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及防治措施

2019-01-12 00:56张艳萍
教师博览 2019年5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定式注意力

张艳萍,徐 娟

(贵溪市第一中学附属学校,江西 鹰潭 335400)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学计算问题,而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则是他们数学学习的起点。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计算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可能会经常出现各种错误,这大多是因为小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够清楚,口算不熟或者笔算不准。若追其根本,小学生计算错误还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小学数学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心理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掌握一般性因素,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修正和预防,进而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因素

(一)感知问题

在进行计算时,小学生首先要对题目的数字和符号进行感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看题、读题和审题三部分。但是,小学生对外界的特征感知不够精细,而数学中的计算题又往往无特定情节,略显单调,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除此之外,小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分散,容易产生错觉,例如将207 书写成270,这些错误往往不易检查出来,低年级的学生计算时尤其突出。

在实际的解算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急躁,看题不认真,审题不仔细。所以,题目给学生的反馈就较为模糊,感知所带来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除此之外,将过程写在作业本或者书上时,因视觉会进行转移,可能又会产生感知方面的错误,例如将1.34×2+43,写成1.43×2+43,进而导致计算错误。这些现象说明了学生在看题过程中,没有认真地去感知数字,而仅仅是凭借模糊的印象来进行书写的。

学生对待数学计算的感知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进而忽略全面的判断能力。例如计算中,凑整数的方法可以满足计算便捷的要求,而一些学生则因感知带来的刺激,往往会忽略这些技巧,以及更好的计算方法或者准则,这些都会造成计算错误。当然,这些感知方面的因素与教师没有采用相应的强化练习,或者未能及时解析是有很大关联的。

(二)注意力问题

小学生注意力易于分散且不持久,注意力所集中的范围也较小,若要求小学生将注意力同时分配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对象,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或者丢三落四的现象。

有些是因为学生口算不熟,若不高度注意就会产生错误。这种现象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最为严重,尤其是一些学生口算能力还未能达到一定水平,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不断停顿,从而分散了注意力。除此之外,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法则,若计算中注意力中断,也会出现思路上的混乱,进而产生计算错误。我们常说的学生计算粗心,实质上是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力不够稳定造成的。

(三)短时记忆能力较弱

短时记忆不仅仅是为了储存信息,更是为了能够更加及时地提取所获取的信息,这在计算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对记忆的了解我们知道,短时记忆停留在脑海中的时间大约为1 分钟,但是对于计算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小学生短时记忆能力较差,不能够准确提取相应的信息,这会造成计算错误。尤其是当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选择采用一些简捷的计算方法时,若未能建立多级联系,缺乏对方法的理解,或者再回忆产生困难,就会产生似是而非的现象,最终也会导致计算错误。

(四)计算思维定式的影响

思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灵活思维和定式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定式思维起着很大的作用。定式主要是指对后续要发生的事情有着一定的趋势,有可能会产生积极作用,但是也有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是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转移,消极的是会干扰接受新知识。若在不变的条件之下,定式思维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若在变化的条件之下,定式思维常常会阻碍小学生去解决问题。定式思维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惯性”运动,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已经停止,但是学生仍会趁着“余波”将此转移到其他方面。定式思维对于数学计算而言,消极的方面主要是旧的运算方法及法则会影响到新学习的内容,或者已经熟练掌握的法则会对不熟悉的法则产生影响。

在口算过程中,若连续进行加法练习,突然出现减法,或者练习减法突然出现加法,学生在思维方面可能会产生定式,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与干扰。

(五)情感问题

在进行计算过程中,学生都希望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答案,因此当遇到一些计算量较大或者较为复杂的题型时,往往会产生排斥心理,不能够静下心进行审题,选择合理的算法,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计算的正确率会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的一些小学生计算错误心理问题并非单独存在的,它们都相互影响又相互联系着。产生计算错误是有多方面因素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产生计算错误的心理问题,把握这些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样才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针对小学生心理的计算错误解决方法

防止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措施,除了常规的重视计算相关概念及算法的掌握,以及加强训练之外,更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深层次地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采用针对性的策略来确保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避免错误的产生。

(一)重视首次感知的正确性

小学生在进行计算时的首次感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重视新授课的教学效果,利用好学生首次感知的记忆效果,让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参与计算法则的构建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来参与认知活动,即在学习时,让学生能够动手、动脑、动眼以及动口,多种感官协同加深记忆,达到强化的作用;同时针对学生易忘的部分,要加强感知的刺激。

(二)加强运算辨别学习

学生发生计算错误,主要是新旧知识相互混淆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四则运算概念的理解,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运用,这种对四则法则的辨析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方法。

(三)处理好思维方式

小学计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法则及简捷的运算方法,即从原有展开的思维转变为压缩的思维。展开思维是指在运算初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若没有前期展开的思维,则会让错误有空可寻。因此,计算初期,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展开,当充分了解之后,再逐步对思维进行压缩。

(四)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

注意力是保障答案正确和快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例如:在平常计算练习中,可以将视觉运算练习题转变为听觉运算练习题,增加学生注意的紧张程度。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注意分配的能力,即同时进行两种活动,其中一种是不熟悉的。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力能够合理科学分配,对待一些难题时逐一突破。培养注意的形式是多样的,最好的方式可以采用一些关于快速计算的小游戏或者小比赛等。

(五)及时反馈,强化练习

教师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结果。我们知道,反馈对于技能的学习是具有强化作用的。尤其是学生在进行计算练习后,会产生一种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情。因此,及时反馈能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作用,当学生计算正确,会得到肯定,若发生错误,则会引起警觉,促进他们进行自我反省。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心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学生在计算错误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影响因素。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控学生,通过对学生心理的分析更深层次地去帮助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定式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规题型的解法判误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