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取向探析

2019-01-11 21:34是菲菁
中小学校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口算教学活动思维

□是菲菁

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展开数学探索学习, 由此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并且这与新课程改革精神相一致, 因而具有更广泛的实践意义。

一、 问题探究活动: 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为学生投放数学问题,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思考与学习行动, 自然能给学生提供深度接触数学机会。 “学然后知不足”, 数学教学也是如此。 唯有让学生深入学习, 才能形成更多问题, 让学生主动质疑, 由此也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思考与探索机会。“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通过问题的探究和解析,从而给学生提供感知数学机会,学生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形成的数学认知, 更显鲜活与深刻。

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机会, 要综合分析多种制约因素,由此提升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同时, 教师为学生投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利用多种通路展开思考, 并根据学生具体操作情况, 进行跟进性设计, 由此利用数学问题展开调度, 促使学生继续深入思考, 从而确保教学活动张力。

二、 小组合作活动: 历练学生学习意识

在 “新课改” 大背景下, 合作学习成为各种学习、 各种课型最常见的学法运用。 教师布设合作学习任务,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实验、 分析等学习活动, 由此集合集体智慧解决数学难题, 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互动性形成数学学力基础。 合作学习不仅能提升数学学习品质, 还能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要注意对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创新探究, 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感知机会。 课堂辩论、 实验操作、 信息搜集、 案例列举、 训练设计、 数据分析等, 都属于崭新的合作操作形式, 教师要有观照意识, 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实际需要, 做出匹配性设计, 由此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学生数学认知基础呈现个体差异性, 教师对此要有深入了解,以便为学生布设适合度更高的学习任务。 比如, 教学 《认识平年、闰年》。 当解读平年和闰年概念之后, 教师为学生布设合作学习任务。 同桌两名同学展开互动游戏,学生听说要做数学游戏, 都显得特别兴奋, 纷纷行动起来。 学生合作学习气氛渐浓, 教师深入学生中间,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实际观察。 教师为学生解读数学概念,并组织学生展开游戏活动, 从而成功激活学生互动学习兴趣。 从学生积极表现中可以看出,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比较成功, 激活了学生数学思维, 学习气氛浓重起来,课堂教学进入崭新阶段。 通过上述强化训练,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认知成长, 可见具有极高的操作价值。

三、 思维拓展活动: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数学思维训练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在解读学科核心素养定义时, 专家学者都会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作为重要目标追求。 数形结合、 归化整合、 分析归结、 同化推理等, 都属于数学思想范畴, 并且与数学思维存在更多相通之处, 围绕数学思想展开教学布设和发动,自然能获丰富学习促进动力。 在数学拓展活动设计时, 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数学实验、数学解析、 数学操作, 进而历练学生数学思维, 由此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历练离不开数学活动和实践, 教师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展开认知和体验, 自然就能全面提升训练品质。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展示观察机会, 由此给学生以直观感知, 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 教师通过筛选整合, 将表现较好的学生绘图展示出来, 无疑给其他学生以更多鼓舞, 课堂激励效果开始发酵, 课堂学习动力源源不断传来, 促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展开个性学习操作, 形成丰富实践体验。 直观展示、 实践操作将学生带入特定数学思维情境, 学生操作存在明确方向, 因而学习成效更加显著。

四、 生活实践活动: 塑造学生学习能力

数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 更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 教师要有接轨意识, 充分考虑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利用多种教学实践方式, 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性学习。 摆一摆、想一想、 认一认、 拼一拼、 连一连等, 都属于数学操作活动, 若教师能接轨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活动操作, 自然能形成更多学习成长点。 教师要在学情调查基础上进行合理选择,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形成学科核心能力。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存在密切关联, 教师针对学生生活的数学认知基础展开教学设计, 自然能成功对接学生生活数学思维, 形成丰富的学习促进动力。 比如教学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时, 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内容, 教师给出具体讲解和展示, 并给学生布设实践活动任务: 这节课重点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而口算需要讲究方法,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组长负责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口算题目,目的是训练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能力, 看谁能够第一个完成计算任务, 而且确保百分百正确。每一个小组设计20 道题。 学生听说学习小组集体活动, 顿时产生参与兴趣, 特别是活动带有竞赛性质, 其激发作用更突出, 课堂学习气氛被成功激活。 教师为学生布设小组实践活动, 让小组组长出题, 由小组成员给出正确答案。 学生参与积极性爆棚, 由此说明教师设计抓住学生学习心理。 大多数学生具有好胜心, 面对难度较小的训练题目, 自然存在必胜信心, 参与热情高涨, 训练效果也会更突出。 数学实践活动设计没有统一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做出选择, 唯有调动学生实践积极性, 训练才有更高价值度。 数学游戏、 数学竞赛是学生较青睐的实践活动形式, 教师针对学生心理诉求展开教学设计和调度, 操作效果更值期待。

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深度潜入教材内容, 对文本生本思维对接情况进行到位研究。 这样, 才能设计适合度更高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顺利进入活动情境, 并在不断锻炼磨砺过程中形成学力基础。 小学生数学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 非常适合发动数学实践活动, 由此让学生与数学产生更密切接触, 从而自然获取更丰富的学习认知。

猜你喜欢
口算教学活动思维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思维跳跳糖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