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环境特使:内涵、价值与培养策略研究

2019-01-12 05:32唐华白炳贵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特使志愿者文明

唐华,白炳贵

(温州大学 党委办公室,浙江 温州 32503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是人才培养,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更多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人”。本文以生态文明教育为切入口,深入研究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的培养机制,提升高校环保志愿者培养理念,优化高校环保志愿者培养路径。

1 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的内涵

1.1 青年环境特使概念的源起

青年环境特使源自德国拜耳有限公司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倡议下发起的青年环境教育项目“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这项活动最初于1995年在泰国开展,后来扩展到印度、新加坡和中国等国家。在中国的选拔标准为18-24岁,对环保事业有热情、有创新理念,所提出的环保方案具有可行性,头脑活跃并能讲一口流利英文的大学生[1]。拜耳公司负责创新、技术和环境的董事乌·欧尔斯博士表示,通过这个项目要使更多国家的青年关注环保,让每位青年都能担负起环保的责任,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世界[2]。在国内,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已经坚持开展了11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该项目的成功实施给大学生环保志愿者的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由全员的环保意识培养向培养来自各学科领域、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具备践行能力的环保骨干转变。

1.2 大学生环保志愿者的演变

环境保护一直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传统领域,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在高校志愿者群体中的比例也是最大的。但较之以往,志愿者群体面对的内外部环境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部分环保志愿者向青年环境特使转型是时代进步和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外部环境上,环保问题持续成为社会热点。近年来,以垃圾围城、雾霾污染为代表的一批环境热点事件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的同时,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他们以调研实践、公益创业等途径投身环保实践,推动了全社会的环境治理进程。同时,2016年《新慈善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属于慈善活动,为环保事业开拓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内部环境上,环保志愿者正在经历演进与分化。在环保已经不再是社会新鲜话题的大环境下,对于大学生而言,常规的广场宣传、横幅签名等呼唤环保意识的活动已没有吸引力。以“95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更加独立,环保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环保志愿活动也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用怎样的方式实现环保?融入创新创业、社交社群元素的环保实践,如环保科技创新大赛、环保公益创投等更受欢迎。但这一类实践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志愿者活动了,相应的对参与的志愿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志愿者历时性职业成长的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环保志愿者向青年公益人发展的中间阶段,这一现象同样值得引起学界关注,共同来“描绘这一社会群体的轮廓”[3]。

1.3 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的界定

本文借用“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的既有概念,对转型中的环保志愿者这一群体进行总体性分析,力求清晰界定他们的特征、内涵与边界。对于青年的界定有“14-28岁”(团员年龄)、 “18-35岁”(我国劳动力年龄)及“18-45岁”(联合国青年年龄,我国青年联合会年龄)三种标准。鉴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在校大学生的年龄界定,即18-24岁。青年环境特使的涵义,即来自高校不同的学科专业,在理念上崇尚自然环保生活方式,在知识上具备基本环境素养,在能力上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传播技能,在实践上能主动参加涉及环保的创新创业和环保活动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骨干。高校青年环境特使可以来源于各类环保社团组织成员、环境相关专业优秀学生、高校环保传播者和研究者等,这是一个以环保公益价值观为导向的“泛环保”大学生群体,其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环保从业人员或环保领域的“意见领袖”。

2 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的培养价值

2.1 拓展高校立德树人的生态内涵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首先,高校迫切需要深化以“生态人”培养为导向的生态文明教育,为夯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树人”。因为要建设好“美丽中国”,不仅需要改革生态文明体制这样的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更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奋斗和全民参与。高校不但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和环保潮流,更能为未来中国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中流砥柱。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当代大学生正值人生壮年,他们的整体生态素养将对“美丽中国”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从长远眼光来看,培养具有环境素养和全球视野的青年环境特使是一项战略性工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丰富了高校立德树人的内涵。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中,提出培养青年环境特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得到全新体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就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4]。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深刻认识到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恶化,从而树立起生态意识并能采取积极的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本旨在于培育“生态人”,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5]。青年环境特使的培养过程就是培育“生态人”的过程,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做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衔接融合,推进“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的转变,不断丰富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内涵。以温州大学为例,在“第一课堂”主渠道上大力推进“生态课堂”建设,在“第二课堂”上利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新青年下乡”“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等载体,广泛开展保护温瑞塘河母亲河、温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系列“五水共治”活动,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脱颖而出,青年环境特使培养初见成效。

2.2 满足公益环保的社会需求

随着民主政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民间组织大量涌现,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间组织中最活跃的是民间环保组织,已成为推动环保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据民政部《2014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止2014年底,我国各类型社会组织(注:基金会以公募、非公募、涉外、境外分类)中,生态环境类社会团体6964个,生态环境类民办非企业单位398 个。其中约4/5为政府发起和高校环保社团[6]。环保民间组织具有年轻人多、学历层次高、奉献精神强、影响面广等特点,但专业化人才缺乏。据不完全统计,近30%的环保民间组织全职人员没有环保相关专业,近50%的环保民间组织中仅有1-2名环保专业人员。随着《新慈善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国内雾霾、垃圾等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社会对实用环保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而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单纯的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拜耳公司选拔出来的青年环境特使虽然来自不同的专业,如经济、法律、旅游、心理学等,但他们对环保富有热心,能够利用专业解决环境问题,这给高校提供了一个跨学科培养青年环保人才的思路。青年环境特使既要包括环境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包括非环境专业但能够以所学专业来解决环境问题的大学生,如各高校能予以重视,这将成为国内相关环保公益组织的重要人才保障。其次,大学生环保创业方兴未艾。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环保领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富矿”。以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为例,其三项主体赛事之一的公益创业赛的21个金奖项目中,有4项与生态环境相关。以化学、环境等专利技术为支撑的高科技创业尤其受到社会资本的青睐,这也让环境领域涌现一批“创客”,为解决环保社会问题提供了跨学科的人才支撑。

2.3 培养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的中坚力量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类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民的环境素质缺乏,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不到位。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的新《环境保护法》第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高校具有培养大学生环保志愿者和向社会公众开展环保宣传的双重社会责任,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和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社会需要更多“专业型”和“半专业型”的环保志愿者,以往以“出人头”、走过场式的被动参与型环保活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治理的需要。以“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为例,这项由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全国人大环资委、教育部等八部委共同主办的活动通过调动青年志愿者保护环境的热情,发挥青年人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生力军作用,从而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2016年在杭州举办了物种资源保护专题培训,浙江省25所高校159名环保志愿者参加培训,活动期间“青年使者”面向当地居民开展了物种资源保护现场宣传活动。2016年“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物种资源保护专题培训交流活动”连续在黑龙江、浙江两省开展,活动累计参加志愿者500余人,间接影响大学生近千人。环保志愿者培养的主动转型是提出青年环境特使培养的意义之一。其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高校应当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做好人才储备。因为环境治理由单一向度的政府管理向多向度的社会治理转型已经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也是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在环保领域的落实。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引进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参与到政府的环境治理实践,为公民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形式和机会。在推动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高校应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好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3 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的培养策略

3.1 形成共识,教育目标定位绿色人才

首先,高校要在绿色大学建设上达成共识。“绿色大学”作为一个正式的学术概念,国内最早由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钱易、井文涌等提出。1998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构想,把建设“绿色大学”作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织部分。199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2001-2005年全国环境教育宣传教育纲要》,纲要提出要在全国高校中逐渐开展创建绿色大学活动。2013年1月,教育部、环保部又提出了《关于在普通高校开展创建绿色大学工作的通知》。国内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相继开始了绿色大学建设,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和各环节中[7]。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虽然绿色大学的研究和建设已有十多年历史,但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对绿色大学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而要推动大力培养青年环境特使工作,最佳策略就是高校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将其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如若“十三五”期间,各高校能在绿色大学上达成更多共识,那么统筹实施的力度将极大增强。其次,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从绿色大学的任务看,绿色大学是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保持自身持续发展的潜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新一代世界公民,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具体而言,在绿色大学建设中要突出大学生绿色素质的培养。所谓绿色素质是指理解和认同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并具备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应用和创新的能力。绿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是培养具备绿色素质的“绿色人才”。人才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认识与标准,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素质强调更多的是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技能等,绿色素质尚未纳入大学生素质结构的组成部分。青年环境特使可以作为绿色人才培养的目标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培养出“相关专业+环境通识”的复合型人才。

3.2 分类引导,教学体系融入生态理念

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紧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从根本上说,是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的。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首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践行高等教育的使命,就是指我们的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国内高校目前的情况看,将生态化融入教育全过程的高校还不多。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环境类学科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比如福建农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建设纳入中心工作,注重生态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课程质量,构建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学校有意识的教育引导,使得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8]。清华大学构建了以绿色教育系列课程为核心、绿色要素课程为延伸、环境专业课程为提升的多层次绿色教育课程体系。截止2014年,有20多个学科开设了绿色要素课程191门,上课学生超过7万人次。环境专业课程方面开设超过100门,在培养大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同时,也成为绿色系列课程和绿色要素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9]。山东大学通过开设环境通识课程来提高广大学生尤其是非环境学科学生的环境意识,自2008年至2014年共开设环境通选课程95门次,累计选课学生达6072人次[10]。从已有的经验来看,高校培养青年环境特使有两个优先策略,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的生态育人主渠道作用,加大环境类学科建设力度和辐射面。生态文明教育不是空中楼阁,生态思想和育人价值蕴含在具体的课程之中,环境类学科群的建设是基础。大多数高校的环境类学科建设还只停留在专业建设的层面,没有深入挖掘学科的生态育人价值,受益对象也仅限于本院系学生,辐射面和影响力都有提升空间。二是遵循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非环境类学科的生态化改造。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绝大部分是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他们步入社会后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如果在大学阶段能接受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要求,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生态化”与“课程思政化”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在课程教学的具体体现。对于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说,发掘并释义课程内容所体现的生态情怀和意义,对非环境学科课程实施生态化改造是可行的路径。

3.3 坚持实践,教育方式注重协同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11]。高校青年环境特使的培养应该自觉融入全社会生态文化塑造进程中去,创设更多的创新创业和实习实践机会,使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落到实处。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对接职能部门、环保企业、环保组织等外部资源,以环保社会责任为纽带,探索“校政企社”协同育人的新模式。首先是利用好政府政策红利。近年来,政府切实转变职能,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推动简政放权,高校应当抓住机会为青年环境特使培养引入更多资源。以笔者担任理事长的某大学生环保社会组织为例,2015年参与竞投并中标了团市委和环保局两个环保公益创投项目,获得政府资助资金3万元,带动了60余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其次是参与企业资助项目。随着企业履行环保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知名企业资助的环保项目越来越多,高校参加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拜耳青年环境特使项目”就是拜耳集团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合作项目,知名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全程社会化的运作,使参与者迸发了极大的环保热情,这是一般的高校志愿者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再次是联合环保社会组织。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三种结构形态。各类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极大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12]。浙江省委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环保社会组织积极响应,客观上为高校青年环境特使提供了培养载体。以浙江省知名环保社会组织“绿色浙江”为例,2016年组织了“浙江清源行动·环境观察行动”,在温州大学举行了环境观察员培训,全校环保社团30余人参加。最后是高校要坚持内外联动,继续开展好校内各类主题鲜明的环境教育活动,将教学与实践相融合,深化师生的生态文明理念。特别是要按照“双创”的新要求,在植绿护绿、“光盘”行动、地球一小时等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注入更多的创新创业元素,不断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思维,提升持续的环保传播能力,使青年环境特使在走出校门后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使”。

高校担负着培养未来生态文明建设者和引领者的重要责任,大力发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青年环境特使是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教育部门、高校决策者在政策和资源上的大力支持,也需要环保组织、企事业单位在业务和实践上的指导。全社会共同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生态圈”,才能使高校的智力和人力优势切实服务到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特使志愿者文明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中国特使 外交风采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总书记特使和主席特使有何不同
对不文明说“不”
韩特使在华大谈“互信”“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