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若干探究

2019-01-07 06:25魏小梅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组织开展

魏小梅

摘要:新时期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弘扬时代精神、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发展至关重要。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这也是吸引群众参与、展现先进文化魅力的根基所在。因此,新时期各地应当对基层文化活动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广泛开辟文化活动场所,强化文化活动的品牌塑造,并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从而绽放群众文化活动的活力。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250-02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精神文化诉求也呈现出增长趋势,积极开展文化活动是提升群众审美、弘扬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的需求所在。因此,各地文化部门应当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宣传,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群众获得更多的文化启迪,实现思想上的腾飞。

二、新时期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水平稳步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显著,打造高品质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群众提供新颖的文化生活体验,对于推动社会文化进步、弘扬时代精神、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动社会文化进步

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成果体现,从相关部门对群众精神文化诉求的挖掘,到系统的文化活动设计与组织,以及基础设施布局,活动现场的互动参与,都凝结着社会文化事业的辛勤汗水,代表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水平,是社会精神文明进步的展示。

例如近年来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更加丰富,参与者数量持续增加,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文化场馆承办的活动各具特色。這说明社会文化意识显著增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给予了更多关注。

(二)弘扬时代精神

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形象为主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时代精神和典型的人民精神为导向。活动中无论是对公益内容的宣传,还是先进文化的传递,都与时代精神紧密相接。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充分的感染,进而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将会从生动的实践活动中自觉贯彻时代精神。

(三)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

当前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群众对精神生活的品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吸收文化知识,武装头脑,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在多种贴近群众的活动中,树立审美与教育相结合的价值观,群众的文化素养也会随之提升。特别是在群众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文化活动与体育运动之间相互关联,广场舞、文体竞赛等活动还将激发群众的运动热情,使群众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四)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创办和组织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政府部门需要紧密围绕新时代的文化发展要求,为群众营造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而且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涉及范围广,相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及管理难度较大。所以在新时期文化繁荣之际,政府部门需要注重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及方法的创新,在提高群众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切实有效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展现公共服务优势。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群众文化活动也表现出艺术性、娱乐性、教育性的特点,从而营造出新时期特有的文化风貌。

(一)艺术性

目前社会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较原先产生实质性的飞跃,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内容的艺术水平。例如放风筝活动,不仅保留了原有的文艺风味,群众对风筝的制作也注入更多艺术元素。再如各文化馆积极贯彻落实新时期的文化使命,组织的书法、美术、摄影展览,都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文化艺术风采着实令人回味。包括一些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活动,更是引人入胜,实现了跨时代的文化创新。

(二)娱乐性

群众能否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与活动本身的吸引力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文化活动需具备一定的娱乐性,既不能庸俗、媚俗,又要使群众获得愉快的精神体验。例如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轮滑、花样运动竞赛等文娱活动,不仅使群众拥有更多锻炼身体的机会,还充分展现出活动的娱乐性,由此吸引了大批参与者和观看者,在基层文化活动中深受好评。可见娱乐性既是增强群众互动的源泉,也给文化活动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三)教育性

文化活动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诉求的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和启迪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文化活动所饱含的社会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建立正能量群众文化体系,传递正确核心价值观,注重思想道德对群众的引导性作用已经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例如面对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文化场馆组织的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展览活动,可以让群众更加清晰地认识自身在环保方面应肩负的职责。再如与新技术应用相关的科技展览,能够让群众感受科技进步的力量。

四、新时期组织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

为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创新,新时期各地应当对基层文化活动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广泛开辟文化活动场所,强化文化活动的品牌塑造,并组建专业人才队伍,从多方面保障文化活动的品质及影响力。

(一)加强重视与投入

为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新时期文化部门应当增强创新发展意识,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内容、载体和传播方式,使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包括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因此,政府部门应当认真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发展要求,深入本地实际,制定群众文化活动事业发展的规划,给予预算资金分配,努力推动当地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为各项文化活动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群众文化活动的系统化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建设。文化活动参与人群广,活动内容丰富,因而在组织策划及实施过程中应当明确职责归属,从而确保活动的有序进行。

(二)广泛开辟文化活动场所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目前各地文化场馆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政府部门应鼓励并指导各类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切实为群众创造广阔的活动空间。

第一,打造文化活动基地。

近年来,以社区为单位的文化活动备受欢迎,文化建设是提升社区形象的重要环节,根据本社区实际情况,创建文化活动基地,能够更好地贴近群众文化需求,增强文化保障能力。例如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社区老年人逐渐增加,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立可以及时为老年人创造交流空间,使老年人在轻松愉悦的文化活动中感受关怀,拉近彼此的距离。

第二,发挥文化场馆的综合效能。

文化场馆本身具备专业的基础设施条件,不仅在日常的文化宣传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是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的重要力量。例如剧场可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演出活动,音乐会、合唱会、文艺晚会等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形式;而文化馆多已实现免费开放,借此机会组织主题展览活动,有利于开阔群众视野,拓展群众的知识结构。所以各类文化场馆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设计开发吸引群众的文化活动。

第三,展现广场的活动优势。

广场尤其适合文体活动的组织,特别是在不同的季节,创办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对群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例如夏季主题晚会、广场舞,已经成为广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轮滑、踢毽、跳绳活动和比赛也有利于培养群众持续的运动习惯,使群众从中吸收体育文化。所以文化部门应当深入开发广场的活动优势,给群众带来更多值得期待的文化活动。

(三)强化文化活动的品牌塑造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为增强本地群众文化活动特色,开展更多具备人文内涵和美学精神的活动,品牌的树立至关重要。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塑造应当彰显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艺术特色。文化部门应以传递正确价值观、先进文化作为核心导向,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策划多种富有新意的活动。例如代表当地特色的手工艺活动,展现民族旋律与色彩的舞蹈表演,都可以在持续的活动中凝聚品牌优势,诠释文化活动的品牌内涵。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群众文化活动事业推进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从文化宣传策划,到活动设计开发,活动基础设施配套,群众组织与协调等等,都需要专业人才的加入,才能更好地体现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性、艺术性、公益性,使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启迪,提升审美能力,进而转化为社会前进的动力。所以政府部门及相关文化机构、社区管理部门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设立人才选拔与聘用标准,吸纳高素质的人才,共同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对提升群众思想文化修养、充实文化底蕴尤为重要,同时也是社会文化事业进步的动力。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的要求,各地应从实际出发,积极组织策划高质量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从而保障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洪新锋.浅谈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大众文艺,2018(07).

[2]胡冬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分析[J].艺术评鉴,2017(07).

[3]盘桂青.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的融合分析[J]大众文艺,2019(08).

[4]王奇杰.試论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打造[J].四川戏剧,2019(O1).

[5]曾庆军.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和创意的强化途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9).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组织开展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农民合作组织问题分析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