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
——全国35所高校4 476份问卷数据分析

2019-01-12 03:05吴东姣马永红张飞龙
关键词:博士生爱国主义导师

吴东姣,马永红,张飞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19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博士生价值观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2]。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实施,同年启动博士生招生工作。博士生教育至今已发展了近40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数量上,2016年中国博士生在校学生数达342 027人;在规模上,截至2012年,中国研究型博士学位授予数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博士规模第一大国[3]。博士学位是教育层次结构中的最高级别学位,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体现,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智力支撑,是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核心人力资本。博士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走向产生影响,理应在引领大众向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发展过程中扮演好带头作用。因此,全面了解中国博士生价值观水平现状,发现博士生价值观中的缺失和不足,探讨博士生价值观的培育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目前,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相对比较活跃。陈殿林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划分对应着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且无主次之分,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4]。杨建义在逻辑基础之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为主线,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上,系统分析了三个层次的统一性和整体性[5]。姚红等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划分具有其时代背景和理论依据,三者之间因主体的层次性表现出差异,又因主体的关联性表现出相互融通。在未来这三个层次将向着形式简洁性和内容真理性、特色性和普适性、解释性和操作性的方向发展[6]。郭艳认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相较于国家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是国家和社会价值追求的落脚点。理解这三个层面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是做一名合格大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由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校教育衔接不畅、个人理想信念的缺失等原因,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观虽然总体状况向好,但是仍存在缺陷,还需进一步培育[7]。张哲豪认为,给大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爱国思想和行为错位、敬业精神和态度缺失、诚信与道德滑坡、人际交往不畅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准则的培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必要手段[8]。陈浩苗等人对青少年群体的个人层面价值准则水平调研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做到理性爱国,在诚信和友善这两方面的表现均比较好,但在敬业这一维度的水平偏低。认为学校、家庭、社会以及青少年自身,应共同努力,改进和完善青少年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王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准则分别对应了大学生政治、职业、道德和生活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引领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并对其提出发展要求[10]。

综述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界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均集中在大学生和青少年群体,对博士生价值观的研究成果较少。李高雅对昆明地区在读的133位博士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的问卷调研中发现,仅有14.5%的博士生表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了解,52.5%的博士生表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工作非常重要,31.3%的博士生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11]。显然,此研究存在理论不完善、研究方法单一、问卷规模不足等问题。

从个人层面价值准则出发,对中国博士生价值观现状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未见相关成果,博士生价值观现状及培育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正如郭艳所言,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价值导向的最终落脚点,中国博士生教育现已基本成熟并自成体系,博士、硕士、学士在年龄、社会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决定其知识结构、道德观念、情感态度的分化。博士生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产物,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维度的价值观水平决定了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国际竞争力,也决定了国内甚至国际上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因此聚焦博士生个人层面价值观现状,帮助博士生走出价值观困惑是学界当前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此,笔者通过对全国35所高校博士生的4 476份抽样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从博士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维度的价值观出发,以期建构博士生价值观的应然,为博士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参考。

二、博士生价值观的应然分析

博士生作为国家智力的最高水平代表和促进科技发展的人力资本主体,其价值观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因此,博士生的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本文的研究思路也即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准则展开,对现阶段中国博士生价值观状况进行研究,据此提出本研究对博士生价值观的分析框架。

(一)以爱国价值观构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坚实堡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要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12]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有内、外两方面的体现。从内在角度看,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是其行为准则及思维方式;从外在角度看,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表现为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博士教育是最高知识水平、最高智力水平在学历教育阶段的体现,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是全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最坚实的精神支柱。

(二)以敬业价值观勇攀人类知识高峰

博士生作为学术研究工作的精英群体,是国家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支柱。博士生的敬业价值观,表现为对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热爱,对学术研究的责任心、进取心、奉献心。只有具有敬业精神,博士生才会脚踏实地、无怨无悔、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才会受到高校、用人单位、社会的认可,才会真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只有树立了爱学乐学敬业价值观的博士生,才是真正合格的博士生。

(三)以诚信价值观坚守科学研究主阵地

学术道德是学者的学术良心,是从事科研活动最起码的底线。随着学术成果作为一种竞争性产品成为研究者科研水平的评价手段的出现,学术道德便成为规范研究者学术行为和责任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博士生是学术、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军人物,理应秉持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淡泊名利,自觉践行学术规范,完善学术人格,坚守学术诚信,履行社会责任”[13]。

(四)以友善价值观创设和谐的学术氛围

科研、学术鲜有独自攻关的情况,往往是团队协作,因此更加讲求和谐的氛围。博士生的友善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是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与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树立博士生友善价值观,维护健康的同学与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学术氛围、促进科研发展的重要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对于博士生价值观现状及培育路径的分析框架从四个维度得以构建(图1)。首先是爱国价值观,这是博士生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博士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本研究中的爱国价值观通过爱国主义这一二级指标来衡量;其次是敬业价值观,这是博士生价值观体系的关键,是博士生合格与否的试金石,本研究通过学习投入和学习态度两个二级指标得以体现;再次是诚信价值观,这是博士生价值观体系的重点,是博士生职业发展所必须坚守的道德底线,本研究以学术道德水平二级指标来体现;最后是友善价值观,这是博士生价值体系的保障,是博士生顺利进入社会的保护伞,本研究分别以师生关系和朋辈关系两个二级指标来说明。通过这四方面价值观、六个二级指标,共同塑造了博士生价值观体系。

图1 博士生价值观分析框架

图2 博士生平均每天用于学习和科研的时间

三、博士生价值观现状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描述

本研究面向全国12个省市、35所高校不同学科的博士生进行价值观现状的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5 124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实际有效问卷4 476份,问卷有效率为87.4%。被试博士生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35所高校,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注]本次调研对象中,农学类博士生有效问卷仅有40份,数量太少无法代表农学类博士生整体特征,因此在4 476份有效问卷中不包含农学类博士生。。在分析过程中,将12个学科门类划分为社会科学类、人文科学类、理科类、工科类、医科类这五大学科门类;将不同年龄的博士生划分为“90后”“80后”“79前”这三个年龄段。样本有效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表2 博士生价值观问卷信度分析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2017年“中国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课题组编制的《博士生教育质量情况调查问卷》,取该调查问卷中博士生价值观部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博士生价值观问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博士生爱国价值观现状;第二部分为博士生敬业价值观现状;第三部分为博士生诚信价值观现状;第四部分为博士生友善价值观现状。总问卷及各分问卷的信度均表现较好(表2)。采用SPSS 23.0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客观呈现中国博士生价值观的普遍现状与差异。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

1.博士生爱国价值观现状

通过5个问题,考查了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的现状。采用五级量表,将每一个选项的答案设置为5个等级,非常符合=5,比较符合=4,一般=3,较不符合=2,非常不符合=1,综合得分越高说明对选项认可度越高。表3为中国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总体情况。从表3可知,目前中国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总体水平较高,其中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得分高于4.5分,第四题和第五题的得分高于4分,而第三题的得分最低,为3.97分。这一结论说明,以新媒体为主流媒介的新时代,各种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呈现“众声喧哗”的状态,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势,博士生在价值选择方面呈现出向好态势,表明博士生群体爱国主义价值观传承较好,也表明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效果显著。但是从第三题的得分可知,尽管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传承较好,但仅在心理认同度上水平较高,而实际表达意愿并不强烈。

进一步通过LSD事后检验和均值比较发现,对不同性别、学科门类、年龄段的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现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在性别(p=0.443)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学科门类(p=0.034)和年龄段(p=0.003)的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则存在显著差异。在五大学科门类中,医科类(4.38)和人文科学类(4.36)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最高,其次是社会科学类(4.30)和工科类(4.29)博士生,理科类(4.17)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相对较低。而在年龄方面,年龄越大的博士生得分越高,对应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也越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团体同一性的认同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发强烈[14],“90后”博士生群体正处于青年中期,自我意识强烈,对团体的认同度以及集体参与意识低于其他两个年龄段的博士生。同时,从成长经历的角度看,“90后”博士生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较少,对自身、社会和世界的认识感悟还不够深刻和全面,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容易受到感情的支配冲动行事。因此仍需有针对性地对“90后”博士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表3 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总体现状

表4 博士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方差分析结果

② 该题实际有效问卷834份。

2.博士生敬业价值观现状

分别从学习投入和学习态度两方面,呈现博士生敬业价值观水平的现状。

图2是本次调查问卷中关于博士生平均每天花在学习和科研上时间的结果。图2显示,接近50%的博士生每天用于学习和科研的时间超过了8小时,另有31%的博士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左右。可见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初步反映了目前博士生敬业价值观的水平是比较高的。

通过LSD事后检验和均值比较发现,博士生每天花在学习和科研上的时间在性别(p=0.004)、高校类型(p=0.000)、学科门类(p=0.000)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参见表5。其中,男生(3.20)每天平均学习时间大于女生(3.12),985高校(3.25)博士生大于非985高校(3.09)博士生。廖和平等人的研究发现,女研究生除去学生这一角色之外,往往还同时身兼媳妇、妻子、母亲等角色。当事业和家庭发生冲突时,尽管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但仍然会倾向于把重心放在家庭上[15]。这与本研究的结论,即女博士生在学习和科研上的投入普遍低于男博士生是相符合的。而985高校博士生比非985高校博士生承受了更多来自于导师、同学、家庭、自身的压力,对自身要求较高,对学术的追求更高;同时985高校博士生在导师的课题中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量[注]《博士生教育质量情况调查问卷》中第16题:“在您参与的导师课题中,您承担最大的工作量比例是多少?”。调研结果显示,985高校的博士生较非985高校的博士生承担了更多的导师课题的工作量。,因此每日平均花费在学习和科研上的时间也更长。从不同学科门类看,理科类(3.57)和工科类(3.50)博士生平均每日学习时长最长,其次是医科类(3.36)博士生,排在最末两位的分别是社会科学类(2.67))和人文科学类(2.54)的博士生。分析其原因,不同学科的工作模式对学习时间的要求存在差异。理、工、医科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基本上都围绕实验和项目展开,有严格的进度安排,因此每日学习和科研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较长。而人文社科博士生更多的是靠平日里的积累或实践工作来完成其研究课题,因此每日花费在学习和科研上的时间远远低于另外几个学科的博士生。

表5 博士生学习投入的方差分析结果

本研究进一步通过四个问题,调查博士生对待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热爱程度,从爱学乐学的学习态度角度了解博士生敬业价值观水平。采用五级量表,将每一个选项的答案设置为5个等级,非常符合=5,比较符合=4,一般=3,较不符合=2,非常不符合=1。四道题得分均值均大于4分(表6),表明总体上博士生对待学习和科研工作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博士生爱学乐学的敬业价值观水平总体上较高。

表6 博士生学习态度现状

表7是不同性别、学科门类和高校类型的博士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通过LSD事后检验和均值比较发现,不同性别(p=0.079)的博士生在学习态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门类(p=0.013)博士生的学习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科学类(3.29)和医科类(3.27)的博士生得分最高,其次是理科类(3.25)和人文科学类(3.22)博士生,而工科类(3.20)博士生的得分最低。相较其他四个学科门类,工科类博士生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导师研究领域中的子课题或导师直接指定的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内容和方向的机会较少,因此工科类博士生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兴趣不高,得分最低。不同高校类型的博士生在学习态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非985高校(3.27)博士生的得分较高。究其原因,非985高校博士生指标少,博士生导师数量少,因而非985高校的博士生可能在主观学习态度上更加积极、认真。

表7 博士生学习态度方差分析结果

3.博士生诚信价值观现状

博士生是科研队伍的主力军,是科学家及高端学术人才的后备军。博士生的诚信价值观,在其学术活动中主要体现在学术道德水平上,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的发展,关系着国家科学事业的前途命运。近年来,有关学术道德的规范和强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清华大学为例,在加强学术道德与规范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相关课程建设。2009年至今,开设了学术规范、工程伦理、职业伦理等课程,引导研究生正确进行价值判断;2014年又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课程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实现了学术规范和职业伦理教育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全覆盖。

表8 博士生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来源和效果(多选)

通过3个问题初步呈现目前高校博士生学术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对于“学术水平很高的个人,在学术道德上同样有很高的修养”这一观点的看法,有32.7%的博士生表示“比较同意”,17.2%的博士生表示“非常同意”,二者之和占总人数比例的一半。说明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学风建设、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管理均有较好的成效,目前学术界的整体学术道德水平建设成果乐观,高校学术道德修养氛围受到学生的尊敬。但是,依旧有近21.3%的博士生表示“不确定”,另有28.7%的博士生持否定态度。此结果说明在学术道德方面,虽总体向好,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对“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来源”和“效果最好的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途径”的选择中(表8),73.4%的学生表示有关学术道德的学习和提高来自导师的以身作则,75.9%的学生认为导师以身作则是最好地了解学术道德规范的途径。许婵媛等人的问卷结果同样显示,导师对研究生的价值观树立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16]。张胜利等人的调查也发现,导师不仅在学术方面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同时其个人的治学风格也会影响学生的科学道德和学习态度[17]。说明在现阶段以单一导师制为主[18]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中,导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导师的学术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术道德意识和行为,提高导师的学术道德训练强度和水平,对提高学生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学术道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博士生友善价值观现状

本研究分别从与同学的团结互助和与导师的和谐相处两方面对目前博士生友善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各设置了四道题,采用五级量表,将每一个选项的答案设置为5个等级,非常符合=5,比较符合=4,一般=3,较不符合=2,非常不符合=1。首先对同学间团结互助关系的水平进行分析。从表9的结果看,博士生在与同学团结互助方面的表现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均值在3.89~4.01之间),其中“主动参与组会讨论”得分最高(4.01),但是其他3题的分数均低于4。表明博士生对集体讨论这种形式的交流认可度和参与性均较高,但是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同学私下的互相支持与帮助却略显不足,仍有待提高。

表9 博士生与同学团结互助的现状

表10 博士生与同学团结互助方差分析结果

通过LSD事后检验和均值比较发现(表10),在与同学团结互助的水平上,不存在高校类型(p=0.162)的差异,但是在性别(p=0.001)和学科门类(p=0.043)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方面,女博士生(3.20)的得分高于男博士生(3.14)。在学科门类方面,医科类(3.22)博士生得分最高,其次是理科类(3.20),社会科学类和工科类(3.16)并列其后,得分最低的是人文科学类。总体上看,医科、理科、工科类博士生的得分普遍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博士生,这与不同学科间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差异有一定关系,理工医科类的博士生更多地是在导师的带领下,以课题小组的团队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因此在与同学的交流与互动方面相比人文社科类的博士生更加密切。

图3 每学期与导师见面交流的次数

之后课题组又对师生关系的水平进行了分析。国内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均存在调研范围不够广、调研规模不够大的问题,本研究的4 476份问卷覆盖了五大学科门类的博士生,调研的结果能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现状。从图3可知,目前国内博士生与导师每学期见面的频率相对较高,有27.6%的博士生每学期与导师的见面次数在1~5次,另有超过70%的博士生每学期至少与导师见面6次,其中15次以上的博士生比例高达21.3%。有研究表明,师生之间定期交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和谐的人际关系[19],同时也能够让博士生更多更好地接受导师的熏陶,在与导师的充分交流中激发其科研创新能力。

从表11可知,目前博士生与导师的师生关系质量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博士生的学习科研、生活和心理状态方面,导师的关注和帮助程度依次递减。可见目前导师对博士生的关注仍主要停留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帮助,在对博士生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关注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博士生心理问题,是四题中得分最低的。但是近年来有关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闻不断见诸于媒体,说明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导师需要提高对博士生心理方面的关注。

表11 博士生与导师和谐相处的现状

表12 博士生与导师和谐相处方差分析结果

表12显示,在与导师的关系方面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但是不同学科门类和高校类型存在显著差异。社科类(3.27)、医科类(3.21)和人文类(3.20)的博士生与导师关系均比较融洽,而工科类(3.11)和理科类(3.10)的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质量则偏低。对于该结论,我们认为,理工科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更接近于员工与老板的关系[20],与导师的沟通交流基本局限于研究内容与工作进展,在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存在较大的欠缺,师生间罕有促膝长谈、畅聊人生的情境,博士生对导师只是单向的劳动力输出[21]。因此在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上,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学科。在高校类型方面,非985高校的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显著优于985高校。其原因可能是985高校的博士生导师项目多、科研任务繁重,因而与博士生的联系不够密切,对博士生的关心也略显不足。

四、提升博士生价值观水平的思考

(一)拓宽博士生政治表达途径,继续加强博士生爱国主义教育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博士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感较强,但表达意愿不足。政府及高校应拓宽博士生的政治表达途径,尊重并采纳博士生合理的建议。博士生的爱国情感强烈,在合法的情况下促进博士生政治表达途径多元是其树立正确爱国价值观的保证。政府及高校应有足够的自信倾听并尊重博士生不同的声音,具有坚定爱国主义信念的博士生是助推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可以通过成立相关学会,定期举办交流活动,激发博士生政治表达热情,汇集博士生的政治智慧;创办博士生爱国刊物,并使其成为博士生表达爱国情感的主阵地;充分利用网络途径,传达博士生的爱国观念等手段拓宽博士生政治表达途径。

博士研究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水平整体上较好,但由于年龄跨度大,呈现出了明显的年龄差异,“90后”博士生的得分相对偏低一点(各年龄段得分均值:“79前”4.42,“80后”4.30,“90后”4.17)。在继续进行博士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可有针对性地加强“90后”博士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自主意识强、价值观更现实是“90后”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突出的难题。因此在对“90后”博士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教育中需特别注意“去自我中心化”及“加强看齐意识”。(1)“去自我中心化”,即以更加开放、更加公平的眼光看待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社会、自身与国家的关系,进而达到爱自身与爱国家的平衡。“去自我中心化”对于自主意识过于强烈的“90后”博士生来说,是其成长、成才、建立健康人格的重要一环,只有心理成熟、人格健全,“90后”博士生才能真正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价值观。(2)“加强看齐意识”,即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对“90后”博士生来说,“看齐意识”更多地表现为与国家发展方向看齐。未来30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刺期,也是“90后”在社会舞台上的活跃期,“90后”博士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每一环节都需加大马力、全力以赴,这其中“看齐意识”即核心凝聚力至关重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未来的发展仍然要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到来的关键前夜,更加要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90后”博士生不断加强“看齐意识”,有利于树立坚定地爱国主义价值观。

(二)激发内部科研动机,回归博士生创新本质,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博士生敬业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即对其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兴趣、投入较多时间并体现出较活跃的创造性。敬业价值观是博士研究生创造活力的源泉之一,因此树立正确的敬业价值观对博士生具有长远意义。问卷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博士生具有敬业价值观,但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时间、学校科研水平与博士生科研兴趣呈负相关。长此以往,博士生的价值体系及科研能力会受到削弱,不利于人才培养。解决此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在于激发博士生内部科研动机,树立正确敬业价值观,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激发内部科研动机是博士生树立敬业价值观、回归创新本质的重要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激发科研兴趣,维持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博士生内部科研动机的中心。博士生对于专业的喜爱程度高于硕士生、本科生,但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往往较被动。一方面,博士生应做好科研规划,详细了解研究领域的热点、重点、难点。另一方面,博士生无法自主决定研究方向时,应把具体研究方向与自身兴趣结合或在具体研究方向中寻找兴趣点。(2)设置合适的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现实性的目标有助于激发内部科研动机。目标应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及时分析总结,作为设置新目标的参考。(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博士生对科研的坚持、对科研的态度及科研活动时的情绪。因此,博士生应对自身科研能力保持自信并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并不断提高归因能力。不正确的归因往往导致习得性无力感,最终丧失对科研的兴趣。因此,培养博士生正确的归因观对其树立敬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三)强化教师队伍学术道德水平建设,建立导师团队与博士生的学术共同体

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博士生对学术道德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种学术价值观的传递。教师“言传”固然重要,但是“身教”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加强教师(导师)队伍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学术研究中导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树人是教育的目的,但立德才是更为根本的任务。导师作为学术工作的引路人,其身上的责任更为重大,基于此,强化教师学术道德建设,加强教师在立德树人教育过程中的首要责任人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张斌认为,运行良好的学术共同体可以保障学术制度和规范的顺利运行[22]。而在博士生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导师或导师团队与博士生学术共同体,通过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学习、选题和开题、论文发表和学位论文写作,以组会、集体讨论、个别交流等形式,对博士生学术道德的养成和监督起到重要作用。学术共同体通过对博士生学术道德规范的定期宣传教育,对学术不端行为有较大的预防作用。在问卷中博士生表示有关学术道德的学习和提高主要是来自导师的以身作则和学长的示范作用,这说明学术共同体成员的示范作用对博士生学术道德的形成和预防学术不端影响很大。因此在高校建立导师团队与博士生团队的学术共同体,是有效提高学术道德规范水平的途径之一。

(四)形成友善型学术团体,促进跨学科交流,加强导师对博士生心理问题的关注

博士生的友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以及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即形成友善型学术集体。科研为博士生个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友善为博士生个人发展提供情感支持,二者的合力是友善型学术集体的保证。问卷结果显示,在与同学团结互助方面,博士生表现出对友善型学术集体的认识不足,并且在实践中鲜有主动形成友善型学术集体。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博士生保持科研与友善的恰当张力,在践行运用中培育友善价值观。跨学科交流是友善型学术团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关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是近年来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与本科生的大班教学和丰富的团体活动不同,博士生除去政治、英语课之外基本没有集中学习的机会[23],或仅局限于导师团队内同门之间的交流。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博士生之间的团结互助水平较低,这大大影响了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博士生之间的交流,阻碍了跨学科内容的交流和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建立各类博士生交流平台,大到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小到安排不同专业的博士生同住一个寝室;健全博士生交流制度,如将每学期参加的学术交流活动次数或与他人合作学术成果数量列为考核内容等,都将促进博士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政策的有效实施。

已有研究表明,博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抑郁和焦虑情绪,而导致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大压力来源即是学业压力[24]。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博士生与导师交流频率较高,关系较为融洽。但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基本上围绕学业展开,导师对博士生生活上的关心和心理上的疏导非常少。这也揭示了目前中国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太过于侧重学术能力的培养和科研任务的完成,而极大地忽略了对博士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强调对博士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是今后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博士生的生活和科研工作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人就是导师,帮助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导师的基本职责。除此之外,导师还应通过自身丰富的阅历和人生感悟,在博士生遇到心理问题而无法自我疏解的时候,充分发挥其在博士生成长中的引路人和指明灯的作用,帮助博士生顺利渡过攻读博士学位的几年时光。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健全高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及咨询师,拓展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广度和深度,采取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模式,共同打造有利于博士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猜你喜欢
博士生爱国主义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V eraW an g
导师榜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永平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桂蓉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拜根兴教授
爱情导师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