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润肺说二冬

2019-01-12 21:06胡献国
养生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天门冬川贝母清肺

◎胡献国

二冬,是麦门冬、天门冬的统称,二者常相须为用,故合称二冬,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养阴药对,也是秋燥养阴常用药对。

麦门冬,又名麦冬、寸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或麦门冬的须根上的小块根,主产于四川、浙江、湖北等地。中医认为,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之功,本品甘寒入肺,为润肺燥,养肺阴常用药物。《本草纲目》言其“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消瘦短气”。《本草从新》言其“润肺清心,泻热除烦,化痰行水”。《名医别录》言其主“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厥,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大明本草》言其“止嗽,治肺痿吐脓”。《药品化义》言“麦冬色白体润,主润肺,味甘性凉,主清肺,盖肺苦气上逆,润之清之,肺气得保”。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利尿、镇咳、祛痰、强心及抗菌作用,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兔有降血糖作用,并能促使胰岛细胞功能恢复。一般润肺养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天门冬,又名天冬,为百合科多年草本植物天门冬的块根,以肥满、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本草汇言》言“天门冬,润燥滋阴,降火清肺之药也。统理肺肾火燥之病,如肺热叶焦,发为肺痿,吐血咳嗽,烦渴传为肾消,骨蒸劳热诸症,在所必须者也”。《本草纲目》言其“润燥滋阴,清金降火”。根据中医五行学说的原理,“金”即是肺,清金意即清肺热的意思。临床观察发现,肺肾亏虚,阴液不足,咳嗽咳血等,辨证选用,多可获效。

临床上,二冬均为甘寒清润之品,有清肺养阴润燥之功,两者常相须为用,适用于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痰少等。但麦冬功在上、中二焦,不仅润肺,且能养胃清心,多用于肺胃阴虚,心烦失眠等症。天冬功在上、下二焦,既可润肺,又能滋肾,多用于肺肾阴虚之证。现介绍几则食疗方,请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

1.麦门冬粥:麦门冬10 克,大米100 克,白糖适量。将麦门冬择净,布包,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 剂。可润肺养阴,养胃生津,清心除烦,适用于肺燥咳嗽,口干口渴,心烦不眠,大便秘结等。

2.天门冬粥:天门冬15 克,大米100 克,冰糖适量。将天门冬择净,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 剂。可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或无痰、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等。

3.天麦二冬膏:天门冬、麦门冬各等量。将二冬择净,研细,水煎3 次,3 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蜂蜜适量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 毫升,每日2 次,温开水适量送服。可清心润肺,降火消痰,清肺益肾,生津止渴。适用于肺胃燥热,咳嗽痰少,痰中带血,咽痛音哑。虚损痰咳,烦渴热燥。咳逆上气,咽喉疼痛,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等。

4.母冬膏滋:川贝母50 克,天门冬500 克,麦门冬500 克,冰糖500 克。川贝母研未备用。天门冬、麦冬煎汁浓缩,加冰糖收膏,候冷加川贝母面搅匀即成。口服,每日3 次,每次10 克。可消痰润肺,生津清火。适用于肺胃燥热,痰喘咳嗽。

5.二母膏滋:天冬120 克,麦冬120 克,知 母120 克,川 贝 母120 克。将二冬、知母水煎3 次,3 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川贝母面、白蜜收膏即成。每次10 克,每日2 次,温开水冲饮。可养阴润肺,化痰止咳。适用于久咳痰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猜你喜欢
天门冬川贝母清肺
川贝母栽培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川贝蜂蜜粥可清肺化痰
天门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天门冬质量及RAPD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药止咳有川贝母
清肺茶
天门冬栽培技术探讨
不同处理方式天门冬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特征
止咳化痰药膳
“清肺食物”真能清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