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走进学生的心理

2019-01-11 21:38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金文卫
数学大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一节课心理课堂教学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 金文卫

一、从三种课堂教学现象观察来看,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与学生心理需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1.课堂是思维碰撞、知识生成、师生交流的场所,更是教师通过课堂设计与实施走进学生心理的关键平台

当前我们一些年轻老师不注重研究教材,不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课堂的高效性,他们的课堂高效性主要体现在:有的老师在课前找了几十个相关的题目,编排成课堂教学实例,在一节课中带着学生不留一点空隙地练习。细算一下,这些老师一节课45 分钟讲练20 多道题目,平均不到两分钟一道练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会越来越远。高效课堂不高效,课堂不是学生能力展示的平台,不是师生交流的场所,不是学生思维碰撞、知识生成的主阵地,而变成老师唱独角戏和炫耀的资本,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高效而是搞笑,根本就没搞清课堂教学的真正所在,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的课堂设计和教学实施与学生的心理需要严重脱离,使我们的教学事倍功半,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知识的生成、规律的揭示由学生探索得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老师在问题呈现以后,并不是留给学生讨论探究或启发学生思考,而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课堂上直接把解题规律告诉学生(填鸭式)。我身边有这样一位老师,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优课评比活动前,我和他交流时指导他要少讲,多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多让学生发挥。但我们这位老师固执得很,一节复习课安排了近30 道题目,而且他说了,这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是本节课的亮点……总之,他事先设计的课堂例题没有一个能去掉的,以他的自信,完全可以在一节课上完成,结果一节课上下来很糟糕,只完成了他所设计的三分之一。我们的这位老师课后直咂嘴,说学生不配合,一节课上没有学生发言啦等,他还特别强调后面非常精彩的部分没上到,要不一等奖非他莫属。我认为他没上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否则学生如何接受得了?要知道学生不是机器,他们需要消化,需要观察与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问题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由老师告诉学生呢,还是由学生在自主探究和与同学合作交流中探索而得呢?究竟学生心里是否需要老师在课堂上直接告诉他们?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关注学生吗?

二、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走不进学生心理,问题症结在哪里

对于以上种种现象,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我们的一些老师不理解课堂教学的主体究竟是我们老师还是学生,不明白课堂究竟是老师个人表现的舞台,还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平台。这部分老师对课堂教学本位的认识严重偏差,没从一节课的教学和设计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理,如何让学生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心理接受并乐意学习方面思考。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走不进学生心理,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问题一:我们教师对教育理论严重匮乏,对教学理念严重不足。课堂教学主体究竟是学生还是老师?课堂教学究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是我们教师的经验传授?看到以上几种现象,我们很哑然,在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这么多年,我们课堂教学中依然有这类现象,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问题二: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究竟是对自己所设计课堂教学实例负责呢,还是对学生负责呢?是对自己的教学任务负责,还是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呢?这些问题正是这一类现象所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三:课堂教学中,我们留给学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课堂教学中教师找不准自身角色地位。课堂出现问题时是我们教师快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行解答还是留给学生进行思索,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而这些问题不正是我们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所提出来的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呢?

俗话说,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没错,但通过以上几种现象分析我们会发现,教师仅仅有知识、有水平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我们教师掌握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韩愈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很显然,古人已经认识到教师教学应重在“传”上,那么作为当今现代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在“传”的方法上多下功夫。

教学设计与实施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从学生心理需求入手,教学不能走进学生心理,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更谈不上教学效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只有贴近学生,只有走进学生心理,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教学。我们只有从学生角度出发,从理解学生入手进行教学设计,我们的数学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

猜你喜欢
一节课心理课堂教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托马斯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