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

2019-01-13 09:19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章国飞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师应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初级中学 章国飞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方面。课内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而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初中语文教师,近年来着力进行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

一、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价值诉求

语文新课程尤其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首次规定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鼓励初中学生每学年要去阅读两至三部名著,同时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制订阅读计划,阅读不同类型的读物。显然,加强初中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升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该成为新时代视野下初中语文教师的诉求。

众所周知,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曾诞生过一大批文学大师,制作过不少宏篇巨著与艺术作品。这些宏篇巨著与艺术作品成为中华灿烂的瑰宝。弘扬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让初中学生开展课外中华精典作品的阅读,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初中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初中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让初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面对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尤其是新时代下中考语文命题改革的大势所趋,语文考试的侧重点大多集中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课外阅读积累,教师理应科学审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价值之所在,着力加强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策略探究

新时代视野下教师应积极探寻课外阅读指导的方式方法,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1.激发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在动力。教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某一精典名著,此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述这个精典名著中某一精彩的故事,用这个故事去制造悬念,当教师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时,学生一定会被故事中或有趣,或奇特,或惊险,或令人感动而悬念丛生的情景所陶醉,当学生们正津津有味地期待故事完美结局时,教师立刻戛然而止,并告之学生:“故事情节错综复杂,精彩还会继续,要知进展如何,请大家课外去阅读原文。”这时,教师趁势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让学生课后进行阅读。

2.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能主宰人的一生。教师应以初中学生发展为本,在初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着力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一经养成,便受益无穷,学生便能从课外阅读材料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能透过课外阅读材料文字背后潜藏的意蕴,感受到课外阅读带来的魅力之所在,或许会因课外阅读而使学生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佳境,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3.掌握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学生需掌握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包括速读与精读两种形式。“速读”通俗地说就是快速地读,通过跳读、直读等方式对阅读材料的内容予以快速的阅读,以迅速捕捉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获取相关知识,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精读”通俗地说就是深入而细致地研读阅读材料内容,重在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句逐段地深度剖析,对重要的句、段所蕴含的意思能做到透彻而深入的理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在精读阅读材料的内容时可以辅之以批注,这样的批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摘录阅读材料中学生自己认为感兴趣有实用价值的精彩片断、优美的语句等,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笔对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作必要的标记等,掌握了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需注意的方面

1.教师应对当下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进行全面的剖析,当下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量少质低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阅读匮乏,视野狭窄,经历欠缺,想象空白,成为许多学生语文的缺陷,从根本上限制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是短期难以弥补的短板。这样的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低,读文欣赏的兴趣淡薄,甚至上课出现情绪低落、精力涣散等非智力问题,学生的语文成绩长期处于抑制状态,难以进步。教师应引领学生走出这样的误区,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弥补这样的“短板”,走出这样的误区。

2.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需遵循相关的要则。需遵循目的性的原则,教师可以通过榜样示范法,为学生树立典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与价值。需遵循主体性的原则,学生只有自主参与课外阅读的愿望,自主感受到需要的满足,才能启动课外阅读的“内驱力”,发挥出课外阅读的巨大潜能。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力求让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有方法、有梯度、有阶段地进行阅读,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需遵循整体性的原则,课外阅读应与课内阅读密切融合,与学习阶段目标、整体目标与教育方向相融合,用课内的方法去指导,用课外的阅读去补充,用目标去规划,用阅读去完整,用教育方向去引导,用阅读去验证。

总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确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应认清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价值诉求,积极探究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相关策略,以使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更具科学性,更具现实性,更具实用性,从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有效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教师应课外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