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中国粮食产业发展创新高地

2019-01-08 15:08
黑龙江粮食 2019年6期
关键词:西王滨州粮食

□ 特约撰稿人 王 滨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湾西南端,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85万。2018年滨州市粮食播种面积912.4万亩,总产384.6万吨,是年,全市粮食加工转化量1583万吨,是当地粮食产量的4倍以上,列全省同行业第一;粮食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6亿元、利税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5.2%,均列全省第一位。山东省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4家粮食企业中,有3家位于滨州,全市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160多家,粮食加工业务收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7年14.16%提高至2018年16.5%,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率居全国地市首位,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近年来,滨州结合自身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和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契机,加快培育粮食产业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1500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上下功夫,在三产融合、科技创新上下功夫,在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在服务民生、保障安全上下功夫,在玉米、小麦、大豆三粒粮食上下功夫,在“绿色、循环、发展”上下功夫,涌现出了不少新理念、新经验、新做法,在粮食产业发展领域实现了五个“全国第一”,即:全国第一个粮食产业经济现场会议在滨州召开;全国第一个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示范市授予滨州;全国第一个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滨州成立;全国第一个“中国好粮油示范市”落户滨州;“滨州模式”成为全国推广的第一个粮食产业发展模式。滨州这个传统农业大市,实现了向粮食加工转化大市、强市的转型。

规划引领,科学发展。“十二五”以来,滨州市委、市政府把粮食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予以重点培育。2016年至今,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滨州市粮食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及《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三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打造千亿级粮食加工产业集群的二十条意见》、《关于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全面打造国家及粮食产业经济示范区的通知》两个配套文件,为全市粮食产业发展绘就了蓝图、谋划了路径,为深化“滨州模式”培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三个纲领性文件的主体框架构成了滨州粮食产业发展的“14338”工程:即围绕1个目标(全面打造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提升4大产业板块(邹平玉米、博兴大豆、滨城惠民阳信小麦、无棣芝麻),着力培育3个示范基地(西王、香驰、中裕国家级粮食产业经济融合循环示范基地),建立3个技术创新中心(西王、香驰、中裕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提升8个国家级实验室(西王、三星、香驰、渤海、中裕、中惠)。这一工作思路的确立,为稳固全市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搭建起了“四梁八柱”、提供了重要遵循。

龙头带动,集群发展。滨州市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引导土地、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向重点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壮大了西王集团、香驰控股、渤海实业、三星集团、中裕食品、和美集团等一批高新技术、全国“驰名”的大型“实力”企业,稳固发展了宇东面粉、黄河粮油、金汇玉米、玉杰面粉、龙凤面粉等一批传统加工、区域“知名”的中型“老牌”企业,培植培育了十里香芝麻制品、花园食品、托福实业、中惠生物、民强生物等一批具有特色优势、呈现“蹬羚”趋势的小型“新兴”企业,形成了阶梯培育、梯次发展的良好培育格局,初步建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四大板块”粮食精深加工产业群。其中,邹平玉米年加工转化量506万吨,博兴大豆年加工转化量314万吨,滨城、惠民、阳信小麦年加工转化量313万吨,呈现出了产业集群、产能集聚、市场集中的鲜明特色。2018年,西王、香驰、渤海、三星、中裕等十大龙头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6亿元,占全市的85%,其中西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香驰实现281亿元、渤海实现128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4%、21%、10%。三星集团的长寿花食品于2008年3月在香港上市,西王集团的西王食品于2011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目前西王和三星已有4家公司上市。截至目前,全市粮食产业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4家,全国500强企业1家,中国食品工业50强企业2家,“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10家,龙头带头实力日益彰显。

科技创新,加速发展。滨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政府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进一步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若干意见,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优势产业与先进技术精准有效对接,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强化人才引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拉长增粗科技创新链,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融通发展,强力推进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一是政府引导,搭建平台。2016年,市政府与国家粮科院、省粮食局分别签订战略科技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与国家粮科院共同发起成立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2018年4月,与国家粮科院、国家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滨州)联盟签订联合共建西王玉米、香驰大豆、中裕小麦三个国家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合作协议。2018年11月,经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文批复(国粮发〔2018〕276号、277号、278号),确定国家粮科院与西王、香驰、中裕三家企业联合共建创新中心。2018年11月26日,国粮局张务锋局长亲自为三大技术创新中心授牌,标志着三大国家级粮食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部落户滨州。二是建立机制,招才引智。西王集团建立起了引进、使用、留住人才的良好机制,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高”人才,目前已吸纳80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100余名中外博士、硕士,300多名高级管理、5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技型企业;渤海实业组建了以孙宝国院士、朱蓓薇院士、王兴国教授为骨干成员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油脂精深加工、微生物油脂研究,不断研究、引进、吸收世界一流工艺技术,科研团队人数达500人,占职工总数的14%;龙凤面粉与粮科院专家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定期到企业会诊把脉并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研制出了学生专用粉、糖尿病人专用粉、高钙面粉等功能性产品,受到了消费者青睐。三是强化研发,加速转化。目前,全市粮油加工行业拥有7个国家级实验室,共获得国家专利319项,西王集团、三星集团、渤海油脂等6家企业承担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7个。西王集团经过11年技术攻关,成功掌握玉米果糖生产的核心技术且实现规模化生产,项目技术打破了少数国家的垄断,属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研发的“淀粉糖及其衍生物清洁制备与分离关键技术”等5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中裕食品研发的“特级食用酒精生产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产品可用于航空航天部件清洗;研发生产的蛋白粉10余项指标超过国家标准,其蛋白质含量达到85%以上,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究培育的“裕田119”新品种小麦已通过国审,即将大面积推广,其特性、质量优异,可替代进口加麦、奥麦,是滨州第一个通过国审的小麦品种。香驰控股参与研发的“大豆7S,11S蛋白质提取及低聚肽的研究和新型智能化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主开发的“预防和改善老年人肌肉萎缩新型蛋白及肽类食品的开发与创制”课题,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大豆蛋白肽及大豆7S,11S蛋白的创新工艺和智能化高效制备技术开发”课题,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项目课题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接近于国际前沿。玉杰面粉与中科院达成协议转让“纯物理法提取小麦糊粉层”专利,并即将建成世界首条糊粉层提取生产线,糊粉层产品纯度、质量均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循环融合,高效发展。滨州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贯彻“全要素”“全价值”理念,积极推动多要素集聚、多产业叠加、多领域联动、多环节增效,形成了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粮食产业体系。全市粮食产业原料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8%以上,加工增值率达到了3.4:1,正在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围绕“吃干榨净每一粒小麦”,中裕食品打造了三产融合、农牧结合的全产业链绿色循环发展模式,从源头育种开始到餐桌消费终端,中间经过15层梯次开发衍生,生产出10大类列500多个产品,建立起了“生物育种→良种繁育→基地种植→收储→初加工→精深加工→废弃物转化→液态饲料→生猪养殖→肉制品加工、冷链物流→沼气发电供热→沼液有机肥→小麦种植”的国内最长最完整的循环闭合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贯通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中裕食品围绕循环、融合“两条主线”做文章:循环层面,小麦初加工仅提取小麦30%最精华部分,生产各类高档功能专用粉,次粉和中路粉进入深加工,开发了蛋白粉、特级食用酒精、麦胚多肽、膳食纤维等系列产品,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其主营产品面粉、挂面在国内中高端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销售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20%以上。同时,坚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理念,成功研发了以液态酒糟为主要原料的纯粮液态饲料,全部用于生猪养殖,养殖产生的粪污进入大型沼气工程进行沼气热电联产,将粪污转化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目前,公司年产生物天然气1500万立方米,产值2700万元,能够取代2万吨标煤,减少CO2排放5.2万吨。沼渣沼液通过加工处理,生产固态和液态有机肥料还田,也从源头保障了食品安全。融合层面,按照“企业+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合作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建立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行“三免一加”(免费供种、免费播种、免费收割、加价收购)优惠政策和“五统一”(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指导、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管理模式,既保证了加工原料品质优良、绿色安全,又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同时,跨界融合发展餐饮商超业,打造了“中裕食品快餐”“法兰卡1876”“麦便利”商超等品牌,成为山东省十佳粮油食品快餐连锁企业和中央厨房示范企业。实体店面可直接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结合土地流转,以“流转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模式,使农户家庭收入稳定在5万到8万元左右,真正达到了“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旺”,实现了“粮头食尾”的融合业态,为促进区域乡村振兴做出了示范与样板。西王集团从一粒玉米进入车间,经过上百道工序,延伸出了两条产品线路,一是主产品线路,先后开发生产出了食用葡萄糖、药用葡萄糖、果糖、玉米油等几十种产品;二是副产品线路,开发生产出了蛋白粉、黄粉、胚芽粕、饲料等,原料总利用率达到了99%以上,产品总收率达到了97.5%以上;西王集团还实现了轻、重工业融合循环发展,将玉米深加工板块的中水用于特钢生产的冷却水,将特钢板块每天产生的770吨过热蒸汽、720吨饱和蒸汽,用于玉米深加工板块,年可创收5900万元。香驰控股建成了原料、副产品、水、废弃物、能量五大循环利用圈,通过污水处理,可实现日生产发电用沼气2.8万立方米,回收再利用中水2000吨,提取蛋白渣50吨,回收污泥有机肥30吨,年增加效益2000余万元;据统计,通过精深加工,香驰每吨大豆增值570元,每吨玉米增值443元。

品牌创建,促进发展。滨州大力实施“品牌兴粮”战略,推动粮食产业技术升级、质量升级和品牌升级,逐步实现了精深加工产业化、主导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规模化。目前,滨州市粮食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中国名牌3个、山东著名商标10个、山东名牌10个、全国放心粮油品牌13个。西王品牌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首批“CCTV中国品牌榜”,企业拥有5个药字号产品、1个健字号产品,6个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其葡萄糖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药用葡萄糖占有率达到85%、玉米油占有率达到30%;李克强总理亲自见证西王投资7.3亿美元并购加拿大科尔公司签约,从此西王食品进入了运动营养与体重管理健康食品市场,实现了品牌国际化。中裕面粉凭借高质量和高信誉,被38个国家部委机关食堂、内部餐厅采用为专用面粉,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广设直销网点1800多个;生产的谷朊粉出口澳大利亚、拉脱维亚、新加坡等国家。香驰集团与日本不二公司合作,通过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实现了品牌高端化;其生产的果葡糖浆产品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指定出口国外可乐公司果糖原料的A级供应商,出口量占全国的30%,大豆蛋白出口量占全国的15%。玉杰面粉直供北京92多所高校。十里香芝麻制品的香油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尤其是2017年全国粮食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和2018年首届山东粮油产业博览会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之后,可以说,滨州粮食“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已逐步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项目建设,推进发展。滨州立足于长期规划,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国家级粮食产业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区打造,2018年建立了滨州市粮食产业项目储备库,目前共包含4大类100个项目。其中,中裕食品三产融合经济示范园建设项目列入山东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100个重点项目名单;西王50万吨玉米果糖、香驰30万吨大豆精深加工、80万吨功能糖、小清河综合物流四个项目列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名单。同时,围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从中选取了30个重点项目,作为2019年的重点予以推进,并成立工作专班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督导考核,确保工作落实、落地。结合示范区三大基地建设,西王集团以玉米果糖项目为基础,打造国家级玉米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香驰控股以非转基因大豆建设项目为基础,打造国家级大豆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中裕食品以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项目为基础,打造国家级小麦融合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目前,西王玉米果糖项目,中裕食品年产20万吨花色营养挂面生产线及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玉杰面粉10万吨高性能、高营养小麦糊粉提取项目,龙凤面粉优质小麦产业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项目,十里香芝麻高油酸、高芝麻素芝麻制品新产品开发及科技创新等20余个重点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优质工程,助力发展。滨州深刻理解“优质粮食工程”保障粮食安全要义,充分利用好补助资金撬动作用,实施好“优质粮食工程”项目,带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启动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两年以来,滨州市共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719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近10亿元。其中,“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带动企业投资9.4亿元,全部用于优质项目建设,有效带动了企业发展、产品提档、品牌升级。2017年“中国好粮油”项目,完成订单种植84万亩,累计达到了240万亩,完成优质粮油收购量50万吨,土地种植加劳务综合计算带动农民增收近2亿元;完成优质粮油新产品开发20项、研究开发新技术14项、改造提升工艺6项,有效提升了技术水平;新增实体店(专柜)203个,新入驻京东、天猫、苏宁等高端电子商务平台旗舰店16家,开拓了销售渠道;开展电视、网络宣传141场次,参加国内外展销会28场次,扩大了产品及品牌影响力;“中国好粮油”在全市粮油产品中的占比达到了11%。

模式创新,带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在滨州加速培育发展,有效促进了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2017年以来,滨州各地围绕资源利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新产业发展,出现了符合“四新四化”要求的新业态、新模式。无棣县围绕芝麻产业发展,支持十里香企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了从芝麻品种繁育、芝麻种植机械研发、芝麻加工、旅游等一二三产融合循环发展的模式。中裕食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积极发展“网上粮店”等新型粮食经营业态,同时依托京东、苏宁等平台探索开展O2O商业模式,奠定了面制品品牌第一的行业标杆位置。为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保障优质稳定粮源供应,市粮食行政部门联合市农发行创新性建立“夏粮市场化收购信用保障体系”,支持龙头加工企业与收储企业开展合作,利用农发行贷款,进行市场化粮食收储,构建了“购储销”一体化模式,为粮油加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稳定粮源,为保障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夯实了基础。

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以为,“滨州模式”之所以非同凡响,在于它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举措,是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现实需要,是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和积累,滨州粮油加工业规模大、品种全、链条长、科技含量高,集群特色突出,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和绿色循环经济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粮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滨州智慧和滨州元素......

笔者相信,任岁月冲刷,“滨州粮食产业发展模式”仍将历久弥新,也必将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西王滨州粮食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飞阅滨州
西王,玉米铺就的“金色大道”
西王食品陷百亿互保危机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