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基于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10周年的历史回顾

2019-01-11 23:08刘雅红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农业

刘雅红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2)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三农”事业的见证者、记录者、参与者、建设者,110年来华南农大与中国一起成长,经历了应时而立、应时而为、应时而新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为目标的办学特色,以其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办学实践与探索,为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和“新农科”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路径。

一、华南农业大学110年发展历程

(一)华南农大应时而立,百年传承,弦歌不辍

华南农大成立与发展,与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与时代发展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科技大量传入,经验农学开始向实验农学转变,有机农业向无机农业转变,新材料新技术引入,中国农业开启了近现代化的进程。华南农业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10月清政府批准设立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其附设农业讲习所”。1910年4月,经入学考试录取一百名新生开学。5月奉命改为农业教员讲习所,办学层级“与高等学堂同等”,相当于现今的大学专科。

1924年初,孙中山先生命令将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科大学和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创办国立广东大学,农专遂改组为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学院,学制改为本科四年,分农学、林学二部,下设农艺学、农艺化学、林学等三系,农科学院的师资教学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壮大。1926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将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与此同时,在珠江之南也冉冉升起一颗现代农科教育之星——岭南农科大学,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前身。20世纪20年代,中大与岭大的农学院都已初具规模,广州因而成为全国高等农业教育三个中心之一。

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大学农学院以及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病虫害系部分师生合并,组成华南农学院。1952年11月18日,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华南农学院题写校名。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制改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华南农大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5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顺利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

(二)华南农大应时而为,初心不改,牢记使命

1910年4月,经入学考试录取一百名新生开学,至1917年改为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讲习所共培养出262名农业专业人才。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国民政府强调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实用科学,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农科教育与研究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中山大学农学院以科研促教学,积极开拓发展,其中水稻试验、土壤调查及植物研究在国内甚至国外享有盛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主持的稻作试验取得优异成绩,先后创办6个稻作试验场,育成良种百余个,创立“水稻品种多型性”理论;邓植仪教授领导开展对广东各县的土地调查,合办创始广东土壤调查所,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土壤学研究机构;植物分类专家陈焕镛教授开展广东植物分布情况调查,创建农林植物研究所,建立植物标本园,采集并与国内外植物学机构交换植物标本,1930年至1935年间共交换标本3万多份;1920年,著名昆虫学家张巨伯教授倡议昆虫学界成立了六足学会,后改为中华昆虫学会。创办了《农声》杂志,杂志是国内办刊历史长、发行面广、学术水平较高的农林学术期刊。

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广东的高等农业教育开始以统一的共同体出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华南农学院形成了多个具有相当实力和发展后劲的学科、专业。1956年,经原高教部批准,学校有一级教授丁颖、赵善欢、蒋英、蒲蜇龙等4人,二级教授9人,数量居广东省高校前列。他们积极开展各种农业试验研究,培养了大批农业优秀人才和农林技术干部。1963年,由中国农科院、华南农学院和广东省农科院联合在华南农学院创办水稻生态研究室,这是我国水稻生态学科最早的研究机构。林孔湘教授经多年研究认定黄龙病病原是病毒,并于1958年成功地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无病毒的柑桔苗木,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

“文革”十年,华南农学院经过5次并迁,历时7年之久,教学、科研、生产、基建都遭受了损失。尽管如此,学院教师仍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教学和科研,为日后华南农学院的恢复和发展积蓄了力量。1977年起,学院开始整顿和恢复教学秩序,把发展高等农业成人教育作为基本任务之一,1981年成立广东农业管理干部培训部、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华南农学院分院,举办各类学历班、非学历班。从1980年代到1996年,全校共设部批研究机构24个,省批3个,校批13个。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对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1984年至1996年获得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星火科技奖等奖励共180多项,举办国际会议50多次,派出上千人次出国留学、合作、参加国际会议,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共200多批近3000人次。

(三)华南农大应时而新,强农兴农,立德树人

百十年来,华南农大为实现农业振兴、国家富强孜孜以求,成绩卓著。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扬传统、发挥优势,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15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顺利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海外留学博士(后)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中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四大计划,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造就一批有较高影响力、能够带动学科发展的高端人才群体和高端人才后备队伍[2]。

经过4年高水平大学建设,华南农大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1人,广东省级人才32人;农学与林学QS学科排名位列全球45位,比2015年上升50位;植物与动物学有望在1~2年内进入世界一流顶尖科学行列(前1‰)。新增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1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截至目前,华南农大共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8个,其中国家级平台8个,尤其是科技部立项建设的“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现了学校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零的突破。2015年-2018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50项,合同经费4.8亿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项,合同经费2.6亿元。华南农大2017年获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成为广东省第二家将国家科技奖三大奖收入囊中的高校。201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立项,直接经费1050万元,实现了学校该类别项目零的突破。2018年4月,华南农大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登上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顶尖的《自然》杂志。

凭着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精神,华南农大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全国农林高校前列。通过实施省部共建“211工程”“十一五”“十二五”的建设,“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创新强校工程”,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明显。在教育结构、办学质量、学科特色、师资力量、科学研究、创新能力、科研条件、科技服务、对外合作、办学条件等多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闻名遐迩。国家级平台实现零的突破,211工程验收、创新强校工程考核获得第一名。2015年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华南农大作为中国大陆58所大学之一,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2019年华南农大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地方高校。

二、华南农业大学特色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一)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牢记办学使命和方向

牢记办学初心和使命。1909年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其附设农业讲习所的创建,点燃了广东高等农业教育的星星之火,开启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百年基业。其后,从广东农业讲习所、广东农业专门学校时期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到广东大学农科学院、岭南农科大学时期的人才荟萃、蓬勃发展,从抗战时期的流离转徙、弦歌不辍到院系调整时期的资源重组、三川汇流,从“文革”时期的步履维艰、惨淡经营到改革开放后的重整旗鼓、飞跃发展,百十年来,一代代华南农大人始终牢记使命、上下求索,已经发展成为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居国内一流,优势和特色学科与领域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农业大学。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强化党委领导责任,坚持党建引领,实现领导班子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四个过硬”,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议事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华南农大制定或修订了《关于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若干规定》《学院党组织委员会议事规则》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履行党建责任报告制度、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机制。在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中,华南农大入选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一个学院和一个支部分别入选“标杆院系”与“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服务国家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支撑湾区农业科技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华南农大与华盛顿大学共建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组建中巴农业研究院,成立广东省“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创新联盟,大力推动中英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华南农大成功入选“粤港澳高校联盟”的首批成员,牵头联合粤港澳三地多所高校合作共建粤港澳生命健康研究院。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在2019年内推进8个重点优势建设学科及相关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不仅在农业学科方面,而且在整体的学科布局上对接湾区各个产业。其中,由华南农业大学牵头建设的第三批广东省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将面向全国和全球,瞄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技术集成创新等科研方向和领域。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和乡村生态振兴产业学院,制定并落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强化对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理论支撑并开展相应的改革,打造高水平新型智库,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三农”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精心培育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适应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按专业或专业组招生机制,实施大类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抓好本科教学评估整改工作,制定并实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方案,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深化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科专业认证、校企协同育人和学分制试点改革有序推进,一流本科建设进展顺利。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整体建设及运行管理,教师教学培训常态化制度化。设立产业学院,推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加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在2017级本科生中全覆盖,形成了师生共同创新的格局。

以“新农科”发展需求培训新型人才。主动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农工交叉、产教融合,用产业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如华南农大与温氏集团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五个捆绑”合作机制、“六个共同”育人新机制,建立了“校内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实训”新教学模式,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标志着我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走在了全国前列,该模式获得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实施专业课教学改革,通过“三引入”(引入产业发展新动态、引入新技术、引入教师科研成果)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实施“三改进”(改进教学方法、改进实践教学、改进课程考核),设置126门学科前沿课程,采用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强化过程考核,培养创新思维,打牢专业基础,该模式获得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完善“大思政”育人树人体制机制。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形成了“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2019年2月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立“课程思政”推进机制,强化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进学生社区的工作机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工作实效性、针对性进一步提升。多媒体平台积极营造氛围、引领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报、官方微信、微博和广播台等媒体平台推出青年学“习”社和“青马工程”专版《青春有高度,青年有温度》,展示华南农大青年学子学习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配合学校“树理想、重品行、守纪律”主题教育活动策划“校园读书节”“模范引领”评选等活动,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推进普法宣传教育。

加强大学精神文化体系建设。在百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华南农大形成了“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风,以丁颖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树立了具有华农特色的“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的“丁颖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和激励下,华南农大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爱国敬业、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立言立德,终身为“培桃育李”尽心竭力的优秀教师。2018年3月1日,卢永根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我校策划撰写稿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数十家校外媒体报道,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讲。结合在广大知识分子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深入挖掘卢永根院士等老一辈华农人的优秀事迹,南方Plus《【华农一门三院士】专访新晋中科院院士刘耀光: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励志故事、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官微《华农爱情最美的模样:和你一起在〈自然〉上发论文》及“璀璨星辰”系列人物专题,激励引导广大教职工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发扬爱国兴农的责任担当,为加快推进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科研创新科技应用

围绕“农”开展学科建设。以农业类学科为核心,以非农学科为支撑,以农业领域研究为特色,提升农业类学科水平。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华南农业大学作为仅有的两所上榜的非“双一流”高校之一,农学与林学学科排名一举闯入世界排名45名。截至2019年7月,学校前1%学科已经增加至5个,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排名均曾跻身全球前2‰,有望通过2~3年的努力实现ESI全球前1‰的突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南农大兽医学获评A-,位列全国并列第三;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农林经济管理4个学科获评B+;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华南农大兽医学又成功入围世界前50,国际排名44名,此外还有农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闯进世界100强。

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近3年来,随着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建设,华农已经拥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包括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数量和层次位居广东省属高校之首。两年实现国家科技三大奖大满贯,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团队斩获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8年,刘耀光院士、吴珍芳教授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又分别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位列广东省第一,全国农业高校第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年实现三大突破。2017年获批1项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总立项达138项,远超大多数“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居全国高校73名。2018年获批立项数163项,其中包括重点项目3项、优青项目2项,立项数居全国53位,创下历史新高。2019年在生命科学学部立项101项,直接经费5839.5万元,生命科学学部立项经费排全国第6位;其中,由王海洋教授领衔申请的“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一举斩获我国目前学术影响力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人才团体类项目——创新群体项目,并获得最高强度资助经费1050万元,实现了我校创新群体项目零的突破,我校也成为今年获得创新群体项目资助的高校中,仅有的两所非“双一流”高校之一。

(四)以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为目标,服务“三农”事业发展

产学研结合,校企协同培养卓越农林人才。华农与温氏的校企联合被誉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一面旗帜”,首创高校+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打造了一条贯通产、学、研的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温氏由8000元的农村小企业成为市值达2000亿元的世界顶尖大型畜牧企业集团。产学结合,打造“动物科学专业卓越人才班”温氏班,立足于农林高校实际,成功探索了全链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全方位开展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示范班。产研结合,共建华农温氏研究院,并建立了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四元猪杂交育种、克隆猪和猪的转基因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校地协同发展,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18年共签订成果转化或应用合同621项,合同金额12220.81万元。其中横向科技合同604项,合同金额11641.65万元。参与建设的“华农(潮州)食品研究院”被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被认定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与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华农大-大北农研究院。作为发起单位,牵头成立由8家高等学校、2家研究机构、16家省级学会以及4家农业龙头企业共同为发起单位的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联盟。

产业精准扶贫,积极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出台《华南农业大学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方案》,按照“分片包干、一园一策”的工作思路,将服务产业园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与转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支撑产业园建设。华南农大组建40个全产业链的专家服务团队,校领导全体出动,带头带队分赴粤东西北50多个市、县(区)、镇、村开展产业园对接服务。累计与地方签订产业园科技合作框架协议50份,华南农大与16个产业园签订技术服务项目27项;承担规划设计及实施方案8项,开展科技攻关12项,引进种质资源库建设及新品种引进5项;与实施主体共建特色产业基地或分布式服务站8个,共建产业学院3个,与4个产业园联合培养的农业硕士研究生指标单列。通过产教融合、学研一体,华南农大共建科创服务共同体等方式,逐步构建校地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建设“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平台。完成包括新媒体服务平台、社会服务综合管理系统、远程培训与诊断平台、物联网监测服务平台、数字化展示平台等“互联网+”大学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大学农技推广“点对点”服务。完成华南农业大学数字展厅本部、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等15个基地设备终端安装,基本建成华南农业大学农技推广远程培训与诊断平台和华南农业大学农技推广数字化展示大厅,实现学校农业技术培训和病虫害诊断的远程服务及学校农业科技成果、新农村服务基地、农业专家等信息在线、实时数字化展示。征集可转让科技成果100多项,组建了包括64位校级科技推广专家、72名学生志愿者在内的科技推广师生团队,组织校地校企合作洽谈、科技推广、科技下乡活动50多场次。

三、高等农业教育特色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坚持党建引领,办人民满意的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党委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立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始终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放在重要位置,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进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4]。突出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贯彻“四有”好老师标准,落实“尊师敬教”的要求,缔造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不断改进作风,不断提升为师生服务的水平。

按照党委“把方向、管大局、抓班子、带队伍、作决策、保落实”要求,不断加强学校党委班子建设,提升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进班子团结,健全沟通机制,重大事项提前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完善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议事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确保决策事项、决策程序、决策者行为规则清晰、落实到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干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做好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为“新农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完善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机制,紧密围绕学校党的建设和新农科建设各项任务,抓调研谋划、抓落实推进、抓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扎实的举措,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以生为本,以本为本,培养一流人才

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新理念抓总体布局,认真开展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加强一流本科教育的20条意见。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农林新才。以新使命育卓越人才,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协同育人体系,积极搭建科教协同、产教融合、本研衔接的人才培养路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与“三农”事业和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着力提升构建农业大学与农业企业的全领域新型合作关系,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研素养,提升学生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高标准建设好农林“金专”“金课”和“高地”。以新要求推质量革命,全面推进“大国三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迅速将“新农科”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体系,立“金专”强“金课”建“高地”,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设“金专”,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主动对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农工交叉、产教融合,用产业新技术改造提升现有涉农专业,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家具设计与工程等新工科专业,新增中药资源与开发、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助力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和新农村建设。建设“金课”,把新业态和新成果引入教学。创设了全国首个思创融合平台,以思想教育引领双创教育;设置117门A系列课程(农业特色-Agriculture、激发壮志-Aspiration、刻苦精神-Assiduity、整体能力-Ability),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营造学农知农爱农氛围。建设“高地”,形成人才培养的华农模式。依托4个国家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协同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以充分发挥我校在农科特别是岭南特色农业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兴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三)融合发展,打造“新农科”体系,建设一流高校

走融合发展之路,打造“新农科”发展体系。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围绕学校发展目标,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加强顶层设计,稳定学科建设投入,按照高峰学科、高原学科、特色学科和支撑学科分类指导学科建设,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发展,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打造符合校情的特色学科体系,提升学科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推动优势特色学科向“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延伸,推动理工学科与优势农科融合,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走多元、探协同发展之路,以学科建设推动整体发展。紧抓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的机遇,重点建设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等学科,强化分子育种、健康养殖、健康种植、新型生防、农业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型疫苗、新型农业材料、新型能源与饲料、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为现代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做出重大贡献。围绕“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瞄准基因编辑、智能农业装备、合成生物、新型农业材料等国际科技前沿,汇聚世界顶尖人才,在基础研究领域实现板块化新突破,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成为领跑者,在新兴交叉学科成为开拓者。重视大应用基础研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按产业链发展需求,将链条上的每个关键环节,尤其是“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一一破解掉,使研究与产业化实现无缝隙链接。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四)立足“三农”,使命担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立足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及新生态建设实际,不断推动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致力于促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转型升级,服务产业发展与产学研有机结合;致力于促进产业振兴发展,服务城乡融合、乡村规划和乡村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与助力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致力于推进涉农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服务,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服务人才振兴与新型农科人才培育有机结合;致力于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生态成长力,服务美丽乡村建设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5]。

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瞄准乡村振兴的新需求,开设新专业或专业方向及特色班,建设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通识课程,深化涉农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涉农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农业科技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开展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服务,开展新时代农业农村干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带头人等主题培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结合跻身“双一流”行列的目标,实施“科技成果倍增计划”,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学科建设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农业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基础性问题,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强化青年创新领军人才培育,积极承担原创引领的重任。整合相关学院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学科齐全、涉农专业特色明显的优势,重点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农业供给侧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现代乡村社会治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文化建设、“三农”人才培养等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6]。新时代、新使命要求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建设必须发展新农科,华南农业大学将牢记办学使命,精心培育英才,加强科研创新,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农林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华农智库,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为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提出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山西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原始农业、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5G+农业”:5G如何为农业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