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9-01-08 18:38唐建华
福建茶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源助学学历

唐建华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四川成都 610207)

四川省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指自考“专本衔接”教育,是国家为高职高专在校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取得更高学历或第二专业学历的机会,是为了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在校专科生提升学历层次的需要,是在校专科生利用课余时间报读本科专业而推出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是高等职业院校普遍推广的学历继续教育。

自考“专本衔接”是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也是增加学校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自考“专本衔接”办学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学生知识水平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整个社会知识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自考“专本衔接”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境。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更新继续教育观念,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因此,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困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索可能的创新发展出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长远良性发展意义重大。

1 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困境

四川省各高等职院校自开展自考“专本衔接”工作以来,受国家普通“专升本”政策影响,目前有6%左右的专科学生能够升到普通类本科学校继续深造,受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城市就业学历门槛提高,专科学生经过几年的发展,竞争优势不明显,在晋级、加薪,进入更好单位发展时会失去很多理想机会。受此影响,学生在校提升学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各高等职业院校为满足学生的学历提升需求,大力推动在校学生学历继续教育工作,“专本衔接”的学生规模快速扩张,大部分学校的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一般为在校专科学生的10%---30%,个别学校的年度招生规模甚至达到了新生人数的50%。但自国家实施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以后,尤其是近两年,自考“专本衔接”工作逐渐陷入困境。具体表现在:一是生源素质整体下降问题突出。二是教学质量难有实质性提升。

2 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生源素质整体下降问题的原因分析

2.1.1 生源来源发生变化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分为单招考试招录学生和普通高考招录学生,前者招录比例一般不超过当年总招生计划的70%,随着招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职业院校单招学生占在校学生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一般都达到了总计划的60%。

2.1.2 学生入学整体水平发生变化

单招录取学生主要来自中职学校,少部分是普通高中,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普通高中学校参加单招考试的学生也是文化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另外单招考试试题难题比高考难度低很多,学生容易考生。随着单招学生增多,无形之中就拉低了学生整体入学水平。

2.1.3 学生持续发展观念缺乏

入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职业规划上有所欠缺,更多着眼于就业,对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很少,几乎为零,学习的愿望不强烈。即使报读了本科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强。

2.2 教学质量难有实质性提升原因分析

2.2.1 专业结构不合理

高等职业院校为扩大自考本科学生规模,往往在专业上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入学的文化基础、考生类型和专科专业课程开设与报读自考本科专业课程之间关联性的情况,有些本科课程难度较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学习要求,多次考试不合格,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从而放弃继续学习。

2.2.2 助学模式单一

目前各主考院校的助学模式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周末线下面授教学,与高等职业院校生源整体学习状态严重不匹配。基于生源结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不愿在周末上课,更不愿意参加周末的面授课。

2.2.3 教学资源不足

部分主考院校由于体制及内部管理原因,承担教学资源建设任务的二级学院缺乏助学积极性,大部分省级专业无课程考试大纲,无教辅资料,无章节试题等。

2.2.4 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目前大部分主考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停留在招生和教学资源支持方面,大部分双一流主考学校已退出学历继续教育,非双一流主考学校因工作重心在普通本科质量建设,基本不再选派教师到职业院校上课,助学师资基本由职业院校教师担任。而职业院校教师主要教学精力在专科教学,缺乏必要的教学能力培训和教学研讨,短时间内,教师的教学能力很难提高。

2.2.5 教育教学工作统筹不足

目前,各高等职业院校自考“专本衔接”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由各教学单位负责,而报读自考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自校内各专科专业,学生专科专业课程学习、校内外实践教学活动、职业素养拓展活动、创业创新活动与自考本科学习并未实现很好统筹安排,各类教学、活动在安排上经常出现时间冲突,学生感到很困惑,不知自己究竟该参加哪方面学习,导致自考“专本衔接”课程学习经常缺席。

2.2.6 学生考试报考受限

自考“专本衔接”学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目前四川省自考“专本衔接”统考课程报考受“抢座位”条件限制,各区域提供的考试座位数量有限。在同一时段,考生们同时去“抢”本区域的考试座位,一是费时,二是很多时候抢不到本区域座位,只能去抢外地的座位,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的“考试怨气”、费用成本、不安全风险等。很多学生因抢不上座位,又不愿意到外地考试,干脆放弃后续学习,导致学生第二年学习注册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毕业率。

3 高等职业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对策

3.1 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吸引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国家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综合治理等文件要求,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结合自身实际,认认真真开展专业、人才培养、队伍、课程、学生素质建设,树立自身品牌,吸引更多优质学生报考。

3.2 建立优质生源基地

高等职业院校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办学水平的基础上,逐步与优质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建立生源基地,吸收更多优秀学生报读。

3.3 理性选择主考学校,优化自考“专本衔接”专业结构

要根据各主考院校本科优势学科分布情况和对自考“专本衔接”工作重视程度,选择能够提供教学支持的主考院校开展合作。同时要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专科专业开设情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合理开设相应自考“专本衔接”专业,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4 创新助学模式和课程助学模式

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考“专本衔接”助学模式,尊重学生学习知识渠道多样化的习惯,实行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线上学到更多知识,一方面让学生通过线下集中面授,解决考试重难点和知识疑惑、强化试题训练组织,从而提高课程过关率。

3.5 创新保障机制,促进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协同运行

高等职业院校要本着自考“专本衔接”工作良性运行,提高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提高工作参与者积极性的原则,配套相应保障制度,在明确各单位、工作人员职责的同时,要为开展自考“专本衔接”工作提供基本经费保障,将工作成效适用于参与者的绩效考核、晋升、职称等,以推动该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源问题、教学质量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学历继续教育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无论是哪类原因,我们都应该本着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积极的从自身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助学模式改革、优化专业结构、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推动自考“专本衔接”工作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生源助学学历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膨胀学历
跨省生源调控
知识无力感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