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造型中的民族意识

2019-01-12 10:0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艺术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动漫漫画美术

□高 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日本传统文化渗入了动漫作品的骨髓,题材包罗万象,造型艺术集东西元素,在每个动画工序上的设计极为细致。本文从造型艺术出发,分析了日本动画设计中显现出的民族意识,了解了其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析了西方对其造型艺术的影响。

一、动漫造型对传统美术的继承

长久以来,“日本美术”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词语,由于日本在美术和工艺之间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形成了日本民族特有的“装饰艺术”。自然主义是日本美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动漫场景中的自然景观,较多以沐浴在阳光中暖色调子的形式出现。宫崎骏动漫角色倾向于现实中人类的朴实形象,这份亲近感让观众更好地代入了角色,他的世界以大面积的绿色所覆盖,和式建筑大多是木质建构,凸显民族风情,与自然融为一体。

早期日本绘画受中国唐代绘画的影响较深,日本古代绘画具有“装饰性”特征,在“纯粹性”上日本绘画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日本的美术具有工艺性特征。认为大自然中没有绝对的对称,通过留白营造“空寂”之感,重视线条的运用,直率地把自然之色引入绘画中。日本的“浮世绘”重视构成感,线条走势明确,以平涂和色块的组合为主,日本动漫作品继承了这些艺术表现手法,注重画面的切割,色彩基调接近现实中的颜色,在镜头设置上注重构成感。日本美术中的“非对称性”与“装饰性”融合,呈现出一种重组自然的“游戏意味”。在“浮世绘”与“戏画”中均体现了这种游戏心理,对日本漫画影响深远,鸟羽僧正笔下的鸟兽动物大多可直立行走,动作表情丰富,肢体灵活,能熟练运用工具,以其简练的笔法,幽默的表达,成为后世动物类动漫造型的借鉴对象,用其拟人化的表达方式讽刺人类与动物无区别,何以尊称为万物之灵。

铃木春信成功研制出能套印多种色彩的锦绘,春信笔下的纤弱清瘦美女受到了极高的欢迎。鸟居清长笔下的美人身材颀长,柳腰盈盈,多为长腿美人。日本至今仍很注重女性角色造型的腿部长度与身体之间的比例。而喜多川歌麿首创了“大首绘”,极力在布局上扩大人物的上半身,甚至是头部。现代日本动漫角色,也多把重点夸大头部比例。

此外,动漫角色表情也是重要的一环。东洲斋写乐的作品人物常常被赋予惊愕、犹豫、淡漠的神情,以夸张处理赋予画中人一种视觉冲击力。日本漫画中有各种标志性符号,用速度线和夸大的对话框以及发音字母,配合人物夸张的面部结构表达角色情绪。歌川国芳注重描画眉心处的皱起的肌肉结构,表达出武士的愤怒情绪以及庄严强悍的感觉,这种手法在《龙珠》《北斗神拳》这类热血漫画中屡见不鲜。

二、西方动漫影响下的日本动漫造型发展

1797年,西方的油画技法传入,影响了日本的许多画师,在葛饰北斋的作品中,呈现了“浮世绘”中从未出现的透视以及阴影效果。现代的日本动漫,也相当注重空间感、透视的表达和技法,场景往往透视精准,多为水彩风格写实画法,常取材于日本现实场景。

1862年,英国特派员查尔斯仿创办《日本笨拙》,欧洲卡通风吹进日本。1885年法国人乔鲁吉·毕戈执笔《团团珍闻》,书中的作品出现对话框,以气泡等式样表达,在编绘技法方面效仿欧洲的卡通画。冈本一平是故事漫画开创者,他于1914年出版的《探访画趣》把文学的内容赋予漫画,同时也介绍了很多欧美漫画作品,日本漫画出现一派新气象。

故事漫画源于欧洲,于美国发展成熟,继而传入日本。手冢治虫是把电影中“镜头运动”引入漫画作品的第一人,他在漫画中通过“格”的大小调整、叠加,破格、跨格等手法掌握故事节奏。在人物造型风格上,深受迪斯尼作品的影响,如人脸的结构分为两部分,头颅和手脚的造型夸张,五官的画法也与米老鼠相似。现日漫主流造型人物肤色取白种人,瞳孔呈现多种颜色,着重刻画纹理。早期日本少女漫画表现显著。在人物造型上,比现实形式丰富,又比西方造型匀称,能被东西国家所接受,形成了现代日本动画造型的普遍形式。

日本动漫在艺术造型上也有不少表现异国情调之作,但我们依然能在角色的表情、动作、语言习惯、生活习惯中探寻其传统文化,与其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国文化脱不了干系。

猜你喜欢
动漫漫画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