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策略

2019-01-12 10:53
赢未来 2019年3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课本深度

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福建三明 365000

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是深度学习最核心的内容,其强调的是体现学习策略性、主动性,保持知识联系性。不过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表现不难看出,很多学生的策略意识和主动学习意识很差,认知能力不足、知识体系散乱,此时需要合理使用深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解决学生学习问题。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在深度学习中,最为核心的便是终身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与主动学习需要有内在的学习动机[1]。大多数初中生因为阅历不足,所以没有形成自主学习动机,此时需要外部动力引导。教师需要创造趣味、有吸引力的课堂,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知识,形成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学习意识,实现深度学习目的。

为了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师讲解教学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比如实验、游戏都是很不错的方式。如在研究泥石流成因与防治办法的时候,实验法就是很好的方式。教师提前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材料,比如纸板、水、草坪、泥土以及假山。操作中设置不同的场景,在对比实验中测量不同环境中的泥石流防止方法有效性。该过程趣味性十足,学生充满兴趣,主动参与[1]。学生在趣味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地理知识,同时也明白了生活中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当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为课堂知识注入有价值的内容。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教材,研究课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有序引导下,结合二者联系,使学生意识到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书本学习有意义、有价值。如果条件允许,教师需要围绕本地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资源,进一步拉近知识和现实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转变观念差异化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理念的贯彻,需要学习者按照知识类别以及个人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现针对性学习要求。教师教学中,同样需要按照学生个性化差异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课本,钻研课本当中的知识,认真研究每一名学生的特征,调整教学方法,开展差异化课堂,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要都能获得满足。教师不能只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能因为考试考什么就只讲什么,忽略学生的个体能力不同。

教师需要从方法、内容以及目标三个角度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理念[2]。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当主动使用各种新颖,富有吸引力的技术教学,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教师需要遵循以生为本原则,打造以生为本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当根据具体课堂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先行展开教材的深入研究,合理分类教材知识,认真分析知识的表征方法。如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性概念知识,教师需要用多媒体技术,创造真实的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教学目标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素质,从学生的家长信息、学习偏好、学习兴趣、学习风格角度分析,设计出与学生情况匹配的地理课堂。

3 整合课本及时反馈

在深度学习中,学生的旧有知识和新学知识融为一体,共同组成知识网络。在深度学习中,教师深入教材当中展开研究,对各个知识点的逻辑展开分析。课堂教学的时候,按照知识内在逻辑呈现知识内容,完成课本知识整合,带领学生建构知识系统,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学反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学反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行为结果以及做事过程。学生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思路[3]。当前地理教学仍有部分教师在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更关注教学结果,忽略教学过程。改变现状的前提便是教师应从教学反馈建设性、实效性着手,及时反馈。教师应建立双向反馈系统,学生可以提出教学意见,学生也可以为他人的学习提供思路建议。

4 结语

为了获得更好的深度学习效果,教师需要走进教材,深入教材,细致化研究知识。在整合课本内容以后,站在学生角度关注教学问题,及时获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看法,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差异化状况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新知与旧知的逻辑结构,活跃思维与思想,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课本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深度观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