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计量单位动画数学知识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中心小学,广东梅州 514600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是现今时代发展中所能常见的现象,因此老师们要研究怎样把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到一起促进对学生们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学中加入信息技术后能够做到以上这些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融入的最大价值,从而促进学生们全面发展。

1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们这一时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若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他们的注意力会分散,这样是不利于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不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展示一些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教学,把枯燥的课本知识用一些生动、形象具体的画面给展示出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学习数学知识的氛围[1]。

比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加与减》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先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段视频:在一棵大树上,8 只小鸟正在愉快的歌唱,这时远处飞来了3 只小鸟,它们被美妙的歌声吸引到了这里,它们也停歇到了这颗大树上,那么现在这棵大树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呢?同学们知道吗?老师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动画来引导学生们学习加法。通过这一个动画学生们的注意力被吸引,他们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 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在小学数学知识中大多数数学知识都是贴近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的。并且通过细心的观察也能发现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学生们学习的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有效利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们也要明确这一目标,让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此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加入中,老师可以把学生们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转化成学生们生活中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2]。

比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老师先让学生们明白东南西北方位词,也能够很好的区分左右方位,然后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学生们上学的学校版面图,并教会学生们一段顺口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学校版面图中标有北,然后老师让学生们根据刚学的顺口溜指出南、西、东在哪里,对应哪些建筑物。老师利用学生们熟悉的事物来促进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够激起学生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大大的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3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的重难点知识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需要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能力,同时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习难度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较大。在数学知识学习中传统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记住数学公式,但是事实发现学生们虽然能够背下需要背诵的部分,但是并不能灵活运用,对于数学公式的概念和由来也并不清楚,就是稀里糊涂的听、用,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基于此,老师就要运用信息技术把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化解,在开拓学生们视野的同时更好的为学生们答疑解惑[2]。

比如:在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测量》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在学这章知识的开始,学生们对于cm 和m 这个计量单位分不清,经常能够看见填空中课桌高52()cm?m?时学生填写的是m,这都是因为学生们在计量单位的学习中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他们的含义,才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使得他们在以后面对这样的数学问题时,能够回答的准确,不会闹出笑话。老师可以利用动画来加深学生们对计量单位的认识。在动画中出现两个人物小明和小美,小美自我介绍:我身高109cm,我使用的课桌有52cm 高。小明自我介绍:我身高2m,我使用的课桌有0.92m 高。通过这样的动画展示让学生们直观具体的看到cm 与m 之间的差距。

4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事实现象,它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当然为了使得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需要老师不断的去探索、发现,并进行创新,从而在教学中发挥出信息技术最大的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计量单位动画数学知识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疯狂的计量单位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计量单位复习三步走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