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与启示

2019-01-08 05:29李映霏吴雨舟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集群陶瓷天然气

熊 伟 李映霏 吴雨舟

(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51;2.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贵阳输油气分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0 引言

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四川省就已经开始了天然气利用[1]。解放后,川渝地区天然气全产业链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全国著名的天然气消费区与多个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2]。这些产业集群是是天然气利用与区域发展共同形成的产物,通过天然气利用带动了川渝地区诸多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

1 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源

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是天然气上中下游相关的众多企业和组织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网络群体,既包括相关主体企业,也包括金融、咨询等服务机构及政府组织[2]24。从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构成看,可以看作一个系统。按照系统动力学的观点,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动力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3]。

从现有的研究产业集群的成长动力机制的成果看,闫文圣(2006年)发现专业化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知识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积累、当地资本市场、体制与机制创新、技术的多样化、整合和再整合等五方面的因素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因素[4]。王云平(2006年)认为产业集群能够从分享外部经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创新3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发展优势[5]。邵志健,薛惠锋(2007年)从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市场流和信息流构建了西部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模型[6]。刘国宜等(2013年)提出政府促导、区域创新环境、外部经济和社会网络根植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四大动力来源,社会网络根植提供内部动力,外部经济是集群的源动力,创新环境和政府促导提供外部动力[7]。金镭(2014年)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四方面入手建立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8]。

2 天然气产业集群动力机制

从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构成与形成机理看,推动形成的动力既包括产业集群内生动力,即自身成长的一面,比如经济增长的带动,技术创新,产品市场的竞争等,另一方面也包括外生动力,即区域内天然气产业链的发展与带动,既有上游的勘探开发、中游的管网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下游的市场开发与利用方向的选择等。此外,政府及服务机构的影响也密不可分,包括政策的影响,规划的布局,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等。因此,从这3个方面看,可以将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成长动力划分为以下3个方面,并以川渝地区为例,通过剖析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成长动力机制,以期为天然气的规模化、集约化利用提供借鉴思路,实现天然气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2.1 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自身成长的动力

根据相关研究,经过长期发展,到2010年时,川渝地区已经形成了包括城市燃气、冶金、建材、化工、化肥等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2]42。这些产业集群的成长,有赖于川渝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技术创新的带动,从而随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成为区域增长的重要产业。

1)从城市化进程看,从2010-2017年,四川省的城镇化率从40.2%增长到49.2%,重庆市的城镇化率从53%增长到62.6%。城镇化率的大幅度增长,意味着大量人口进入城市,带动房地产及相关的冶金、建材、化工、家具、家电等产业需求。

2)从工业化发展看,川渝地区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四川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6 727.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1 569.8亿元,增长了72%,重庆市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10年的6 727.4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1 569.8亿元,增长了72%。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进而带动下游的城市燃气、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集群的发展,也相应带动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

3)从产业结构看,川渝地区是我国的重要农业发展区,以四川省为例,2016年四川省农业与畜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为12%,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农业播种面积从2010年的643.7×104hm2增长到2016年的645.4×104hm2,粮食产量从2011年3 292.3×104t增长到3 483.5×104t。农业的稳步发展带动了化肥的稳定增长,化肥施用量从2011年到2016年基本稳定在249×104t,川渝地区的化肥生产企业多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且集中度高,用气规模大。因此,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天然气化肥产业集群的稳步发展。

4)技术创新是带动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之一,上述的冶金、建材、化工、化肥等产业集群所属行业均为竞争性行业,产品市场变化迅速,要求集群所属的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发展进行相应的技术创新,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并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升级,因此,技术创新对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成长必不可少。

2.2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

从产业特征看,天然气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联系紧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都会影响整个产业链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处于下游的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上游的天然气供应能力不足,或管网设施输送能力不足,都将可能影响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

从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链发展情况看,上游资源丰富,2017年产量达到412.2×108m3,销售量294×108m3。根据相关规划,2020年川渝地区天然气产量将达到600×108m3。勘探开发技术开发成熟,中游形成了“三横三纵三环”的环状管网,下游形成了与国民经济联系紧密的用户群体。产业链的高度发展与成熟,构成了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成长的先决条件。

以夹江陶瓷产业集群为例。2000年夹江建成了眉—夹—乐管线通气后,瓷砖的生产质量迅速提高,国内一些知名瓷砖企业如新中原、奥斯堡等纷纷落户夹江,夹江陶瓷用气量由2000年的5 000×104m3增加到了2006年4.3×108m3(表1),夹江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经济迅速腾飞,2008年陶瓷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吸纳就业6万多人。夹江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带动了相关的物流、釉料、造纸、包装等配套产业,成为乐山市经济强县及四川省民营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示范县,并成为四川省打造的20个“百亿产业集群”之一。

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在随后的发展中存在天然气供给不足问题,对陶瓷产业发展的规模形成了制约。根据夹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测算,2012年以来,随着新增的陶瓷项目的投产及原有的部分水煤气改为天然气,天然气需求大增,但供给却存在明显瓶颈,由于陶瓷是连续生产项目,天然气供应不足,一方面影响了陶瓷的产量与质量,另外持续性的停气也给陶瓷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三是由于天然气供给不足,包括新中源、新万兴、米兰诺等夹江陶瓷龙头在内的大量陶瓷生产企业不得不采用水煤气发生装置生产水煤气,整个夹江使用的水煤气发生装置曾一度多达41套,水煤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解决夹江陶瓷的用气问题成为其继续成长壮大并顺利完成产业升级的关键。由于川渝地区天然气在2004-2014年期间长期存在供给缺口,导致夹江陶瓷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低迷,不少用户为满足生产需要,将天然气改回水煤气。直到2017年推进“二次煤改气”,夹江县再次将使用水煤气的陶瓷企业全部改为天然气,并保障了天然气供给,2017年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天然气消费量达到7.3×108m3,才超过了2006年4.3×108m3的高点。

表1 2001-2008年夹江瓷都用气量表

从夹江陶瓷产业集群发展案例看,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一旦形成规模,就需要持续的天然气供给,保障天然气的供应,产业链协调发展非常关键,上游的供给与中游的管道输送,都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否则容易因为天然气供给制约影响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

2.3 政府与中介组织对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影响与带动

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影响包括:

1)通过政策影响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包括产业、环保、天然气利用、天然气价格、调峰等政策。这些政策明确了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是否受到鼓励还是抑制,甚至禁止,也明确了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如针对天然气化工行业,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为禁止新上天然气制甲醇项目,这就使得川渝地区天然气甲醇只能维持存量发展,从而对相关的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产生影响。针对冶金、建材等行业,2013年以来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越来越严厉,到2017年执行了更为严格的“煤改气”政策,一部分企业被淘汰,另一部分保留下来的企业则采用天然气为燃料,扩大了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规模。针对天然气化肥产业,从2009年起,陆续取消了用电、铁路运输、用气方面的优惠,天然气化肥产业集群的发展难度大大增加。

2)通过规划影响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包括产业布局规划、工业规划、能源发展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如《四川省七+三产业发展规划》对四川省发展的支柱产业进行了规划,提出重点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食品饮料、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和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重庆特色工业园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培育5个千亿级工业园区,30个百亿级工业园区,明确了园区定位与发展方向。这些产业规划对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相关的钢铁、化工、食品、机械等行业影响较大。

3)研究机构等中介机构的存在,也对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川渝地区经过多年的天然气产业发展,形成了包括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等一批以油气产业为核心学科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通过多年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推进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影响深远。

3 结论与建议

上述研究表明,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成长既受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的推动,也受到天然气产业链协调发展的影响,还受到相关政策与中介机构发展的影响,要有效推动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需要建立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立政府、天然气供应企业、天然气利用企业三方高效联动的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机制,紧密配合,共同推进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从整体看,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但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在局部还存在天然气利用与政府产业布局脱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政府的合作关系不完全顺畅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川渝地区用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提出3点建议。

3.1 引导政府强化规划,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政府的产业规划对天然气利用产业布局及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天然气利用方面存在地区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天然气利用产业的产业价值及用气结构需要进一步提升和优化。例如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规划布局应根据天然气在各地区的供应情况,逐步推动钢铁行业使用天然气做燃料以提升环保效益及产品品质;天然气发电技术已成熟,为满足电气双调峰,应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推广天然气发电行业的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应注重品牌效益,引导行业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而陶瓷、玻璃等产业集群应加强开发高端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这些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增量,强化项目带动产业优化升级;整合提升产业园区等载体,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供能力

建设和完善川渝区域管网。管网是天然利用的基础设施,也是天然气利用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加快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建议加大对现有主干管网的整合,对规划内的省级主干管网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系统,执行统一政策规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根据气源及用气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建设川渝区域性天然气主干管网,加大各区域主干管网的投入力度,同时加快支线管道建设步伐,消除支线管道供应瓶颈,充分保障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资源供给。

进一步加快川渝地区储气库建设。随着川渝地区用气规模的稳步扩大,城市燃气产业集群的用气规模也相应增加,由于季节性峰谷差的存在,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供应保障难度也越来越大。此外,冬季要确保北方供暖用气,在全国联网格局下,要确保北方供暖用气,两大因素叠加,必然要相应减少川渝地区工业用户用气的供应,由于天然气利用产业中的大部分企业为地方重点企业,担当经济增长重任,因此,要保障川渝地区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用气。需要在相国寺储气库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铜锣峡、黄草峡等储气库,增强冬季天然气储备调峰与供应能力。

3.3 积极协调建立良好的政企合作关系

天然气供应企业与政府处理好地企合作关系主要表现在天然气利用政策、天然气价格政策、规划与培育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与地方管网公司的关系协调。

政企合作培育和发展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建立良好的政企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协调,在产业规划、能源利用上通力合作,争取川渝地方政府在管道建设与天然气市场发展上的支持。将天然气资源向用气量大,价格承受能力强,具有规模效应的支柱产业上配置。注重综合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赢得自身发展,取得天然气供应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共赢。

建立政府、供气企业、天然气利用企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机制。建立政府、供气企业、天然气利用企业三位一体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相互沟通影响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政府产业政策与规划,使影响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发展的三方了解政策与市场变化趋势,做好天然气供求平衡,促进天然气利用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与供气企业应作好规划的沟通与衔接,掌握天然气供求状况,以便合理进行天然气利用项目的规划与布局,实现政府、供气企业、天然气利用企业三位一体的沟通协调机制。

猜你喜欢
集群陶瓷天然气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石油和天然气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陶瓷艺术作品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