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情境课堂教师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锦绣小学,广东广州 511495

1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

1.1 “沉默”的课堂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需要重视的观点,但实际的课堂上仍会有“满堂灌”、“一言堂”,导致了学生的沉默。教师对于课文的分析与思考一统了课堂,学生的声音少之又少。学生的思维沉默了,表达也沉默了。课堂中环节一环扣一环,问题一个接一个被学生解决,但学生也就来来去去那么几个,大部分同学沦为课堂的观众。

1.2 “忙碌”的课堂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先进的教学设备备受大家的青睐,黑板和粉笔的利用逐渐弱化。随之课堂变得忙碌了,孩子变成了家里最“忙”的人了。教师上课时,就会快讲、多讲,利用多媒体之便,最大限度的教给学生东西。到最后却催生了一大批跟不上,没听懂,更学不了,到独立阅读时就不知所措的学生。这种状态可以用一个“快”字来形容,但这是一种畸形的、“快教育”。

2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问题的成因

2.1 忽视学生的自觉性,使课堂进入“无声化”

对于无声的课堂,问题主要是忽视了课堂中的学习主体——学生,忽视了他们的自觉性。一方面,应试教育思路影响,教师要业绩,学生要成绩,教师满堂课的在讲,但学习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这是必须反省的;另一方面,在部分的精英学生大放光彩,大半学生黯然无色,未能顾及整体学生的课堂,主要是受功利化教育的影响。

2.2 过度解读学生的发展,使课堂进入快餐模式

“快教育”的形成,有便捷的教学硬件设施的影响,归根到底是人的理念变化。当今,学生的发展讲得最多的是全面多方位发展,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把数量大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课堂上快速的传播知识,希望最大化的与学生实现共享。而现实是学生整节课都在苦苦追赶,这让学生望尘莫及的课堂已大大地偏离了课改理念。

3 解决小语阅读教学问题的行动策略

3.1 从“无声”课堂到“有声”课堂

3.1.1 课堂中必须做到“目中有人”

教学必须做到“目中有人”。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生的动机、兴趣来设计教学,阅读会变得生机勃勃。然后是注重学生自主的体验。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中,其核心是学生的亲身体验,所以千万不要剥夺学生的发声权,让学生多学、多说、多做,把学生放进心里,把学生放进课堂里,让学生在精神、认知和行动三方面真正投入教学中,用自身的行动来获取和分析数据,形成对客观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升华自身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的是整体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生命体,他们的成长经验、成长感受不尽相同,课堂需要“异样的声音”,课堂是班集体的课堂,不可用个别学生代表了整班学生,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的整体性。

3.1.2 课堂中谨慎利用情境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的意识,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学生的参与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其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情境的设置有助于优化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的兴趣,但利用情境不能肆意而为,情景的设计要立足在教学内容、学生之上,要与之相交融、相适应。在阅读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周边经验,构建场景刺激学生兴趣,使学生能乐于参与课堂。

联系生活实践建设阅读情境。学生会更愿意去了解与自身实践经验密切相关的材料。如阅读四季变化的文章,仅言语描述总显贫乏,可透过联想、回忆、实地观察激发思维的共鸣。而在具体教学中,不能把社会上的经验全部搬进课堂,以为这样能使课堂更为充实,需要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贴进学生的经验,毕竟创设情境视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运用媒体技术创设阅读情境。媒体技术,一层是指贴近实物方面,比如图像、模型、标本等,另一层是指现代化的电化技术,多媒体平台、录音机等。这些事物具备直观的特点,引发感知的冲击力度大。根据教学需要,坚持不滥用、选择一定的教学媒体原则,通过在阅读内容的呈现中使用合适媒体手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竞争与合作并行的情境。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什么都可以拿出来比一比。很多时候,他们会为老师的一句表扬兴奋不已。这是一个能说明学生具有一定竞争意识的特性。而合作的方式,能实现资源共享,必要时能分担阅读过程中的困难的重量,降低学习挫折感。合作给了学生自主与民主,竞争给了学生主动。在阅读课堂中,可以分一分阅读小组,制作奖励板块,对小组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奖励。学生成就感得到满足,能更好诱发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情境课堂教师
不同情境中的水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