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教师应思维能力学科

绵阳市南山中学实验学校,四川绵阳 621000

随着国家不断的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不断推进,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师教授数学知识中,正确引导学生同样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恰当的手段与方法,吸引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育需加强高中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学习知识,掌握更多的数学技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巧妙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1 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教师必须从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来说:在实际情况上,如果学生在数学学科上表现出色,会帮助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高中数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如果学生学好数学,那么这位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及逻辑性。

思维能力是人类自出生以来具有的独特能力,是解决问题、激发求知欲的重要灵感。在高中数学上课时,老师必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来判断教学内容,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知识很好的运用。学生有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对其他学科学习会产生很大助力。

这种训练的重点不仅是帮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灵活运用公式和定理,关键是要想出原来思维方式所能想到的不同方法,如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然而,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出乎意料地很容易被之前形成的具体问题思路所解决。

2 教师应协助学生创造各种情景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有人认为:高中数学的本质是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活动的教学。在此教学中教师应当主动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自由思考、自主研究。从以往教师问答模式改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有疑问才能够激发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决问题。探索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应有的启发。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去分析、思考,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发现。因此,教师应当在上课时多多注意,给学生创造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其形成相对完整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教师应从解题思路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的数学学习方式及教学策略同初中阶段教学模式相比较,两种是完全不同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教学上对于解题思路的研究,而不是像初中一样,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问题所在,同时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在遇上一道题的时候,教师先不要盲目的对学生讲述死板知识,应利用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研究和讨论,在正确的思路上引导学生发现真正的用法是怎么样。

如: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 =0(a >0)满足关系,f(2+x)=f(2-x),试求f(1)与f(π)的大小。

因为从已知条件f(2+x)=f(2-x)可得,在与X=0 左右等距离的点的函数是相等的,说明该函数的图像是关于直线x=0对称的。又可得知该函数图像的开口是向上。

所以可从已知条件中得到了一条函数图像,根据函数图像来解出问题。

往往有些同学禁锢了思想,从所求问题:f(1)与f(π)的大小入手,只想求出他们的答案。而此题函数f(x)的表达式是未知的,无法代值。导致学生对于问题无法解决。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型上分析,做题时要看全面的问题,对题可以多读几次,由已知条件得到一些信息,再从已知条件上仔细分析,找出真正条件,顺利解决问题。

4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的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教授知识,它应该是给学生有所启发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探索问题中才能学会创新,激发学生对于问题创新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在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选择一些探索性较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生在自己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会遇见问题中所存在的各种难题,然后自己自主的进行对旧知识的搜寻、新知识的获取、使其得到思维上的顿悟,从而感受到数学原来也是这么的有趣!

5 结语

总之,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建立有效的数学思维,从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思维能力的运用,不断追求新的知识、能够从实际运用知识。

猜你喜欢
教师应思维能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培养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培养思维能力
“超学科”来啦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