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与对策

2019-01-07 06:25耿慧晴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幼儿

耿慧晴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竞争增强,工作压力增大,導致父亲忙于社会竞争,很少关注子女教育;另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养子女是母亲的责任,导致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养较少;还有近年来离婚率持续上升等诸多因素,单亲家庭孩子大多跟着母亲生活,导致父亲教养的缺失等。我国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问题较普遍。

关键词:父亲;幼儿;父亲参与;幼儿教养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238-01

一、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现状

1.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偏低。调查发现:认为心目中最值得敬佩的人是父亲的孩子占百分之十;而认为心目中最值得敬佩的人是母亲的孩子占百分之八十九。还有研究发现,当孩子有心事时不愿意和父亲倾诉。这些调查充分证明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很高。

2.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总体偏低。我国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低主要表现在:父亲参与育儿的时间短;父亲参与方式不科学;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效果差等。目前在我国仍然是母亲承担着主要的幼儿家庭教养的责任,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需要得到提升。

3.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有上升趋势。近期有调查研究发现,由母亲做幼儿照料人的占52.84%,父亲做照料人的比例仅占13.10%,比二十年前提升了十个百分点。现在许多父亲也认识到自己参与幼儿教养的重要作用和独特的影响力,并积极尝试着去学习如何对幼儿进行家庭教养。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有上升趋势的这一现状更要求社会各界相关部门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提供一些科学的教养指导建议。

4.父亲的教养观念陈旧。研究访谈时,当父亲被问及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孩子有没有影响时,93%的父亲不知道自己对孩子有独特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孩子哪些方面的发展。在我国许多家庭里,父亲都认为“养不教,父之过”。当一个父亲把管教孩子当成是一种责任时,就会失去对孩子的爱与沟通的能力。父亲过于严厉,孩子性格会变得很暴躁,没有同情心,蛮横无礼,给家庭带来困扰,给社会造成危害。父亲应该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与养育中,并且父亲不应该那么严厉。

5.父亲的再学习水平薄弱。经调查发现,很多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清晰的思路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并且真正接受国家教育培训的父亲不到13%。70%以上的父亲没有读过有关父亲的书、对父亲参与幼儿教养没有清晰的概念,并且仍然保留传统的教养观念。大多数父亲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有关参与幼儿教养的学习。

6.父亲参与幼儿教育的时间较少。大多数父亲参与孩子教养的时间很少。父亲一般都是白天忙工作,晚上回家时孩子都睡过了,而在父亲的休息时间里,父亲们则多是忙于放松,懒得管孩子,带孩子出去玩的就更少了。父亲与幼儿的交流时间少,方式不恰当,不会和孩子交流,这些都会影响父亲对幼儿教养的参与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对策

1,依靠社会力量:(1)相关部门制定家庭教育法,规定父亲的义务;(2)社区和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提高父亲参与水平;(3)开展各种有关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养的活动。

2.转变父亲的认知观念:(1)重视育儿的责任。我国父母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幼儿大多由母亲来教育和养育,而父亲教养子女的责任却被淡化。此外,父亲参与幼儿教养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关系,父亲积极参与幼儿教养有利于孩子明确性别角色、形成个性品质、提升交往能力、促进认知发展。因此,有必要让父亲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育儿责任。(2)科学定位父亲角色。父亲要想教育好孩子,树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做孩子的朋友,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亲很容易接近,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父亲交流就像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交流一样轻松自如。(3)认识到父亲独特的影响力。父亲在孩子的游戏方面做的较多,让孩子懂得依照规则进行游戏,也会选择带有冒险性质的活动进行游戏,交流态度上则较刚毅。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儿童教养过程中,高水平的父亲教养参与有利于儿童的体格发育,能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能促进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以及儿童自我意识和积极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4)在实际行动上,发挥父亲的作用。尽量坚持每天与孩子在一起交流一段时间,一方面承担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另一方面增进父子沟通与交流。极端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孩子的一些极端行为,因此,父亲在教育孩子时千万不能简单粗暴,要对孩子学习与生活进行科学地引导。

3.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Deluceie(1995)用生态模型研究发现,母亲在父亲与孩子关系中起着监督作用。母亲的支持与态度会直接影响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水平。家庭中除母亲外的成员也会影响父亲参与教养。祖辈们与父辈们或者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教育观念也会影响父亲对幼儿的教育。

三、结语

在本研究中,父亲会形成参与幼儿教养的相关概念的清晰界定,也可以了解一些父亲参与幼儿教养的科学对策,并且有利于转变父亲的育儿观念,增强参与的行动能力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永静.父爱的力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王华夏.父亲教育与诺贝尔天才[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