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1-08 00:50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2期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原发性高血压

[摘要]目的 探討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重庆市梁平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和实验组(C组),每组各120例。A组患者接受传统方法的中医医疗护理;C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中医医疗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经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度。结果 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住院经历满意度调查表中各项内容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中各项依从性量表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对各项健康教育有效性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该病知识的了解,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1(b)-0193-04

Application effect of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care model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XIAO Dan1   LI Yue-rong2   ZHOU Shu-fang1   TAN Si-li1   LI Shi-qiong3   LIN Yan1

1. Department of Nursing, Liangp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5200, China; 2. Operating Room,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0, China; 3. Liangp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Service Center, Chongqing   405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care model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240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Liangp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ongqing from July 2017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Group A) and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C)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12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patients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care. Group C patients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ical care mode of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care mod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satisfaction of hospitalization experienc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awareness of health educ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C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ores of all items in the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cale of hospitalization experience in group C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ompliance scores of patients in group C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Patients in group C scored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care mode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e the knowledge of patients about the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Vertigo; Essential hypertension; Doctor-nurse integration care model; Nursing mode

原发性高血压目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中医学家关于眩晕病诊疗经验的文献均把“眩晕病”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对应中医病名[1]。有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原发性高血压所导致的医疗群体和社会负担增加更是巨大。面对如此庞大的高血压病人群和有限的医疗资源,如何大力发展多部门共同协作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血压,防治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成本成为医护人员的当务之急。医护一体化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性的护理模式[2],它基于医护密切合作为方式,以患者的需求为起点,以患者的满意为结果,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完成医疗护理的过程[3]。因此,本研究选取在重庆市梁平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重庆市梁平区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2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A组)和实验组(C组),每组各120例。实验组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56~70岁,平均(62.65±4.51)岁。常规组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57~71岁,平均(63.98±4.0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过重庆市梁平区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按照《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中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并且无多种兼杂症候的住院患者;②首次诊断符合眩晕病1级(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2级(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 mmHg)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③高血压3级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79岁的患者;②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及其他原因导致收缩压升高的患者;③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1.2.1课题组培训  2017年6月筛选医护人员进入课题组,主管医师要求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心病科中医师,责任护士要求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然后制定方案,聘请专家对患者信息的收集及量表的科学性、实用性进行评估并统一认识,详细分工,最后进行考核。

1.2.2 A组患者接受传统模式的医疗护理  A组患者接受传统模式的医疗护理。主管医生按照我院制定的眩晕病临床路径进行诊治工作(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辩证论诒,询问病史、治疗史、查房等),责任护士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辩证施护、中医护理技术的操作,健康教育,监测血压,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及时测量并记录血压值,记录第1~5天的平均血压值[6-7](每天监测时间为晨起7:00、9:00、15:00、21:00)等护理。

1.2.3 C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模式的医疗护理  C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模式的医疗护理,为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戴红色的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志。①医护一体化入院评估与辩证施护:入院后24 h内,医护人员共同按照重庆市中医护理技术临床指导中心制定的入院评估表对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望、闻、问、切)等工作,如对患者的神志、睡眠、饮食,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等进行评估。医护人员根据采集到的患者信息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具体证型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制定实施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进行,主要分为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根据具体的证型共同为患者进行检测血压(具体的频次与A组相同)、用药护理、辨证施膳、情志护理、体位护理、活动指导等。②医护一体化查房:在患者住院期间,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每天进行1次系统查房,在查房过程中责任护士将患者的资料和病情汇报给主管医生,主管医生根据情况,向护士讲解眩晕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案,并对患者当前的护理措施进行点评,以便改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并在查房时共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如生活起居、饮食指导、运动及情志调护、血压监测等。③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共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与方案,应用讲解、书面材料及示教相结合等方法对患者施教,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患者对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配合度。④医护一体化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是责任护士将患者相关情况及相适应的中医护理技术介绍给医生,共同参与制定适宜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如眩晕发作时,运用耳穴帖壓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感、交感等穴位,心悸气短时,选用心俞、通里、照海等穴位进行按摩;二是在患者进行治疗前,由医护共同为其讲解操作的准备和操作后的注意事项;三是医护人员对操作后的效果进行共同评估。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经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晓度。

1.3.1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对出院患者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颁布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中降压疗效标准进行判断。肱动脉血压评定方法如下。①显效:舒张压(DBP)降低幅度≥10 mmHg且DBP<85 mmHg,或DBP降低幅度≥20 mmHg;②有效:DBP降低幅度<10 mmHg且DBP<85 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患者的住院经历满意度  采用医院自制的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住院经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及时进行资料收集。评分项目共计分为医护是否接待热情、诊疗是否及时、对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感觉是否满意、用药指导与治疗效果、就医感受是否满意等。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将评分内容分为15个条目进行评分:很满意5分,满意4分,中立2.5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问卷调查表满分75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满意度越高。

1.3.3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按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眩晕病中医护理实施方案》中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价。主要评价的中医护理技术有耳穴埋豆、穴位贴敷、中药泡洗、降压操、舌操和用药依从性(中药、西药),评价条目包括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由两组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评价。

1.3.4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  应用课题组设计的住院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教育知晓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前1 d由两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调查评价(共10项),具体内容包括:①眩晕病病因;②眩晕病的发病机制;③临床表现;④常规的检查;⑤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分级;⑥常见症候分型;⑦护理要点;⑧治疗要点;⑨常见并发症;⑩血压的监测方法。每项内容了解并能完全复述计4分,了解但不能完全复述计3分,了解很少计2分,不了解计1分,合计为10~40分。由常规组与实验组成员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调查,按评分结果分成优(≥36分)、良(24~35分)、差(≤23分)3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住院经历满意度调查表评分的比较

C组患者的住院经历满意度调查表中各项内容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分的比较

C组患者依从性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患者健康教育调查表评分的比较

C组患者对各项健康教育有效性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因,在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疾病控制率[8]的疾病。目前,中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人患病[9],如何提高患者降压疗效和满意度,提升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李勇等[10-11]认为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眩晕病的诊治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强调防重于治,有利于眩晕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张广清等[12-13]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医护理的特色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是,中医护理的实施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缺乏,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中医护理技术使用意识不强;二是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差,有部分医生对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的意识不强。如何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如何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护理管理者面对这么多问题如何解决?应用什么方式解决?吴佼佼等[14-15]研究表明,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疗效、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意识。然而,國内中医护理应用的病种较少[16-17],因此,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眩晕病患者中,以期为存在的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本研究结果提示,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住院经历满意度调查表中各项内容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依从性调查表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对各项健康教育有效性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深化中医护理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但在实施过程存在着医生和护士的时间不能完全契合,彼此约束着对方,且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中医护理病种应用较少,还需进一步进行探讨[18]。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增加患者对该病知识的了解,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海涛,刘艳军,张学新,等.眩晕病“内外同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087-1089.

[2]邓小凤,朱丽萍,宁艺芳.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4):18-19.

[3]杨莉琴,陈静,何洪波.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降低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9):10-13.

[4]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5]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6]陈睿,胡松,靳秋露,等.老年高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伤相关性研究进展[J].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54(6):743-746.

[7]刘秀玲.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2(2):3-5.

[8]姚景鹏.内科护理学(二)2009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9.

[9]夏丽荣,尹丽华,黄丽华.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实施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2):170-171.

[10]李勇,陈华德.眩晕病的中医治疗思路[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1):59-60.

[11]胡珺珺.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6):112-113.

[12]张广清,林美珍,邓丽丽.广东省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12):80-83.

[13]李莉,郭敬,陈扬.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645-647.

[14]吴佼佼,马红梅,廖春霞.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4):38-42.

[15]杨莉琴,陈静,何洪波.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降低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发生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9):10-13.

[16]段仁茹,胡忠慧.医护一体化护理在保守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5,36(7):896-898.

[17]吴晓芬,李晓红,陈少源.医护一体化提高围术期病人健康知晓率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6,14(24):2552-2554.

[18]田华.医护一体化模式对提高护士核心能力的作用[J].现代临床医学,2017,43(1):73-74,76.

(收稿日期:2019-04-23   本文编辑:李二云)

猜你喜欢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原发性高血压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医护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生殖中心护理管理模式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讨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依托团队服务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自我检测模式的效果评价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