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株引进比较试验

2019-01-08 01:44杨明华毛小伟
食用菌 2018年4期
关键词:耳片新科江山市

杨明华毛小伟

(1浙江省江山市农科所,浙江江山324104;2浙江省江山市种子管理站,浙江江山324100)

食用菌产业是江山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年栽培规模达1.8亿袋,产值5.94亿元。江山栽培黑木耳3000多万袋,且有逐年增长趋势,但目前缺少适宜江山市栽培的优质高产黑木耳菌株。为了筛选适合当地袋料栽培的黑木耳优质高产菌株,2016年江山市农科所联合江山市种子管理站从国内相关科研院所引进了8个黑木耳菌株,并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新科、916,引自浙江省丽水市农科院;浙耳一号引自浙江省开化县农科所;138、Au8、139(对照)引自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8129、8088,引自辽宁省食用菌研究所。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地安排在江山市峡口镇三卿口村铭程家庭农场,该地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黑木耳栽培,且交通便利。

1.3 培养基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 g(煮汁),葡萄糖20 g,琼脂10 g,加水1000 mL,pH自然;②原种培养基:杂木屑77%,麸皮20%,石膏1%,糖1%,石灰1%。料水比1∶1;③栽培袋培养料:杂木屑86%,麸皮12,石膏1%,石灰1%。料水比1∶1。

1.4 试验方法

1.4.1 菌丝培养

按当地的栽培习惯,母种培养安排在6月20日。挑取供试菌株3 mm×3 mm大小菌块接入母种PDA培养基平面培养皿上,每个菌株接3个培养皿,置于25℃培养箱中,观察与测定菌丝生长速度;原种培养安排在7月12日,采用杂木屑培养基。将供试菌株母种分别转接到原种瓶,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30 d,观察、记录各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

1.4.2 出菇试验

9月10日制作栽培袋。参试菌株分别制作300个菌棒。拌料后将培养料装入17 cm×55 cm的低压聚乙烯袋,常压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2 h,冷却后打3穴接入原种,采用套袋封口,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培养60 d左右。发菌结束后各取成品150棒进行出耳比较。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排放菌棒200棒[1]。出耳时每棒打160个左右个小孔,待自然温度25℃以下时进行室外集中催芽。出耳采用露地全光照,出耳全过程不盖遮阳物,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耳管理。当耳柄变细、耳片舒展并略下垂、色泽转浅(由黑变褐)、腹面孢子未大量发生时,即可分批采收[2]。

观察记录各菌株子实体外观、污染情况、流耳程度,统计产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生长状况比较

由表1可知,8个供试黑木耳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快,粗壮有力为菌株916、138、浙耳一号,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分别达0.39 cm/d、0.365 cm/d、0.363 cm/d,新科、8129、139次之,8088、Au8菌丝长速最慢,只有0.297 cm/d、0.294 cm/d;在杂木屑培养基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以916最快,达0.46 cm/d,138和浙耳一号次之达0.44 cm/d,Au8最慢,仅0.34 cm/d。菌丝生长势除了Au8、139稍差,菌丝较淡外,其余6个菌株菌丝长势均浓密、洁白、有力。

表1 供试黑木耳菌株菌丝体生长状况比较

表2 供试黑木耳菌株出耳状况和耳片质量比较

图1 供试黑木耳菌株出耳情况

表3 供试黑木耳菌株产量比较

2.2 供试黑木耳菌株出耳状况及耳片质量对比

供试黑木耳菌株中,浙耳一号、8088出耳较早,916、新科出耳较迟,138、8129、139(对照)、Au8中等;耳片形状,916、138、浙耳一号单片簇生、耳基小,新科单片耳状、耳基小,8088、139(对照)菊花状大朵、耳基大。耳片颜色,916、138、浙耳一号、新科色深,8129、139(对照)、Au8色浅,8088耳片色偏黄。耳片厚薄,916、138、浙耳一号、新科、139(对照)菌株耳片厚,8129、Au8中等,8088耳片薄。霉菌污染,916、浙耳一号、新科无霉菌污染,138、8129、139(对照)轻度污染,8088重度污染;流耳程度对比,916、138无流耳,浙耳一号、新科流耳少,8129、8088严重。综合耳片朵形、色泽、耳厚等指标,916、新科、浙耳一号3个菌株黑木耳的耳片商品质量较好(表2)。

2.3 供试黑木耳菌株产量比较

供试黑木耳菌株中,在杂木屑培养基上黑木耳单包干耳产量在47.8~59.6 g,其中916的单包干耳产量最高,为59.6 g,比139(对照)高24.7%,新科、浙耳一号产量次之,分别为 56.7 g、56.3 g,比 139(对照)高18.6%、17.8%。产量最低的为Au8,为48.7 g,比139(对照)高1.9%(表3)。

3 小 结

综合试验结果,供试黑木耳菌株中916、新科、浙耳一号这3个菌株比较好,浙耳一号,出耳早,属早熟菌株,可作为当地规模种植户秋季接种较迟的菌株,916、新科出耳较迟,属晚熟菌株,产量高、抗性强,可作为当地袋料栽培的主要菌株[3]。

猜你喜欢
耳片新科江山市
Introducing voids around the interlayer of AlN by high temperature annealing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耳片接头系数的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新科空调逆势增长200% 2019年销售目标200万套
毛佳颖??《春》
奥斯卡新科影后朱丽安·摩尔:爱,是朵不曾辜负的“勿忘我”
用惊喜 俘获你 广汽丰田雷凌1.8CVT豪华版&上海通用雪佛兰新科鲁兹1.4T DCG旗舰版
江山市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