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10 19:03张根涛应启围罗掌华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3期
关键词:技术职称工作站人才队伍

蒋 凡,张根涛,应启围,罗掌华

(1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2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乡镇林业工作站是广西林业生产经营组织实施的最基层机构,是集林业政策宣传、林业行政执法、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科技项目推广、组织营林生产、林业社会化服务等多项职能于一体的基层林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机构,是广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在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林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不断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高基层技术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根本性改变。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人才队伍现状与广西加快林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仍然不适应。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乡镇林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促进乡镇林业人才队伍良性发展,培养一支适应乡镇林业发展的实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队伍,是广西基层林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的一个现实问题[1]。

1 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现状

1.1 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的机构设置及管理体制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机构数量为1 078个,其中乡镇独立设站1 046个、区域(跨乡镇)设站9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林业站牌子10个、其他乡镇机构加挂林业站牌子13个,管理的乡镇数达到1 091个。现行管理体制主要分为:市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市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乡镇政府管理等三种形式。其中垂直管理的乡镇林业工作站有316个、双重管理的乡镇林业工作站有320个,乡镇政府管理的乡镇林业工作站有443个。

1.2 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核定编制数为3 882人,在岗职工总数为3 690人,其中长期职工人数为3 626人、工勤岗人数为64人。在岗职工人数中,有3 301人经费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38人来源于财政差额拨款、197人来源于林业经费,154人来源于乡镇林业工作站的自收自支;有733人年龄在35岁以下、2 127人年龄在36~50岁之间、830人职工年龄在51岁以上;有本科及以上学历727人(其中林科专业的有438人)、大专学历1 802人(其中林科专业的有951人)、中专(高中)学历1 020人、初中及以下141人;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6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686人,初级专业技术职称1 277人,没有职称1 711人。

2 林业站人才存在的问题

2.1 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经费难以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提出:“应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等组织机构建设,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经费应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此外,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第39号令)中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所需事业经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纳入地方预算。”但时至今日,广西仍有部分地方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人员经费未全部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统计相关数据分析,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中工资经费由地方财政全额拨款占总数的89.5%;经费由地方财政差额拨款占总数的1.0%;经费来源于林业经费的占总数的5.3%;经费来源于林业站自收资金的占总数的4.2%。

2.2 从业人员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虽然近年来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在学历结构和技术职称结构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仍难以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2]。首先,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低。由于乡镇林业工作站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低等原因,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3]。据统计,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9.7%,大专学历占48.8%,中专学历占15.9%,高中文化11.7%人,初中以下占3.8%。此外,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的二次学历较多,这些人员往往通过成人高考、函授、自考等渠道获得文凭。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时代,在众多高校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状况下,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仍有大量的高中甚至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从业者进入,这一现象显得不合时宜。其次,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的职称层次低。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4.6%,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8.6%,而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0.4%;另有46.4%的从业人员没有取得技术职称。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且非林专业学历的较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限,导致林业科技项目推广受阻,势必影响到广西基层林业工作站在现代林业发展中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

2.3 人才培训与开发严重滞后

由于广西基层林业单位经费紧张,乡镇林业人才队伍长年得不到系统学习的机会,高质量的培训更少,仅有的林业管理或技术培训也只是走走形式,对乡镇林业人才队伍的改造效果不显著,造成广西乡镇林业人才队伍思想僵化、知识老化、能力退化,致使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对广西林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信息化技术等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能的系统学习与实际应用欠缺,难以适应广西林业全面发展。

2.4 人才队伍不够稳定

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不够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工资待遇低下。二是乡镇林业工作站级别较低,发展空间有限,难以留住人才。部分高素质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刚刚培养到能独立进行技术服务时就调动或辞职,对日常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造成较大影响。三是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乡镇林业工作站人事权划归乡政府管理后,乡(镇)政府有权调动林业站的工作人员,造成大量非专业人员充斥乡镇林业工作站,对工作站正常的林业组织生产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经济收入水平低、发展空间小、工作环境艰苦,乡镇林业工作站的技术人员难以安心本职工作,通过各种渠道调离或另谋出路。

3 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对基层林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乡镇林业人才队伍培养机制,促进乡镇林业人才队伍良性发展,培养一支适应乡镇林业发展的实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队伍,是广西基层林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的一个现实问题。

3.1 完善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人员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尽快将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议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乡镇林业工作站在广西林业发展战略中的基础地位,尽快将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人员经费全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对工作站所有人员的经费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其次,建立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经费投入机制。乡镇林业工作站的人才队伍建设中,除了需要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自身的努力以外,也需要政府制定积极的经费保障政策。建议各级政府在制定林业产业发展政策中,适度倾斜对基层林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支持与投入逐年增加,使基层林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承担公益性职能的科技推广项目和推广机构所需的经费得到保障,以提高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3.2 拓宽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

一是制定并出台鼓励林科毕业生到乡镇林业工作站工作的就业政策与优惠措施。比如通过林业大专院校定向招生、委托培养、减免学杂费、提供全额奖学金等办法鼓励林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到乡镇林业工作站工作[3]。二是拓宽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来源渠道,在采取高校招录、社会招聘等传统方法的同时,对优秀年轻的林业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委托培养等方式保送到林业大专院校二次深造,拓宽人才队伍的培养平台,着力解决当前乡镇林业工作站林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缺乏更新,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4]。

3.3 健全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素质提升机制

一是提升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准入门槛。《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规定,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具有中专和高中以上文凭即可,管理者在上岗前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岗位合格证书。这与西方国家的基层林业公务人员相比,中国对乡镇林业组织机构人员的准入门槛低了很多。而中国高等教育早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在众多林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的当下,应该尽快提升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员的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考试录用机制,严把进口关,确保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从业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素质。二是建立多种形式的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培训机制。首先,通过制定继续教育规划或选派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进修,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使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与林业产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等,切实提升他们的科技推广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完善林业行业培训网络体系,形成以高等林业院校为依托、以省、地、县林业培训基地为基础的广西林业行业培训格局。三是完善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激励机制。首先,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工作进行具体细化,把考核落到实处[5]。其次,健全与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与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建设紧密联系、促进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创造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从岗位职责、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多方面完善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的提拔制度。最后,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的在工作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生价值。由于乡镇林业工作站主要职能是提供林业公共管理服务,对乡镇林业工作站中业绩能力突出的人才,在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时,可适当放宽学历、论文、资历、外语条件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对紧缺专业技术岗位或业务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适当放宽职称聘任条件的限制,为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条件。

3.4 完善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用人机制

第一,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改进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选拔任用机制。首先,应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破除论资排辈的思想,努力营建“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选人用人机制。其次,建立健全以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为基本构成要素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改进人才评价方式与手段,促进人才评价的科学发展。再次,建立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机制。按照“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原则,完善基层林业人才公开选拔和公推公选的程序和办法,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才华充分施展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第二,健全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调配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通过林业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促进人才资源存量和增量向林业基层部门合理流动,向广西林业事业发展急需的领域转移,以解决好目前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分布结构等方面的突出矛盾[6]。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三项:首先,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合理配置林业人力资源。如通过制定广西基层林业人才流动的政策,鼓励机关干部中林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优秀林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林业工作站任职。其次,逐步实施项目合作、挂职锻炼、短期工作等柔性人才政策,引导党政机关、农林院校和林科院所的专业技术人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乡镇林业工作站有序流动,以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合理分布[7]。

3.5 建立稳定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保障机制

建立广西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保障机制,应首先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是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稳定提供硬环境保障。在网络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乡镇林业工作站落后的硬件条件和办公环境显然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因此,应尽快妥善解决乡镇林业工作站的硬件环境,下大力气搞好乡镇林业工作站的硬件设施,为人才发挥效用提供必要的硬性环境保障[8]。二是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稳定提供软环境保障。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对乡镇林业工作站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乡村林业行政执法环境逐步恶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束缚力逐渐弱化[9]。因此,应优化乡村林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乡镇林业工作站人才队伍的稳定提供良好的执法环境、政策环境和生态文化环境。

猜你喜欢
技术职称工作站人才队伍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专业技术职称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大连:医院可自行考察聘用短缺专业人才
中石化海外技术支持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
德钧关爱工作站
应注重农技人员职称的评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