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美术教学方式初探

2019-01-13 16:44潘晓红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老师

潘晓红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育红小学, 辽宁 盘锦 124000)

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作为美术教师该如何适应这一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式呢?

一、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一)优化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以前总是有一些人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师把范画往黑板一挂,让学生临摹就行了,把美术课称为“图画课”。当然我们不可否认是有这么一些教师这么做,但我们不难想象长久这样下去,呆板的教学方法怎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与之相对比,美国学生学习美术,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修改。使青少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和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很高。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野外写生课),使教学活动保持新颖性,从而持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制作优秀的范画,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现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所采用的范图的作用决不容忽视,优秀的范图使我们的教学得到成功和精彩,并能延续学生学校美术的兴趣,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教学过程中从不使用一张范画,专靠一支粉笔,一本书,”空对空”口传式地讲课,使原应兴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挖”得干巴枯燥无味,长而久之,使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学习水平”与日俱减”,开始讨厌美术课。

(三)、体会成功的快乐,延续学习兴趣。

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在上《剪贴画》制作这一课时,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剪贴,喜欢自己动手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发挥个人创造的能力,体会着自己成功的喜悦,学生可以自然感受,自我体验,自由想象画自己所想的画,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看到自己身临其境存在价值,并在成功创造的过程中找到的兴趣,这对他们也就会觉得学习美术是如此快乐,自己也就十分乐意地投入到美术课当中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毫无生气,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方面,注意方法的应用使他们的美术课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好。当然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创新,去发现。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老师就像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以六年级的《发射构成纹样》一课为例,我先从旋涡、波纹、射击的靶心等一些自然现象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引起兴奋,唤起学生的联想;再促使学生比较这些现象的共同点: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着我以这些现象的共性向学生提问,从圆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等。最后我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展示一些发射构成纹样的作品,并加以具体的描述,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发射构成纹样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此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同时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

三、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理念所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如:让学生课堂讨论、动手练习,表面上似乎学生都很活跃,思维也开动起来了,但老师最后还是用一个标准答案无形中限制着学生的思维,学生还是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一)美术教师角色的换位。

教师先不讲绘画技法或制作方法,而是让学生自行观察范作先试着画或试着做,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而教师则退居“幕后”,对课堂实行监控,及时指导.及时矫正,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精神,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的现状,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

(二)美术自学能力的培养。

当前,许多学生在美术课上习惯于听教师讲解后才进行练习,根本谈不上动脑筋自学。而从问题开始,经自学自我解决问题,再经讨论才去听教师讲解,是有主体意识的学习。让会发展需要的是具有积极主动参与竞争的人才,我们的美术教学必须改悼“依葫芦画瓢”式的盲从教学模式,通过参与性教学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习惯。

四、注重美术活动的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教师不仅是 “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以一份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见。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视觉感受看艺术作品,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创新和勇于发展个性。“老师的笑脸”是一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特别受学生们的欢迎,强烈的刺激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我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无论他们交上来的作品水平高低,我们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在他们努力而认真的创作过程中,都要用激励的语言去赞扬他们。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抱着一种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笑脸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的体会和对学生的期望,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

总之,只要我们美术教育者不断摸索与实践,定能让这颗现代教学中的明珠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老师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课
创意美术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浅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