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实践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2019-01-11 23:08杜国明韦春玲黄善林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思政政治

杜国明,韦春玲,黄善林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30)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就是针对习总书记所要求“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一种积极回应。“课程思政”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将知识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有机灵活地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让所有的课程都发挥出教学育人的功能。大力倡导课程思政,可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可以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弥补传统“水课”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缺点,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可以通过 “情”与“理”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教化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建立起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

自2005年上海市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以来,在经历了初步探索和推广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形成了广泛共识,教育主管部门和大量高等院校纷纷倡导“课程思政”,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本文全面梳理课程思政实践进展与研究脉络,展望课程思政研究趋向,旨在为课程思政与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与概念争论

(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探索

“课程思政”的提出可追溯到2005 年上海市设计实施的教育变革,其旨在推进“学科德育”,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并有机融入上海市中小学的每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作为每一门课程的德育主体,承担课堂德育责任,每一门课程都体现出德育意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上海市诸多高校也在践行着“课程思政”这一工作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领域的改革与实践层面发挥着引领作用。2014年上海大学首创的“大国方略”特色课程率先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吸纳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知名教授担当授课老师,创新搭建“课程思政”新平台,将国情与时代进程相结合,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凝聚爱国情怀。随着上海大学“大国方略”课程的成功示例,上海市的其他高校也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如:复旦大学 “治国理政”、华东理工大学 “绿色中国”、上海师范大学“闻道中国”等具有显著思政特色的专业课程大量涌现,掀起了课程思政的一股热潮。这些课程在组织保障、教学方法、课程选题、教师队伍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课程思政”改革注重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机统一,以专业技能传授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效益最大化。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教学模式在形散神聚中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价值观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融入到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避免课堂脱离实际枯燥空洞、教学方法老套陈旧,使学生从切身体验中感受到思想教育的真实性从而激发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的认同。上海师范大学提倡“大水漫灌”与 “精准滴灌”相结合。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人生导师”系列专题沙龙,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采用小范围的专题沙龙,授课教师由一批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的 “大咖”组成,授课形式采用师生“互动式对话”,课堂主题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突破某一专业领域的限制。选课突出自主性,实行全校学生在线自主选择、自主报名、自主参加。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教导”向“引导”转变,由“教化”向“文化”转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继上海高校陆续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后,浙江省也将推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将高校的所有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与学生思想引领、道德养成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近年来集美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不断探索,致力于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二者协同配合,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学院的合作与沟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对全面全方位育人模式进行不断优化。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模式,避免了以往授课过程中只教书不育人问题,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情感传递和道德示范作用,从而完成“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过程。

(二)“思政课程”的概念争论

在大量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专家们开始了“思政课程”概念与内涵的争论。邱开金认为,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而课程思政不是特指一门或一类具体的教学科目或某一教育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泛化概念是学校育人的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渗透和贯穿着思政教育。其特点是以课程为载体,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灵魂。该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鲜明,而传统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边际趋于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明确、内容破碎化[3]。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以思政课程的思维和方法推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创新。北京大学教授孙蚌珠认为,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则是教学体系。田鸿芬等认为“课程思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施教主体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出教育氛围,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把施教主体所认可、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整合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并传递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主体,使受教主体最终成为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理念[4]。

本文认为“课程思政”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各类专业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质,强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课和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机融合,对受教者发挥价值引领、人生教化作用的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是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上的突破、载体上的扩展、方法上的创新,具有普遍性、原则性、目的性和融合性的特点。普遍性即每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品格,指导现实活动。原则性即教育教学活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目的性就是课程教学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将“传道”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融合性则是课程思政最为突出的特征,课程思政并不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存在,它讲究与各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内容相联系,把“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课程、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之中。课程思政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作为一种具有亲和力的教育体系在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同时注重学生精神上的愉悦性体验,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避免所谓“理论”的僵硬、呆板,力求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实效的协同发展[5]。

二、“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与现实困境

(一)“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有关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践行“课程思政”的方法和途径。如莫非认为,应对思政教育中专业课教师缺位,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第一,坚持德育首位的办学方针;第二,推动专业课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德育素质;第三,将专业课教师纳入思政教育队伍,让每门专业课发挥出育人功能;第四,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有关资源[6]。张丽娜认为,需要多渠道促进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素质融合提升,多维度共同提升综合素质[7]。杨涵认为,实现从“思政课程” 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可以通过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化育人体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课程地位,强化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育人功能,提高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和思政教育能力,辅导员精准高效地开展思政工作,发挥高校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在这六大方面具体作出努力[8]。

概而述之,在教师培养层面上,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政培训,注重专业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借助多渠道、多维度提升教师德育素质。在课程设计层面上,提倡有意识的将思政意识融入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有关资源,让专业课发挥出育人功能。在保障措施上,要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和对不同课程思政模式的看法,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教师开展大思政教育,明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强化的内容体系,掌握课程思政的基本方法;高校党委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5-8]。总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并非一日之功,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专业课课堂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要发挥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效应,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要通过构建一套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以应对多元化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思想政治价值追寻与精神引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更加坚定,内心更有力量,能够更加自觉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境

尽管各大高校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形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课程,但仍面临规范建设和制度支撑亟待完善的现实状况,学生层面上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度、认同度和获得感不高,课程思政在实践推进过程中的效果尚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思想认识上,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有的专业课教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这类的专业因缺乏鲜明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判断,故不存在专业课课堂教学实践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必要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时间、现实可能性都是极为有限的;受当代社会思潮和社会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错误的社会思潮会借口思想开放性,造成大学生信仰危机,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真理性,个别高校思政教育地位日趋弱化[6,9]。(2)在高等教育及高校的制度上,我国大部分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向,学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引进倾斜,本科生教学受重视程度不高。高校在构建学科培养方案或制定课程任务书的过程中,通常更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在推进课程思政方面虽然有所起步,开始了一些试点探索甚至是规章制度建设,但在实践层面仍缺乏可操作性和监督机制。此外由于现行奖励机制与考评制度支持力度不够,专业课教师参与协同德育动力不足,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效果不佳[10-11]。再者,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机制协同发展不完善,二者未能有机结合,致使具有普遍性的协调德育模式缺失,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中缺位[4,6,11]。

总之,近年来不少教学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从不同课堂教学要素的角度出发,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水平、教材质量、改革思政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这对于我们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途径、要求等都有了一些认识。只有客观面对当前课程思政改革道路上的困难与问题,全面总结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寻求解决之道,更好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课程思政”的比较借鉴

在概念界定上,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清晰明确的界定,而是采用隐蔽式教育方法实现对国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国外重视全体国民的整体教育[12],例如新加坡实行的“能力教育”“双语教育”“道德教育”,美国贯彻的“爱国”“修养”“诺言”三培养都反映出对全体国民的整体教育;强调环境影响和熏陶作用,包括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划、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等多重因素。在高校里提倡将各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整合,使各学科教育对学生产生内化为个人品格和外化为个人行为的渗透式影响。例如,美国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程度;韩国在许多教材中都能直接或间接的感受到德育教育,其将精神教育与一切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民教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西方很多国家采用美国德育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教育法:主要是在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中,了解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和发展水平,并最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例如,美国注重对受教育者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新加坡通过“设定场景—学生进入场景—体验—选择”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辨析和讨论,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并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现实状况下的道德实践。侧重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主张将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单一式教育模式转变为“教育和服务并重”。例如,美国许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都凭借自己专业领域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心理上出现的思想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到地方层面时,国外高校提倡将各学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使各学科教育对学生产生内化为个人品格和外化为个人行为的渗透式影响。需要得注意的是,宗教在国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地位尤为突出,宗教蕴含的积极思想元素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宗教教义对公民的人际交往活动、处事原则方面起到引导作用;宗教作为一体化国民生活和信仰多样性的联系桥梁,充分发挥着团结民众的作用。如英国年轻一代的素质培养得益于现代宗教教育所蕴含的开放、多元的态度,使其形成以宽容、理解为特征的国际公民素质。日本新兴宗教教义告诫人们在处事方面要以“和”为贵,这就为年轻人的人际交往活动、处事原则方面起到了引导作用。

综上所述,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拥有其特殊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经过多年的实际探索与践行,取得了不可忽视的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西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国外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主张渗透式教育、强调全民教育、注重环境影响、加强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寓德于教,善于形成教育合力、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等多个方面。这些教育思想、经验和模式可以选择性地借鉴。但其宣扬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与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借助宗教的途径方法也不符合我国的办学宗旨。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四、“课程思政”研究展望

第一,对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区别与联系的研究较多,学者们从多个角度不断深化对“课程思政”概念的认知,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认识具体化。而有关“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深刻内涵和理论要旨的思考仍不够深入,缺乏从某一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尚未形成规范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全面的研究框架。已有的课程思政研究多侧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并未结合各门专业课程的特点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理论体系研究有待拓展、突破。未来研究中,应该探究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联系与分工,探究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的相互关系,构建课程思政推进的基本模式体系,梳理不同类型专业、不同类型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基本途径,从而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理论遵循。

第二,针对课程思政具体实践教学的文章著述不在少数,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只是围绕某一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开展,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特定问题提出见解和观点,或是针对实践教学中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展开论述,如何从整体出发,建立套系统全面、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模式,仍需加强并不断理论化。未来课程思政的推进中,建议首先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为着眼点,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作为各类专业认证的一项核心指标。要以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明确不同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继而对思想政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等不同类型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和细化,构建不同类型课程的思政实现途径与模式,继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

第三,对于课程思政实现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大多从规章制度、体系构建的角度进行阐述,分析“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路径所需条件。但从微观角度进行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相对匮乏,缺乏相关教学实践的支撑。加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研究是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必要环节。应从微观且实际的角度出发,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在一些院校和专业开展试点,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不同教学方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期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教育改革经验,增强实现路径的科学性、可行性。

第四,国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相对较少,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与模式值得深思。从国际视野中对思政教育进行整体把握,是深化课程思政理论认知、优化实现路径的重要参考。今后需要进一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国际背景下,对其进行多维客观的分析,探寻更多认识角度和思考方法。

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发展及其理论化、系统化研究必然会经历逐步深入的过程。应该坚持以实践为导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基本规律,在拓展中外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不断革新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猜你喜欢
专业课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