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教育管理问题思考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高职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显著变化,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企业的长远进步。为此国家加大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力度,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最主要的就是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行理性思考,明确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目的、教学方法实施安排,促进高职教育全面发展,增强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动态性。

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与依据

1.1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

目前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培养目标是培养主体的客观标准具有定向调控评价等功能,培养目标对现有的教育价值观提出了制约,也能够体现出教育理念,是整个教育发展的最终归宿。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三个基本的核心要素,即知识、能力、素质,知识作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是关键。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真正提高职业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

1.2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在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背景下,要始终围绕着培养目标,顺利实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依据,确保人才培养发展与时代发展保持一致。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建设规划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要根据职业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生源素质进行分析,同时还要针对职业,学校所在的区域发展水平,未来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2 现在职教体系内涵视阈下高职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有待提升

教育管理是保证高职教育规范的关键。教学水平有显著增强,但目前的高职教育管理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不足,例如,对学生的管理异常闭塞,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由于教育理念正确,依然按照应试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高职教育管理制度需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确保教育水平全面提高,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在办学管理中依然采用传统的制度管理方式。使得教学管理非常刻板。教学管理仅仅针对教学活动,缺乏对学生素养,道德品质的管理,这也使得教育管理机制过于单一,管理效率比较低。

2.3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我国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基于中职院校发展来,所以很多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缺乏专业的教育培训,对高职管理的特点缺乏了解,这样也很容易造成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效率低下,大部分的管理人员仅仅将管理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没有从内心深处。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严重影响了高职管理的质量。

3 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3.1 办学理念:从校企合作到校企一体化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院办学的最重要特点,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高职院校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校企一体化则是建设职教集团、合作学院,校中厂、厂中校作为平台,充分将高职教育和企业资源有机整合,实现产业化发展。按照岗位需求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促使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相互对接,校企一体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教学目标。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是学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接触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高职院校创新学生教育管理理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措施,要树立以学生力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学生的利益和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文关怀,融入个性化管理思想,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3.2 培养模式:从订单培养到现代学徒制

订单培养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高职院校与企业教育签订的培养协议,由高职院校组建专门的培养企业,在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的一种高职教育培训模式,订单培养的针对性更强,能够促进就业,也可以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但是校企合作由于层次比较浅,就业稳定性差,企业参与人员积极性不高,等因素也使得订单培养无法有效开展,现在学徒制则是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人才进行言传身教的指导,实现工学交替学习与生产同步进行,有效推动人才的就业率。现代学徒制最大的优势在于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能够增强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能够促使校企合作构建良好的培训运行机制,制定一体化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开展双重教育和管理制度,学生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

3.3 教学模式:从理实结合到教学做一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目前教育最主要的原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学习,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对理论加以验证,增强学习的效果,教学做一体化发展,能够实现做中学、学中教、教中做的方法。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使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中完成不同的学业任务,教学做一体实际上是以能力本位代替知识本位的模式,可以促进实践教学快速发展,以操作性训练代替理论思维的训练。学生教育管理者是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学生教育管理不仅仅是安排好学生的上课时间和通知的上传下达,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职业规划、心理健康等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引导,这就需要学生教育管理者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学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培训,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和合理的职业发展晋升途径,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3.4 师资队伍:从双师素质到双师结构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期间,现代学徒制能够促使教师与师傅的合作教学,校企共享共育,师资团队也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关键所在,教师与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打破现有的教师编制和用工制度,促进学校与教学企业之间的有机融合,将教师服务企业实践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积极鼓励教师对企业服务,提高实践的整体水平,合作企业还需要建立激励约束制度,选拔培训能力,确保教师的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增强企业师傅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现代职教体系下,要想加强高职教育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充分吸纳各方面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保证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灵活的课程选择体系,促进订单式人才培养转变为学徒制人才培养,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职能,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高职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