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专业教学的民族化探索

2019-01-12 10:01刘宗琴浙江音乐学院
艺术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笛民族化民族音乐

□刘宗琴 浙江音乐学院

一、长笛教学中民族化探索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系统有待完善

随着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西方音乐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影响使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力,这也使得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西洋乐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长笛作为旋律性的乐器本身音色就非常柔和,在演奏作品时非常容易将听众带入到作品优美的情境之中。因此,长笛在我国取得了相对广泛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很多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系统是有待完善,这与长笛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是一致的。长笛教学在我国发展之初更多的是偏重于对专业技能的教授,这也使我国长笛专业教学在发展中遭遇了诸多的困扰。经过长期的发展,教学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就显露了出来,这导致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师的专业技术过关,但是缺乏专业的教学思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现象。这造成我国长笛教学更多注重技能的传递,不仅从内容与形式上来说缺乏一定的丰富性,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长笛民族化的学习兴趣。从客观立场来说,这并不利于长笛专业在我国的长远发展。

(二)专业民族化实践的缺乏

由于长笛乐器本身所具有的特点,使得长笛在演奏中往往能够很好地丰富作品的表现力,灵巧的演奏技巧非常适合演奏带有花腔的华彩乐段。因此,长笛也拥有乐器中的“花腔女高音”称号。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将长笛乐器的特点与我国的民族元素和风格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此外,在长笛与我国传统音乐进行融合的创作实践中,成功的案例较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春江花月夜》等。该作品不管是在作品的创作形式、作品内容以及演奏技巧方面都可以与西方的长笛作品相媲美。但在实际的长笛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依然更多地选择了把西方的长笛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这也使得很多优秀的民族作品很少有人问津,这种现状非常不利于长笛教学的民族化探索。

二、民族化在长笛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

近年来,长笛专业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很多著名的交响乐队之中,长笛更是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其他的西洋乐器要早于长笛在我国音乐民族化的探索,因此对长笛专业进行民族音乐探索的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比较早的创作实例就是贺绿汀先生创作的《幽思》,该作品在创作中将我国的民族调式与西方奏鸣曲式相结合,使作品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我们在作品的主题中很容易看出,其对于我国传统民族调式的运用使作品带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与长笛的音色相结合使得作品产生另一种新的风格特点。另一方面,在曲式结构上长笛的民族化探索依然使用了西方的奏鸣曲式,这使得作品在表现中国民族风格特点的情况下还体现了西方作品中音乐结构的呈现方式,给予了听众不一样的听觉感受[1]。

之后,长笛的民族化探索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很多的作品相继被创作出来。这些作品将我国的民族传统元素与西方曲式结构进行结合,使更多的作曲家与演奏家们开始关注长笛的民族化探索,很多的成果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长笛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长笛本身与我国民族元素的结合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教学中对民族化长笛作品的创作思维及艺术内涵进行传达是专业教育者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长笛专业教学在当下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在我国的长笛教学实践中将传统的、民族的音乐元素通过新的创作技巧与方法进行新的发展,使民族音乐具备更丰富的发展形势及更高的影响力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三、长笛教学民族化探索的可行性

我们所追求的长笛专业教学的民族化探索并非只是单纯地追求艺术创作的民族化特点。而是在教学中将不同的音乐元素、音乐模式相结合,丰富人们的审美,提升审美的情趣,让人们可以对这些艺术作品产生更多的思想感悟。笔者基于此对长笛教学的民族化探索做出了如下构想:

第一,层次化的理论教学。在专业院校的教学中,很多乐器除了演奏课程的开设外,在理论课程方面大部分都是有关曲式、和声的,而与长笛有关的理论课程并不完善,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如果相关专业的理论课程得不到加强,学生专业的根基也不会牢固。

第二,综合教学团队的合作。专业院校中的现有教学模式多以一对一的技能教授课程为主,对学生所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及音乐构思并未有系统的指导。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理论教师在学生学习作品之前使其对作品的结构、形式、情感等元素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带有民族元素的作品。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有机配合,使长笛的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

第三,长笛民族化教学的深入探讨。我国现在的专业院校在长笛教学中依然较多的采用专业课教学,学生更多接触到的都是西方音乐理念,其对于民族化作品的学习较浅,因此教师应该增加相关的民族音乐采风实践。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很多的音乐更是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才得以保存至今。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是基于作曲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受的,仅依靠旋律是很难完全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真情实感,达到对作品的完美诠释的。因此,专业院校可以在相关经费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带领学生进行采风,让长笛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更好地感受民族音乐的文化,从而更好地启发学生的专业学习。这样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长笛专业人才不仅可以从事长笛演奏,其对于教学岗位依然可以胜任。

结 语

民族风格与长笛教学的深入融合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与推广寻求更广泛的途径。在专业院校中进行长笛教学的民族化探索虽然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实践方式,但这也是我国专业长笛教学发展的新契机。在实践中将传统元素与创新性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对于推动长笛专业教学的民族化探索具有更长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长笛民族化民族音乐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不同材料制作的长笛对音质的影响分析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浅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