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讨论唱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2019-01-13 16:44岑舟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舞姿思维同学

岑舟

(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小学,贵州 兴义 562400)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因此课堂讨论活动必将进入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的过程。它的好处在于突破了教学的封闭状态,改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形式与渠道,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现就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讨论问题的有效性,粗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选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

选择讨论内容必须遵循两点:一是讨论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二是讨论的问题应是学生个人在规定时间内难以解决。那么如何选择设计好讨论题呢?

1.针对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寻求解决的途径。

2.针对一个问题,存在多种看法,甚至是绝然相反的意见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3.针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二、做好开局,成功缘于好开端

课堂讨论的开局是非常重要的,其一,关系到调动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其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态势,自然地进入课堂讨论;其三,树立起一面旗帜,启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师要对课堂讨论提出几点要求,做好“导演”的工作。课堂讨论开局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模式进行。

(一)充分肯定,有所侧重,挑起争论。即教师充分肯定同学们课前所做的大量准备,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鲜明观点和见解,继而在课前摸底的基础上,对那些准备充分或者观点有个性的同学,运用眼神使其作先锋,主动发言。

(二)积极激励,调动欲望,争先发言。即教师可以不去就所要讨论的案例说长道短,而是对案例讨论的功能和作用大加肯定,说明这是胆量、知识和能力的表现,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和表现的欲望。

三、营造氛围,自在娇莺恰恰啼

想保障课堂讨论的效率,就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尽可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不能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始终以批判者与旁观者的角色参与,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对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并且需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点拨,尽可能鼓励学生采用开放的心态参与讨论,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所进行的评价应当坚持公开、客观以及适时的原则,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引导,保障学生之间的讨论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开展,但需要注意这种引导并非干预,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给予积极的鼓励。

四、形式多样,百花齐放才是春

营造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 要想保障课堂讨论的效率,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尽可能营造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讨论中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作为教师,不能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始终以批判者与旁观者的角色参与,而是应当与学生一样对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并且需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点拨,尽可能鼓励学生采用开放的心态参与讨论,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所进行的评价应当坚持公开、客观以及适时的原则,保障学生之间的讨论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开展,但需要注意这种引导并非干预,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给予积极的鼓励。

五、巧妙总结,柳暗花明又一村

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必须用5-10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通过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引发课后的进一步思考。

由于讨论中的阐述、交锋,乃至争论,学生比较亢奋,情绪比较强,教师就要利用总结的形式,使学生把激情和理性结合起来,去探求新的知识。总结时以下几个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1.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发言的基本观点,使同学们对讨论中的情况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整体了解,掌握讨论的全貌,把自己溶于整体中。

2.对讨论中学生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题,逐一指明,然后结合案例中的情况再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以明示同学。

3.总结中应当从整个讨论的情况出发,对事不对人,避免对发表某一观点的同学进行分析,不要把同学的表现和其所反映的观点混同在。如教学生修改病句:“我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和悦耳的歌声。”学生修改成下面三个句子:①我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听到她悦耳的歌声。②我看到她优美的舞姿。③我听到她悦耳的歌声。对学生修改后的三个句子,我没有过早地评判对错,而是组织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说:“这三个句子都是通顺的,没有毛病,都是对的。”有的说:“②、③两句不对。”到底谁的正确呢?又怎样把他们的意见统一到正确的方面来呢?我在讨论的基础上,一面让认为这三个句子正确的学生讲道理,他们说:“这三个句子词语搭配恰当,句子通顺。”另一方面,我让认为①正确的学生分析原因,他们说:“②、③句不对,因为看起来虽然通顺,但它不符合修改病句要不改变句子原意的要求。原句是想说看到了舞姿,听到了歌声,如果只要一项内容,就丢掉了一项内容,因而也就没有完整地表达句子的原意。”通过这样两方面的分析、引导,使所有学生都认识到①是正确的,②、③是错误的,从而使一部分学生的认识变成了全班学生的共识。

时间表明,有效的课堂讨论,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一定能在课堂讨论中展现出来。让我们真正变课堂为学堂,使课堂讨论真正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舞姿思维同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看看,春的舞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梦幻舞姿
风中的舞姿
领略游戏中的平行线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