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

2019-01-13 08:41赵明霞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应用题图形教学方式

赵明霞

(新疆阿拉尔第一师阿拉尔中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前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必须立足整体,制定完整全面的教学目标,对课程进行统一详细的规划安排并逐步落实。针对当前应用题教学主要问题,教师需深入分析其中的多种原因。从而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过于机械化

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利用题海战术。通过大量的数学题型来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缺乏教学的灵活性。然目前已经实行小学教育改革很久,但由于许多小学中的数学教师有着很长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的教学思维仍然保留着过去老旧的传统观念。课堂上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和过去并没有太大变化。例如在果园差倍问题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生动展现,避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观察李子树和苹果树的差值,来求得各自的数量。挖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不合理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思考能力尚不成熟,无法理解较为复杂的数学内容。因此,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及时掌握数学应用题的相关内容。这样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容易对数学产生排斥心理。在应用题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假设5个苹果需要13元,16个苹果需要花费多少钱。以生活化的教学,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环节

小学生缺乏自我思考的环节,也就失去了自我思考的培养过程。在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有着丰富想象力的时期,也是数学思维培养的黄金时期。数学教师除了教授学生进行课内的知识外,也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他们处于良好的创新学习氛围中。例如在布置这种应用题时:小军明天阅读15页,需要16天才能读完一本书。小红每天可以阅读19页,最少需要几天才能读完?有的同学刚有解题思路,教师却突然打断大家公布了题目答案。学生也就无法拥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二、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灵活式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展现灵活式的教学方式。在布置数学应用题时,应充分结合课堂上讲解的解题技巧来规划,让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题。而非单一、重复的题海战术。教学方案需体现小学数学的统一性。一方面,小学数学中的“数”、“形”等知识板块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等数学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进行联想式学习,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便于小学生迅速有效的获取知识。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理解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再比如,在小学生学习平方公式时,可以通过结合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加深对数学公式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在应用题教学构成中,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通过树立学生正确的解题意识,来不断的发散拓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充分结合课堂知识来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拘束某一块中,要以发散性的思想对数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各阶段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帮助小学生稳步扩充数学知识,逐步建立完善的数学思维,得心应手地解决数学问题。比如针对小学生的计算训练,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从加法到减法,从减法到乘法,再从乘法到除法;从整数到分数;从个位数的运算到十位数的运算,再到百位、千位甚至万位及万位以上的运算,这样稳扎稳打,逐渐完善的。再比如,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图形的学习,总是先从点线入手,其次扩展到平面图形,最终落脚于几何图形的。

(三)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多样性

每个学生虽然都处于学校的大环境中,但是他们仍有所区别。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既然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那为之设计的教学活动也应当力求多元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在信息时代,教学手段已不局限于过去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无论是情境教育、角色互换、分组讨论等线下实践活动,还是知识点播、远程课堂、大V名师等网络教育,都能够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得到丰富。如教师在教授被 3 整除的数的具体特征,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说出一个数字,让老师来快速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学生为了能够去难住老师,不断的提出自己认为较难的数字,整个的课堂氛围会显得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不断提升。或者在图形的面积计算中,先让学生熟悉掌握三角形、四边形等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将这些图形进行拼接或者拆分,让学生自主思考有几种方式可以计算得到所求图形的面积。并引导他们从复杂的方法中往简单的方向靠拢,突破自己的思考束缚,形成属于自身的数学思维方式。

(四)充分考虑小学生的特殊性

小学生的认知行为本身就具有“由我及他”、“由具象至抽象”、“由简单至复杂”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低幼学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学生的小学学习阶段,必须以大量的形象化、具象化的内容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学习的内容和数学逻辑体系。比如在说到二元一次方式时,许多教师都喜欢引入鸡兔同笼的故事,从小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入手,启发他们展开思考。再比如,诸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抽屉原理等数学问题,都是把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具体的情境案例出发,引导小学生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反过来,再将数学学习经验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需深入了解实际的教学问题,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克服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机械化的种种问题,是体现人文关怀、真正发挥教学精神的有益尝试。同时在接下来应逐步扩大改革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让更多学生都能享受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猜你喜欢
应用题图形教学方式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