。比如,上完每一节课后,我们可以思考本节课有哪些可取的地方,哪些不足的地方,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把它们记录下来,久而久之,这些思考就会成为我们教学生涯的反光镜,促使我们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技能,使我们成为一个会教书的人。最后,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认真备课是必须的。备课时不仅需要背教材以便把握好该教什么,还需要备学情以便把握好该怎么教,这两者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老师才能从容的主导课堂,甚至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三)注重品质修养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想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一位老师,教师就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初中生具有很敏锐的观察与感知力,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及生活态度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该时刻问自己,我们希望教出的是什么样的学生,那么我们自己首先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说,如果我们希望学生们在相处时能做到谦虚礼让,而自己在与同事相处时处处斤斤计较,我们的学生会发自内心的信任我们并达到我们的要求吗?我们又有何勇气去要求学生呢?我在带第一届学生时的一次经历让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那时学校刚刚修建完,所以教室里灰尘很大,打扫难度很大。其他老师总是会安排学生做各项任务,自己在旁边指挥,而我会选派一名学生来分配任务,自己则参与到打扫中。一开始只有值日生在打扫,后来大家发现班主任每次都会帮助学生一起打扫,慢慢地每天就有越来越多的同学会主动帮忙。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我以为老师只会指挥大家做事,没想到我们的班主任每天都会参与到我们当中,并且还根本没把这当回事,老师真的太好了。”我没想到,我这么小的一个不经意举动,竟会给学生造成这么大的触动。

三、做到以生为本

(一)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

学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因此,教师在评价是不能光看成绩,更不能只看好并关注学习好的学生。如果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定会对有些成绩差的学生看不惯并对他们产生负面情绪。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学会发现不同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肯定及鼓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每一個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喜爱。

(二)学会与学生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在不断地相处与沟通中拉近的。首先,我们沟通的时机不应仅局限于课堂。我的一位大学精读老师深受学生喜爱。他与其他老师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老师都是上完课就走,而我们的精读老师则会留在教室四处走走,他总是会找学生聊聊天,久而久之,学生就越来越喜欢他。所以,其实我们可以在很多时候抓住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比如去食堂吃饭的路上,比如在网络上。其次,沟通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学习。如果老师是真心地关心学生,那么就会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比如学生的家人,朋友,爱好等。沟通的越多,我们对学生的了解就越多,自然也就拉近了距离。最后,我们也应该注重沟通的方式。很多时候在办公室我们会看见老师找学生谈话的场景,通常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或者蹲着,老师一脸严肃地喋喋不休,学生一脸紧张低头不语。在我看来这种沟通是很痛苦且无效的,因为学生这时候是不敢多说话的。如果我们可以一起边散步边闲聊,学生会更敢于去表达,这种沟通就有效很多。

(三)关注学生的特殊心理以及特殊学生的心理变化

初中生正处于一种成熟与幼稚的矛盾期,自然会有各种特殊心理变化。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特异情况,及时帮他们排忧解难。我曾有一个学生患有抑郁症。她会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因此我也时刻留意她的异常举动。比如上课时我发现她情绪不对,我会在下课其他同学都走后与她坐下来聊天,其实大多数时间也是在聆听,所以她后来每次心情不好就会主动找我。我会在她没吃早饭的时候给她准备一些吃的,在她想回答问题时多给她机会,也多观察她的需求并尽力去帮助她。现在,她已经好了很多,并且我们也有了很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初中生在身理及心理发展发面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教师应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主导作用。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外在形象,改善内在修为,以及做到以生为本来培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让教师更好的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更健康快乐的发展。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师生关系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