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贫困地区居民现状及其致贫原因调查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柳州市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使得出现贫困人口大面积存在现象,贫困问题深刻影响人民生存发展幸福感,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扶贫,次安全扶贫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生活状态。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我国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以往扶贫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模式,在改善人口生产生活方式,提升贫困人口发展能力等方面具有时效性。广西省是我国贫困问题严重地区,柳州市位于广西自治区中北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大。面对严峻的脱贫攻坚任务,如何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自然资源匮乏,致贫因素多样的地区解决贫困人口发展问题,是摆在市政府人民面前的重要难题。深入调查研究柳州市贫困地区居生产民生活现状,分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探讨有效的扶贫政策措施对促进柳州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柳州市贫困地区居民现状调查

贫困是历史相对概念,不同社会经济下贫困定义有不同的内涵。目前探讨贫苦立足于居民收入水平,根据国家官方认定标准为依据[1]。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是我党日常重视的民生问题,柳州市脱贫工作取得卓越成绩,但目前脱贫目标仍未完全实现。需要精准了解剩余贫困人口现状,面向各级扶贫政府单位,一线扶贫人员等先关单位人士开展调研,为扶贫工作提供帮助。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广西省贫困人口分布广,山区脱贫攻坚任务重。调研立足柳州市重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充分分析当地贫困居民致贫原因,从制度设计到管理运行各层面提出优化完善政策建议。站在政府层面调研全市扶贫,脱贫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剖析我市贫困人口分布特点,立足找出致贫典型原因。调研显示我市部分地区实现全部脱贫,目前柳州市贫困人口呈分布广,分散居住的特点,低保人口占贫困人口的70%[2]。融水县融水镇为石灰岩山区,年均气温17.8℃,大部分村民经济来源以种养殖,外出打工为主,现阶段村经济基础薄弱。贫困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存在部分地区未通水泥路,村屯大多建于山边,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简陋,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基础教育方面部分乡村未设立小学,乡镇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2 柳州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贫困地区政策支持不断加大,但贫困地区仍因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等社会因素无法脱贫。农村地区社保处于初级阶段,当前社保层次偏低,由于社保存在条块分割制度壁垒,新农合在跨省市报销方面存在困难,农村地区社会公共事业方面处于雷士,包括疾病发生率高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贫困。融水县农村居民从事农业生产以水稻等种养殖业为主,种类较为单一,农户不具备产业化发展规模。交通不便导致农作物不能及时运送出售,经济附加值低,从种植加工销售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村民靠种养殖业为经济来源情况不乐观,村民家庭孩子外出打工成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素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一些地区农民人力资本总体薄弱,有些劳动力患有慢性疾病,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大部分未接受技术培训,造成农民人力资本欠缺。村干部文化素质不很高,技术人员队伍力量不足。基层组织李阿玲有限,主体因素加剧了农村经济困境。调查发现融水县贫困居民中因疾病,劳动能力素质低致贫原因占很大比例,贫困户家长意识到教育水平低影响家庭经济条件,期望孩子学业有成,但孩子花销较多,因学致贫是融水县贫困原因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柳州市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