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1 21:38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杨林中心学校徐学兵
数学大世界 2019年8期
关键词:长颈鹿探究教学模式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杨林中心学校 徐学兵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为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少,很多学生对教师存在着畏惧心理,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沟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师生、生生互动,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拉近师生距离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站在教学的主导位置上,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也没有在课堂上形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能够与教师形成情感上、思想上的联系。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拉近师生距离,使师生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沉浸在数学世界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时候,我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参观动物园”为主题,与学生在共同参观动物园的生活场景里,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向学生提问:“我们想象一下,前面有一个长颈鹿馆,我们看到左边有5 只长颈鹿,右边有3 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呢?”学生回答:“8 只。”我又向学生提问:“我们又一起来到了狮子馆,看到狮子馆里一共有9 只动物,仔细一看,有4 头是公狮子,那么母狮子有几只呢?”学生回答:“5 只。”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仿佛与我一起来到了动物园中,沉浸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与教师增强了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升。

二、给予学生空间,鼓励学生思考

互动教学模式,不仅仅将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更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能够主动在学习中进行思考,从而实现思维素质的提升。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从自己的认知角度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的时候,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常是不是喜欢剪纸,喜欢剪什么图形。有的学生说,自己在过年的时候经常跟家长一起剪纸,一般是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可以剪出非常均匀的图案。我在PPT 上为学生展示了几张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分析这些剪纸图案在展开之后会是什么图案。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图案的运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够实现对数学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甚至有很多学生能够主动提出新问题,让学生和教师从新的角度出发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得出新的结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开发。通过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空间,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三、开展合作探究,构建积极氛围

互动教学模式并不仅仅限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为了合作探究的进一步开展,教师可以给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根据学习情况、数学基础的不同,而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讨论中体验收获和成功。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一)》的时候,我让学生四个人结成一个小组,让大家对自己回家的路线进行阐述,并分析自己的家在学校的哪个方位,小组成员之间的家有什么样的位置和距离关系。很多学生对位置与方向有了初步的概念,但是在应用上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将理论学习投入到应用当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讨论的过程中,氛围非常热烈,学生纷纷向同学沟通自己的家庭位置,并且与同学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穿插在学生中间,对学生的讨论效果进行判断,并及时解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学生发现,在讨论过程中,能够以更好的方式理解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对数学问题产生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使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教室中充满了积极的互动氛围,使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增强,从而实现数学学习能力的综合性发展。

总之,虽然我国很多数学教师还不能熟练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但经过反复操作,必定能够有效实现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只要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传统思想,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充分运用互动交流的方法,就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长颈鹿探究教学模式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不要小看长颈鹿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长颈鹿的烦恼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