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2019-01-13 16:44袁秀云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解题思维过程

袁秀云

(新疆石河子121团第一小学,新疆 石河子 832066)

一、培养反思能力的意义

旧式教育中,课程实施形式为老师过多授予的接受型授课,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型学习。教学课程改革后,逐渐改变教育课程的形式,向着老师引导的参与型授课及学生勤于探究的主动型学习方向发展。其中,教师起着引导作用,对于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反思作为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通过反思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总结,并及时做出改正及调整。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合理运用反思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建立,更利于今后数学的学习。

二、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随着学生学习压力增大及生活水平提高,小学生不爱学习的情况变得常见。这对于教师如何有效教学是一种考验。然而一些教师觉得教龄是教育的资本,不能及时的对教学经验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反思,这种旧理念是不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如今教育技术进步,教育资源强大,树立合理的教育理念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如果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没有自我反思精神,就会造成他的教学方法落后,不能有效带动学生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出现自觉知识整理意识薄弱、对作业的检查意识差、解题思维单一、对错误原因的反思意识差等问题。加之遇到问题时,家长没有反思意识而一味批评孩子,更加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列举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

(一)从教师角度出发培养反思能力

首先,创建反思空间。教师应当减少课程布置,每节课空出一点时间,以问答或讨论的形式给予学生反思的空间,让他们在反思中体验和理解知识。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及探究结果的反思,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程时,可以借助一些简单工具如木棒,如把木棒分成两堆,分别包含4根和2根,这时候就让学生指出它们的二分之一是否相同,给予他们自己思考空间。通过回答相同与不同之间的辩论,在适当时机给予讲解及辨析,可以让学生在反思答案中深刻掌握知识。

其次,传授反思策略。数学的学习需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状态及自身认知入手,锻炼学生的反思思维方式,以达到自主学习数学的目的。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练结合的基础上,对其思考过程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及具体的反思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态度与目的是否正确,解决问题能力及方法与途径是否合理。具备了这样的反思能力可以在日后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有,培养反思能力。数学的学习需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会自主学习数学。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讲练结合的基础上,对其思考过程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反思过程,学会如何调整思维去解决问题。转换课堂教学形式,运用适当的分组,采用问答方式,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与推理,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是否合理。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请学生画以下三组三角形:第一个:30°、60°、90°;第二个:100°、45°、15°;第三个:45°、65°、70°。学生会发现,第一个和第三个能画成三角形而第二个不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自觉思考,通过反思与总结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个结论。

最后,深化反思重要性。对于未来不从事数学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高中以前。但是,工作以后就会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不仅仅是用来解决数字问题,影响更多的是数学的反思思维方法和推理方式,这些才是真正使他们终身受益的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这一重要性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对学习态度及推理方式进行反思,让学生深深感到数学逻辑的重要性,加强反思思想的培养。

(二)从学生角度出发培养反思能力

首先,学会方法总结。对学习状况进行记录是反思的一种途径。学习记录过程就是一次综合反思过程。通过记录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题过程中的体会等,逐渐形成总结反思的习惯。一份份总结犹如学生们的学习档案一样,有利于学生自我定位并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或解题方法。

其次,学习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知和解题策略,加强交流有助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观点,加深对于知识的认识与记忆。经常讨论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做准备。

(三)从家长角度出发培养反思能力

家长在小学生教学中主要起引导作用。当孩子遇到解题难处时,不能一味地指责与批评,应该引导进行思考,找出错误并进行反思。只有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正确掌握今后努力及改进的方向。比如每一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都很敏感,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引导孩子认真查看试卷,自己发现错误,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总结,为孩子树立自信从而增加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考验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习者拥有严谨的推理及逻辑的探索。这增加了数学的学习难度,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过程应该少量而反复强化,学会自我调整及自我反思,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牢固。小学生思维正处于逻辑思维的形成阶段,在他们思辨能力增强的阶段,适时培养反思能力,有利于今后学生的思维逻辑及判断能力的建立。

猜你喜欢
解题思维过程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用“同样多”解题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