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乡美食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课堂

2019-01-12 23:30吴克娜
魅力中国 2019年4期
关键词:姜糖酱油桂花

吴克娜

(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四川 成都 610500)

一、注重课外探寻搜索

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写生、人物访谈是一种非常生动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在富有特色民间美术的城市和地区尤为适合,如成都、重庆,西安等地区。成都作为美食的集聚地有着深厚的客家文化积淀,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美食文化的种类,分析需要收集哪些资料,资料分布在哪些地方,然后通过采风、访问,进行资料搜集,回来后加以整理。

通过调查,我们探寻几个例子,抽取几个介绍一下:

(一)早在3000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作酱油的记载。酱油是发酵工艺的产物,大豆洗净煮熟,撒上米曲霉菌种帮助发酵,装入大型竹匾中,让水分挥发,最后加粗盐封缸,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才能制成品相完美的酱油。“春准备、夏造酱、秋翻晒、冬成酱”,有500多年历史的新都传统古法酱油酿造到了冬天才出品地道的酱油。而打一瓶酱油则成了春节家家户户的必办品。

(二)新都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是用糯米粉、糖和蜜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美味糕点。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并流传至今。该产品具有洁白如玉,清甜爽口,细腻化渣,桂香浓郁的特点。而春节的庙会是新都民间的美食天堂,桂花糕是其中之一。

(三)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食之绵软滋润、甘甜微辣。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姜糖流传至今。新都春节的庙会,姜糖是小孩子们的必买美食。

(四)吹糖人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它是地道的民间画种,颇具特色的街头艺术,橙黄色透明的老虎、猴子、关公栩栩如生。一根小竹签,一小撮麦芽糖,小贩们肩挑担子走街串巷,热气腾腾的糖浆在吹糖人手里捏拉扯拽,一个个生动可爱的糖人就这么诞生了。作品展现的是新都旧时春节期间宝光寺庙会上,小贩们给孩子们吹糖人时的情景。

中小学美食文化教学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努力开发当地美食文化资源,对原有教材进行调整。补充一些学生有兴趣和教师比较擅长的内容,教师从现代社会的需要、人才素质的要求来考虑,创造性地对中小学美食文化教学内容重新组合。新旧课本相结合,将不同版本取其所长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阶段我区小学一至三年级使用课改后新课本。

二、与节日相结合

结合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如:元宵节,让学生自制汤圆,了解元宵节的风俗。端午节时,动手包粽子纪念屈原,庆祝节日。让学生利用橡皮泥、芦苇叶,模拟包粽子。春节到了,让学生们观察美食文化在春节中的体现,把民间有特色的包饺子、粉蒸肉、灌腊肠等,通过制作和绘画的形式加以展示。同学们把自制一些粽子、汤圆、饺子再绘画出来,增添节日气息。感受节日的氛围。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不仅在文化课的教学中发挥了它独特的功能,在民间美术的教学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民间美术的教学多是以视觉教学为主,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更体现出了它的功效。例如制作课件展示美食文化的作品图片,其色彩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是课本图片难以比拟的。再如利用VCR 播放民间美食的制作过程,其生动性、细致性和准确性是教师的讲授无法达到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条理性、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将电脑美术应用到民间美术教学中是教学的创新领域。

结束语:在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中,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将民间美术文化教育融入到中小学美术课教学当中,是保护好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把民间美术文化传承下去的保证。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把民族民间美术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青少年儿童之中,实现民间美术与基础美术教育的真正融合,让民族民间美术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姜糖酱油桂花
桂花
“打”来“打”去花样多
做桂花糕
桂花蒸
打桂花
买酱油
买酱油
我们也来尝姜糖2
尝姜糖4
尝姜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