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对比

2019-01-08 00:50胡泊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胡泊

[摘要]目的 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治療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25例)与宫腔镜组(25例)。超声组患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进行治疗,宫腔镜组患者采取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结果 超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1、3、5、10 d 的VAS评分均低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宫腔镜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1(b)-0092-03

Efficacy comparison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and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HU Bo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Jiuji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and hysteroscopic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ucous myoma of uteru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8, 50 patients with submucous myoma of uteru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ultrasound group (25 cases) and hysteroscopy group (25 case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ultrasoun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hysteroscop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The operation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ultrasound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hysteroscopy group,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hysteroscop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VAS scores of ultrasound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hysteroscopy group at 1, 3, 5, 10 days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for patients with submucous myoma of uteru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t can not on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but also reduc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n patients. 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ysteroscopic electrotomy; Uterine submucosal fibroids; Clinical efficacy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类,子宫黏膜下肌瘤占10%~15%。肌瘤向宫腔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常见症状多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阴道异物脱出,并且临床上部分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伴有不孕症状[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方法应运而生,各种方式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不尽相同。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和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旨在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25例)与宫腔镜组(25例)。超声组中,年龄31~44岁,平均(36.45±6.15)岁。宫腔镜组中,年龄32~46岁,平均(37.08±6.13)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未绝经,已经婚育的患者;②患者为未孕状态,在短时间内无妊娠需求;③主要检查提示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显示肌瘤的平均直径>3 cm。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衰竭的患者;③生殖道急性感染期患者。

1.2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对患者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回声表现、位置、大小、血流信号以及子宫黏膜下肌瘤与宫腔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查。

超声组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进行治疗。使用重庆HIFU技术公司生产的JC200型超声仪,术前让患者行磁共振检查并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设备上进行定位,有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节育器取出阴道无流血症状后再实施手术。术前3 d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术前2 d进食流质食物,术前1 d进食无渣饮食,术前1 d下午及手术当日清晨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水2000 ml为患者导泻。手术当日早晨为患者清洁灌肠,下腹部备皮、脱脂、脱气,留置导尿。让患者俯卧于手术床上,下腹部浸于盛满脱气水的水囊之中,调整运动系统、声窗以及膀胱充盈量至合适水平,保证声通道的安全,确定患者的病灶后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手术范围及步骤,层间距为5 mm,焦点位于病灶内,在镇静镇痛麻醉下利用布点方式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在超声实时监控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治疗靶区灰度变化情况调整对患者的治疗剂量和节奏,患者的治疗区出现团块状灰度增加时停止治疗。术后让患者保持治疗体位2 h以上,对患者进行2 h的观察,无不适可离院,术后让患者服用抗生素防感染治疗3~5 d。

宫腔镜组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术前6 h在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4136)400 μg,术前6~8 h禁止饮食,术前1 d夜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827)冲水2000 ml为患者导泄。利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静脉复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使用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的外阴以及阴道后进行消毒,放入宫腔镜。仔细观察患者的子宫黏膜下肌瘤位置、大小、根部宽度,使用卵圆钳钳夹突出部分肌瘤,后在电切镜下电切肌瘤根部将肌瘤切除,如患者有生育需求,尽量避免破坏患者的子宫内膜,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6 h内禁食,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3~5 d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采用VA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值0~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比较

超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1、3、5、10 d VAS评分的比较

超声组患者术后1、3、5、10 d的VAS评分均低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3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类型,子宫肌瘤按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为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和浆膜下肌瘤。子宫是女性重要的器官,一旦出现子宫肌瘤,会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非常大的不良影响[2]。子宫肌瘤早期的症状一般不明显,随着肿瘤的不断生长,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腹部包块、贫血、疼痛、不孕、白带增多等。临床上在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会选择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等[3]。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通过一定聚焦方式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聚焦到体内形成一个能量高度集中的区域,通过超声在生物组织中的热效应和空化效应等使该区域内病变组织产生不可逆转的凝固性坏死,而对焦域外的组织不产生明显影响[4]。在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对肿瘤的大小没有较大限制,但是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需要联合超声图像同时进行,利用超声影像的监控保证对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患者损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5-9],本研究对超声组患者全部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在影像学监控下根据患者病灶的大小、形态进行治疗,手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比较精确地控制焦点与内膜的安全距离。

宫腔镜电切术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微创手术,经阴道对患者进行手术,不必对患者做手术切口,患者术后的恢复速度也非常快,使用宫腔镜手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较好地保留患者的子宫功能,对患者子宫造成的损害较小,能够较好改善患者的生殖预后[10-13]。由于女性子宫的宫腔容积较小,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低黏度的液体对患者的宮腔进行膨胀,容易导致水中毒、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出现[14]。所以在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5]。本研究结果显示,超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宫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患者术后1、3、5、10 d 的VAS评分均低于宫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充分提示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采取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等.妇产科学(第九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03-306.

[2]曾益林,杜坚英,应丹,等.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13):474-475.

[3]郎景和,石一复,王智彪.子宫肌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223.

[4]陈蔼屏,朱莉,吴智良.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6,36(12):238-239.

[5]周尧,李佳,张诚.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5,8(29):234.

[6]张瑶瑶,匡旺盛.超声聚焦消融术与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27(8):74-75.

[7]王婷,汪伟,陈文直,等.超声消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6):407-411.

[8]张汝坚,陈向东,冯敏清,等.超声消融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焦点安全距离的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1835-1840.

[9]邱淑萍.超声评价宫腔镜和腹腔镜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7):500-501.

[10]马秀玲.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月经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3):911-912.

[11]郭雪,裴敏,李琳,等.超声在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性科学,2018,27(11):62-65.

[12]王卫平.经阴道和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1):108-109.

[13]赵惠杰.超声引导下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较大Ⅱ型黏膜下肌瘤疗效[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8,34(1):67-68.

[14]汤艳艳.超声消融疗法在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中的疗效分析及护理评价[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3):975-976.

[15]杨晓飞.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1):237-238.

(收稿日期:2018-10-19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