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9-01-13 16:44刘丽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椭圆创设情境

刘丽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高级中学, 新疆 察布查尔 835300)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因

问题情境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有一位老教师认为,数学不是教师讲懂的,而是学生想懂的。有了问题,才会诱发积极思维。学生发自内心的疑问,可有效地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创设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如果创设的问题情境难度合适,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讨论,找到解决方法。其次,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明白了知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总结数学经验,形成特定的数学思维方式。最后,能够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够改善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状态,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有助于教师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发他们发现问题、分析探索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疑问和难题暴露出来,也能够展现出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思考和创新,还要学会处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失败。只有学会了面对和解决困难,才是真正实现了自我的发展,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这正是创设问题情境的灵魂所在。

二、利用简单的教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如在学椭圆的第一堂课上,可以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椭圆的概念。先明确要求,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细绳和两枚图钉,按课本要求画椭圆,再用多媒体演示画法,最好让学生自己动手画,让他们体验椭圆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板上的作图说明了什么?②绳长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两个图钉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当两个图形合在一起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当绳长小于两图钉之间的距离时,能画出图形吗?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自然很快得出结论,当2a>2c时是椭圆;当2a=2。时是线段,当C二0时是圆,当2a2<。时轨迹不存在。③根据以上作图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由学生归纳椭圆的定义)通过以上的演示与操作、问题情境的创设及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对椭圆的概念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不仅使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利用生活、生产实例来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因此,要从现实生活中引入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人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如在学数学概率时,可设计问题:“某班有n个人(n成365),那么至少有2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天的概率有多大?”在教学二项式定理时,可设计问题:“今天以后的第22明天是星期几?”像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利用数学史话来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数学史话来创设问题情境很好地反映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例如,初中数学教学中,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家笛卡尔为何对天花板上运动的苍蝇颇感兴趣,并由此闻名于世;在讲解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时,创设问题情境:对于直角三角形的本质认识谁最有优先发言权,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周髀算经》对此有怎样的表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在复数的引入时,创设问题情境: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什么在促使数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数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西伯苏斯为何葬身于大海;在导数开始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牛顿为何既是物理学家又是数学家,基于物理学对数学哪些问题的迫切需要,使得微积分由此产生。利用数学史话来创设问题情境,既能很好地反映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五、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进行支撑

教师要意识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需要有效的教学评价。从问题情境教学开展的步骤来看,教师首先是创设问题情境,接着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最终需要利用有效的评价进行总结,只有通过有效的总结与评价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因此,有效的教学评价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又一大要点。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意识,不但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赞赏和表扬,同时也要肯定其他学生的努力与付出。同时,教师要总结学生在解决问题、思考问题中的收获,指出学生的缺点,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总的来说,创设问题情境是当代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但从目前来看,教师对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要点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本文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实践,通过实践进行总结和交流,完善问题情境的创设,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椭圆创设情境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