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路径

2019-01-13 16:44何晓娇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精髓思政传统

何晓娇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引言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髓值得现代教育借鉴与传承,因此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工作落实中融入传统文化,可让 思政教育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拥有更多的文化支撑,进而帮助学生获得价值观、世界观等层面的科学引导,帮助大学生今后的人生更加顺畅。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是时代建设、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历史反复沉沦过程中得以沉淀下来的精华,因此,对人格塑造与启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大学生,正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上,如果可以尽快得到这些文化精髓的洗礼,可以帮助大学生少些浮躁,多些沉稳,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传统文化会对人生优秀的价值观进行弘扬,因此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引导性作用进行重视,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积极融合。

(二)是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重要武器

很多西方强权国家为了体现其霸权主义,会使用文化侵略的卑鄙手段进行强国主义、强权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渗透。这种文化侵扰与渗透的方式让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做为中华学子的教师,大学生教师必须要勇担责任,积极利用各种叫教学手段与方法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与综合落实,引领大学生不忘国耻,传承传统文化,并采用践行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让传统文化的地位得到巩固,应当文化侵略,并防止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生过大的冲击。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传统文化融合大学思政教育,可完善思政课程体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涵盖很多立德树人的内容,通过课程整理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适当的融到合适的思政课程模块中,让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内涵得到丰富,同时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微课、远程视频教学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得到创新,大学生也可以借此机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等也都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树立的重要途径,思政教师应注重对这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利用,尽量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文化精髓与人民的脊梁塑造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同时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水平。除了积极进行教育信息化转变以外,教师还要尽量让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与内容比例得到提升,尽量可以通过思政教学工作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跟随时代进步、发展的步伐,对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修剪,让其中的糟粕被剔除掉,留出精华的同时,还要对基本概念的构成进行内容扩充或是革新,让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机制的构建更加合理、科学。

(二)传统文化融合大学思政教育,可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

一个健康的道德观念,可以让大学生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更加顺利,失去更少,获得更多,以一个正确、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考验。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神值得人们继承,如“工匠”精神、“舍己为人”精神、“不断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精神等,这些精神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的相关品德塑造方面的知识重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必须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重视,可以借助很多历史上的名人轶事进行课程内容的辅助讲解,对大学生进行文化价值观的熏陶,让大学生可以从这些精神中获取力量,并用这些中华文化精髓对自己的道德观念与意识行为进行指导与约束。利用传统文化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模式构造,开辟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三)传统文化融合大学思政教育,可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很多时刻,一个人的自我成长能否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获得更多的荣誉与价值,得益于一个人的自我约束与选择。因此如果大学生可以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教师的负担不仅可以得到大跨度减轻,思政课程教育还可以获得更多成果,而对学生自我成长来说,更将是受益匪浅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更多文化的精髓得以在思政课程中显现,因此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必须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尽量让这些文化精华引导与感染大学生对自我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与指导。通过传统文化的有效建设,促使大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慎独、内省、主敬、养气等层面的道德自觉。教师在这些工作的落实中占据着落实与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注重筛选内容,让学生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中“人之初,性本善”中的“性善”观念可以让学生在无论是大学生活还是职场生活中都坚持“善良”的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对一切报以善念,不会主动恶意揣测他人,将这种善念传播出去,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努力;传统文化中,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有着异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规划观念,尽早开始进行职业规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修己慎独”是自我反省、自我审视的一个传统文化观念,对大学生来说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指导作用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其一生。因此通过教师的解读,学生应从中意识到“自律”的价值,并积极利用这些观念对自我进行管理与约束,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融入,创新思政教育体系机制,能够让思政教育的内容更有文化支撑,同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会因为思政教育的借鉴,而得到最佳的传统方式,因此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的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关系,教师应积极进行方法创新,让其作用得到更为全面的显现。

猜你喜欢
精髓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藏在静宁“三宝”里的美食精髓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诗的艺术精髓在“意象”与“意境”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缝补Boro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