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型课堂

2019-01-13 08:41周秀君
魅力中国 2019年36期
关键词:学习型独立思考文本

周秀君

(河北省黄骅市羊二庄镇齐庄完小,河北 黄骅 061109)

学习是学生主体性的活动,教师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学”的核心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它是实施各种学习方式,达成学习目标,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效果最好,而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的越早越好,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有效的促进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呢?

一、明确自主学习的意义

只有正确认识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及意义,才能使自己的学习处于主动和积极的状态;而只有主动积极地学习,才能充分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和聪明才智,从而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

二、学习有“我”,修炼内驱力

有学者认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要坚决从‘教语文’教学的‘师授型教学’的误区走出来,树立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本的‘学本教育观’,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语文’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倡导“学本教育观”的语文学习,就是一种有“我”的学习,而不是学生无“我”的学习,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才能获得均衡而不失个性的发展机会。

(一)明确课堂学习的目標,努力创造“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通过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根据学情定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定目标,无论如何都要让学习目标成为是学生“我”的学习目标。目标的确定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当设计有一定梯度和难度的目标。

“传授”式课堂,学生更多是学习的“接受者”,学习自主性欠缺,学生在等着抄“答案”,抄下答案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标志。而在学习型的课堂,学生则是“学习者”,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课堂的建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展开讨论,想方设法创造“答案”。“我”是学习的中心,不依赖周围的学习资源,而是把它们“拿来”使用。

(二)激发学习兴趣,点拨学习策略

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关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哪里来?首先是对文本阅读有“陌生化”的体验,然后逐步消除陌生感。而文本相关背景知识则是带领学生深入文本的“引路人”。

三、“我”要问,变“鱼”为“渔”

课堂的文本阅读是多重对话的过程,包括学生——文本对话、学生——学生对话、老师——学生对话等。而要实现这一过程,前提是学生要有可以交流的问题。而问题的类型可以多样化,问题提出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学生有“问”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学习型的课堂。

(一)知识性提问与探究性提问相结合

小学语文学习需要老师针对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提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知识性提问是“是什么”的提问,关涉文本的基本内容理解;探究性提问是“为什么”的提问,关涉文本的思想、主旨、文化内涵等深层次的理解。前者是理解文本的基础,通常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就能顺利把握;而后者就需要老师精心甄别,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悟文本内涵。

(二)自由提问与归类提问相结合

学习方式多样化,可以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自由提问和归类提问的提问方式结合起来,目的是通过多样的提问方式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融合起来,实现教与学的融合统一。自由提问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生活体验和文本内容的提问,也不是漫无目的,天马行空式的提问;归类提问是老师对学生的提问按照一定的标准归类分析,并适当进行整合,进而确定学习的重难点。

四、“我”要答

(一)独立思考,解决疑问

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是学生处于苦苦挣扎的思考状态,此时,老师可以不急着去解答学生的疑问,目的是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在阅读教学中,没有经过独立思考的讨论、探究是低效的,只有经过独立思考,自己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的就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利用能利用的学习资源,去解答自己的疑问,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提高效率

有学者提到:“在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实践中,以学习小组为集体学习的基本单位,构建了学生在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小组集体文化,改变了以往以同一性为特征的班集体建设,创设了多元、开放和充满合作、交流、竞争、选择的学生生活环境,形成了能为每个学生个性发展提供舞台的、具有内在凝聚力和群体个性的、由学生自主管理、生动活泼的班集体。”采用小组制学习,可以增加学生交流探究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像《古诗词三首》这样的同主题组诗学习就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三首诗词就可以组织好三个小组或者六个小组分工合作学习,一节课专门分工学习,其它课时可以让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老师需要做的是查缺补漏。

(三)展示成果,到位点评

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权掌握在老师手里,但在学习型的语文课堂,学生也有“板书”权。学生的“板书”就是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出来的学习成果还要有到位的评价,点评对的,点评错的,点评有争议的。

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在整个语文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所以教师不能将小学语文阅读学习变为纯粹的“得分”学习,这样不利于语文教育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对建构小学语文学习型课堂实践的积极探索,目的是使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和自我学习。

猜你喜欢
学习型独立思考文本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