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探究

2019-01-12 05:32黄笑王榆芳黄岩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黄笑,王榆芳*, 黄岩

(1.河南农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1*河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2. 河南农业大学 农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实践的成果,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和深入融合,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它的发展不仅使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已慢慢深入人心,大学生得到了“互联网+”创新创业的青睐,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创造力。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使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式变得复杂而严峻,在这种形势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1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机遇

1.1 增加大学生就业创业机会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大大拓展了全社会沟通活动的空间,改变了消费模式,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以往经常遇到的问题。伴随着互联网和其他传统行业融合深度的不断加深及互联网软件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相关产业和行业对于各类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各类岗位也不断增多,这些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2 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平等的市场环境

用户之间时间、空间与身份的差异、求职创业社会成本的不同以及其他不平等的市场环境是造成就业形势严峻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基本公开透明,公众可以平等的在互联网上发布和接收信息,缩小了种种差异和不同,使得就业创业环境日趋平等,为大学生更加平等地进行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平台。同时,“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广阔空间和发展机遇完成了自己就业创业的梦想,一改女性在传统时代下就业创业的不利境况,女性就业创业迎来新的契机。“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1.3 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门槛

信息流通量大、传输速度快、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互联网的鲜明特点,这大大降低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成本。因此,大学生在风险较小、启动资金较少的情况下便能实施创业。相比于以前创业需要面临的巨大风险和筹集的巨额资金,创业门槛大大降低。创业门槛的降低也使许多产业、企业得以提供更多的岗位,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就业门槛也大大降低。

2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遇到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遇到的挑战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发展上,如传统的就业创业经验难以复制和借鉴,“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滞后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上,如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等。

2.1 传统的就业创业经验难以复制和借鉴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的行业、企业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巨大冲击,不断变革,这也给刚走出校门、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困扰和挑战。传统的创业经验和运营管理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举步维艰,很难借鉴、学习和模仿。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墨守成规只会让这样的困境越来越明显,打破传统,积极创新,并在就业创业的深入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和完善提高,是当代大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重要方式。

2.2 “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互联网+”是全新的思维、生产、生活模式,可以在多种领域带动传统产业高速发展。但目前相关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滞后阶段,主要表现在资金短缺、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困难,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相关产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还处于萌芽时期,两者之间缺少信任,且没有合适的第三方做保证,无法有效开展就业创业信息资源共享,导致就业信息不够丰富,给大学生就业创业造成巨大的阻碍。

2.3 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高校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就业创业教育理念还是一个单独的类别。高校普遍认为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无异,课程内容通常千篇一律[2]。同时,高校开设的就业创业理论课程远多于实践课程,导致在相关的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轨严重。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的缺乏,也导致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只有通过就业创业教育打开学生的就业创业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能为学生今后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2.4 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局限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非常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教师是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果。在教师配置方面,就业创业课大多由其他非专业人员兼职担任,此类教师通常自身便缺乏足够的企业工作经验和自主创业经历,对讲究实效的就业创业课程来说,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不能现身说法,“纸上谈兵”不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就业创业的技能知识也得不到实践锻炼。

2.5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很多还停留在传统的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落后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不能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造成“纸上谈兵”的现象。虽然高校存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青春”“挑战杯”等大赛,但大赛与就业创业实践还存在很大差距。就业实践与创业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实战训练的缺失,只能有限增强大学生就业实践技能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学生实践能力等不到提升,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增强。

3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路径

3.1 加强建设“互联网+”的就业创业平台

“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对我国高新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还存在就业信息不够丰富、审核机制不够健全、缺少创业指导、校企或学校之间缺少合作等问题。为了实现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高校可以在就业创业信息化平台上下功夫。通过搭建平台来实现高校与各大中小企业、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交流。同时,强化就业创业平台专业化服务功能,持续改进“互联网+”就业创业平台,做到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就业与教改共同进步。

3.2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在传统的就业创业教育方面多处于一种应急式、零散式的状态,并未形成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科学设置就业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注重培养与正确引导大学生择业、就业和创业观念,全面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设定科学的目标,因材施教。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学方法的创新改进,逐步引入嵌入式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动员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企业体验、参加创新创业知识讲座,促进大学生形成就业创业思维模式,并掌握相关技能。

3.3 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就业创业教育的执行者,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就业创业教育的核心,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是进一步推进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完善高校就业创业课程教师培训制度,推进实施专任教师下企业制度,让他们从实践中真正获得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和方法。同时,为了让就业创业教育更贴近实际和社会,学校可以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设置流动岗位,积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就业创业经历经验的人员以及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家、本校创业成功的学生以演讲、报告或其他的授课形式进行就业创业教育,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有力支持,保障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实用性、有效性。

3.4 完善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具备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不断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的作用,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在理论教学中,学校可以将互联网教学融入课程,替代原有的课程体系中的落后课程。把就业创业信息加入到教学中,将社会信息转化成教学资源。同时构建课程实训与校内外实习实训的实践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参与“百企千岗进校园”活动,严格落实“互联网+”背景下“创青春”“挑战杯”等大赛的开展,为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提供路径和方法。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发展潮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满足时代的发展,必须将就业创业思维植入当代人心中,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心中。高校教育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与就业理念的重中之重,理应不断优化就业创业教育模式,为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互联网+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