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变“厌学”为“乐学”

2019-01-13 16:44曾令红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厌学乐学内角

曾令红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白石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110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具备较大益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以学生自身特点为依据,对教学问题进行有效设计,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动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乐学的意义

乐学也就是快乐学习,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乐趣进行充分体验。乐学可以在保持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凸显其主体地位,满足其学习、成长需求,引导学生更好的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不能对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动机进行有效培养,特别是数学知识具备较强的逻辑性,这样很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动。而让学生乐学就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

二、教学方法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充满无限热情,对学生有无限希望与爱。那么学生也会喜欢老师,并乐于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例如:对于经常会犯错的学生,教师不要冷落与嫌弃,不可以对其进行大声训斥,而是在私底下与学生进行交谈,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对原因进行查找,再帮助学生对其错误进行改正。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充分发挥,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从“厌学”转变为“乐学”。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

随着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教育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动手实践的有效引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锻炼,还能够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探究,进而对教学知识进行确切理解与内化。同时在学生动手实践过程中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更加愿意参与实践活动,既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每个小组先在纸上画出任意三角形,然后利用量角器对所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进行测量,以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计算。在此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互相探讨与交流,而教师需要进行适当指导。通过计算学生们发现无论怎样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度数加起来都是180°。学生会产生相应疑惑,这是为什么?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剪刀将所画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并进行拼接,学生此时会发现三个角拼起来会出现一条直线,也就是三者相加是180°。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进行客观理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所具备的魅力,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学生乐于学习。

(三)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吝啬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通常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小学阶段学生通常会因为喜欢教师而努力学好其所教学科,所以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动力。所以不论是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后评价中,教师都应该更多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例如:在教学提问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需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如果学生回答错误,那么教师需要及时进行鼓励,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勇敢的对自身想法进行表达,对学生勇于思考、质疑的精神进行培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关注,让师生之间变得更加亲近,有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让学生逐渐喜欢上数学学习,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结束语

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态度、方法等进行培养的重要时期。而数学作为对学生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进行培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经验进行不断总结,优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厌学乐学内角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乐学”策略
三角形分割问题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