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记一节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展示课

2019-01-11 21:38王保洲
初中生世界 2019年32期
关键词:濒危动物意图文本

■王保洲

2019年5月,笔者有幸在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教授了一节体验式英语阅读教学课,以濒危动物为主题,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与分析。

本节课,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体验(self-learning),互动体验(interaction),实践体验(practice)的模式,设计阅读圈(reading circle)环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刺激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笔者在体验式阅读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时间、空间、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做、自悟,去感悟、体验文本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讨论,批判分析,实践体验,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第一步,自主体验(self-learning)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指出,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最具本质意义的就是学生先学(自读)教材(课文),这个环节是成功(有效)的课堂不可缺少的。离开了学生对教材的先学(自读),任何讲解、提问和讨论都失去了针对性,都是没有实质意义的。本节课的中心话题是濒危动物的生存及保护。教学设计如下:

Step 1 Warm-up and lead-in

1.Before the class,watch a video about the cartoon film Ice Age and ask the question: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film?(mammoths/ancient giants)

2.Lead in today’s topic.

【设计意图:以卡通片《冰河世纪》导入,激发学生了解珍稀动物的兴趣。】

Step 2 Pre-reading

1.Presentation.

Present some extinct animals,new words and phrases by proper pictures.

2.Predicting.

Discussion.

Q1:What does the writer worry about?

Q2:What caused the extinction of those animals mentioned on Page2?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恐龙、猛犸、袋狼、渡渡鸟灭绝的不同原因,为整节课埋好主线——人类活动与动物生存。】

Step 3 While-reading

Page2-Page4.

1.Skimming.

Q1:How many rare anim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What are they?

Q2:Where do they live?

2.Scanning.

Read Page4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

Who wanted to find the rare animals?

3.Detailed-reading.

Read Page4 careful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Was it easy for them to find the rare ani-mals?Why?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浏览、略读和细读,培养阅读技巧,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Page6.

1.Fast-reading.

Q:What does a kakapo look like?

2.Detailed-reading.

Q:Why are there only a few left?

3.Further thinking.

Q:How did animals like rats come to where kakapos lived?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细节阅读和逻辑推理培养高阶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略读、精读等不同形式的阅读,消化其中蕴含的英语知识,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阶段强调让学生与文本内容做最直接的接触,再由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式提问,包括词汇、重点和难点的句子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在教学中并没有把过多时间放在对阅读材料的解构和详细分析上,而是放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示范阅读思考的方式上,并且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这种语言学习的过程既是增长语言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二、第二步,互动体验(interaction)

互动体验可以是小组互动,也可以是全班互动,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师生互动。首先,在建立小组时,要特别注意小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一般4~6人为一组,让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本节课,笔者将小组内4位同学的任务进行了分工,分别是 group leader,word master,summarizer和connector。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理解之后,在老师的示范下,对文本中两个濒危物种(aye-aye和manatee)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梳理。设计如下:Page8-10.

Reading Circle(阅读圈)Students work in groups of four(group leader,word master,summarizer and connector),complete their reading tasks according to their roles.

group leader:ask two or three questions to start the Reading Circle discussion and make sure every one in the group has a chance to speak.

word master:choose and explain some words that are important,give the reasons for choosing them.

summarizer:find reasons why the animals in the article are almost gone.

connector:write about some other animals they know that are almost gone.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阅读任务,培养质疑与求证、分析与推理、归纳与总结等思辨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不同分工,完成相应任务,分享各自的观点,讨论交流;还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保证所有学生在交流中学有所得。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或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而应该和学生进行诚恳交流,互相探讨自己的体验和观点。这一阶段主要是点燃学生互动的激情,掀起头脑风暴,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出创新的观点,发展分析、推理和思辨能力。

三、第三步,实践体验(practice)

英语教育应该让学生运用思维技能进行理解与输出,形成自己的思维产品。思维产品可以是一种理解,一种观点,也可以是一段文字,一篇文章或者一件作品。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讨论、仿写或组织一场辩论赛等。本课具有相当广泛的讨论和活动空间,学生可以根据学到的三种濒危动物的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某些濒危物种将要灭绝的原因,探讨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小组每个成员完成一份某濒危动物报告,研究保护措施等。在这里,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质性的实践体验。

四、教学反思

本课根据阅读素材《Almost Gone》设计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自主体验了解文本内容,互动体验深入理解并梳理出“动物生存与人类活动”这根主线,实践体验完成一份濒危物种的报告及保护措施。纵观整个教学过程,作为学习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推理、总结、判断,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也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实现了习得语言知识与技能,提升思维品质的双重目标。当然,本节课的设计仅依靠少量的素材,且对素材的挖掘还不够充分,导致联系实际的环节略显生硬,正如镇江市教研员万红红老师点评所言,要深入挖掘符合学情的文本,联系素材中两位动物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可探讨的话题更贴近生活,让小组合作制定的动物保护措施更具有操作性。

猜你喜欢
濒危动物意图文本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濒危动物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拯救濒危动物
燕山秋意图
水晶濒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