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渗透研究

2019-01-13 16:44郭洋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美术课少数民族美术

郭洋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初级中学,四川 资阳 641322)

美术教学是初中阶段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通过教师设计教学环节,然后学生不仅要得到绘画技术上的提升,还需要促进学生心灵的转变,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初中美术教学是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需要学生的鉴赏力,还需要学生去塑造现实生活中的美,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分析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初中是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让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存在的问题

初中美术教学一直以来就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对美术学科的重视不够,由于学校、家长、学生太过于关注主科成绩,就导致即使是开设了美术课,也让美术课为其他科目让路,美术老师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甚至有些美术老师兼任其他考试科目的课程。一直以来美术都被视作一门辅助课程,只有一些想往这方面发展的艺术生会较为重视,其他的非艺术生大都会停止这方面的学习。由于受到中考升学方面的压力,很多中学都会停掉美术课,或者是使得一些美术课流于形式。即使有一些美术老师在用心教授,但是所开设时间极其有限,很难达到设想的效果。其次,在初中任教的美术老师,他们的专业化技能需随新形势逐步提高,但相应的培训、交流、学习机会稍显不足。再者美术教学设备也较为落后,学校对美术方面的教学资源的投入不是很大,从而导致硬件和软件都不是很强。还有一个较严重的现象就是,有少部分的学校缺乏美术专业老师,有很多美术课都是由其他科目老师去临时教授的,那么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会不太理想。

二、审美教育在课堂中渗透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教育效率和质量,在任何的学科当中只要有了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学习上拥有强大的动力和信心,在美术学习中也不例外。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那么就算是再努力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所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就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信心和动力,从而引导学生爱上美术科目,并且提高相应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的引导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能力。例如让学生观看多媒体《京剧》,让每个人创作一个脸谱,进而激发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应的美术教学主题来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在玩乐中发现美和记录美,并且教师可以讲解各种颜色搭配的奥秘和每一种颜色代表的生命力和特点,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并且体会到美术的奥秘和乐趣。

(二)合理设计教学活动

初中美术教学对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美术课程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美术教师更应该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审美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先营造一个轻松、积极、民主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教学活动,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法。其次,按步骤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先了解基本的美术常识,再进行欣赏活动。在美术老师讲解少数民族的美术作品时,就可以先播放一曲有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激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兴趣让学生们以此为基础,去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绘画特点,进一步让学生们从雕塑和绘画作品等方面去学习少数民族中的美术,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最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使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色彩、形象、结构等不同方面去感受自然美景、社会生活、人物形象等多方面的美。

(三)增强学生鉴赏信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填鸭式”、“一言堂”等教学方法。要随时随地的与学生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大家畅所欲言,让学生认识到美术鉴赏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多元性与开放性,不要盲目追求固定答案。对于学生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要足够的重视,要恰当给予学生肯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为学生树立起自主鉴赏的信心。

美与丑有时候是能够进行相互转化的,在对学生进行初中美术的教育过程中,老师在教育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时候,不可以将美丑的界限进行明确的划分,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不是没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学生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发现美,就说明美术教育中对于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得到了发挥,这也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收获。

猜你喜欢
美术课少数民族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美术课
创意美术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少数民族的服装
创意美术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创意美术
浅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