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2019-01-13 16:44胡雅雯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

胡雅雯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从历史延续到现在的不可多得的非常宝贵的精神和文明财富,它不仅体现了所有华夏子民的智慧,也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并得以延续的重要依据。而作为华夏子孙,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且使其不断向前发展,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辞的重要任务和责任。大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有母语应用和文字赏析,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学生从各个层面来理解和掌握这些传统文化的意义,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弘扬。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环境的复杂,各种不良网站给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一定的危害,比如黄色网站、传销、邪教传播网站等。但是进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很多大学生都受到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甚至成为这些不法活动的成员。虽然当代大学生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但是缺少的社会经验使他们对于不良信息的好奇和抵御能力较弱。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加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强化自身理想精神,培养民族自信心,也可以在浏览网上信息时减少不良网络信息的荼毒,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自制力。从另一角度讲,当代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使人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了解和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智慧和学习价值不能得到很道德传承和发扬,因此,有必要在当代大学的语文课程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和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1]。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不足

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一种教育现象,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各科教师更注重对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进行传授和教学,但是往往忽视了思想政治给学生的正确引导和强化的功能价值,而且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多元且博大精深,对其的学习需要充足的知识储备和长时间的学习积累。但是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没有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教学和知识储备。因此在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只停留于教材知识的表面教学,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的考核,没有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真正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导致学生的学习认知混乱,无法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越性,从而学习效果不能真正的显现出来。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规范教学方式不合理

大学语文教学体系发展至今天,其教学大纲和课程、课时制定已经变得非常科学合理,而且经过长时间的教学,高校教师也掌握了充足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方面,由于其设计的内容涉及多个层面,表现形式多元,而且真正融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时间尚短,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系统性和合理性不足。而且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设计知识点也非常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顾头不顾尾”的尴尬局面,与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融合不够,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只有宏观教学指引的引导下,只能靠专业老师进行整理教学,但是往往在专业知识的考核体系下,导致与传统文化的教育融合能力不足,进而教学效果不明显[2]。

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一)打造一流的师资力量

教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承担教授知识的重任,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设立具有专属价值的人生理想。为了实现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充盈的传统文化知识。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就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广泛而深刻的传统文化,不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感受到彻底的改变。另一方面,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自身不仅要将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还应将传统文化学习的本质作为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把教学内容的深度把握,必须在内容重复的地方避免教学内容和中学。最后,教师应该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言行教学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教师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成为更好的教师,并为学生传授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可以多样化。第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超越传统汉语教学的理论框架,不要停留在对词语和句子的掌握以及段落的分析上。他们应充分探索作品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宽广的胸怀和雄心壮志。第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活动。学校可以开展“阅读中国经典”等比赛。比赛项目可以包括“歌曲之书”,“楚之歌”,唐诗和宋诗,甚至还有一些著名的现代和当代诗人的诗歌。最后,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杂志,通过让学生参与规划和组织,培养学生的情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3]。

结语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呈现意义不言而喻,在各领域环境飞速发展和变化的今天,传统文化可以作为指导和强化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关键性因素,让人们能够在生活和精神上不断丰富和锻炼自己,而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的传承人,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有效的掌握和传承。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