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精异问题之反思

2019-01-13 16:44邵忠银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逆流价值观民族

邵忠银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年来,许多怪象令人深思。厦大研究生在网上痛骂国人“支那”,年青人穿着和服木屐欲进武汉大学观赏樱花,香港中文大学的内地学生在微博上用“支蛆”、“他国”辱骂国人与国家,留学生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称只有美国才有民主自由,网络媒体称之为精日、精美、精殴事件,我们不妨将其合称为精异逆流现象,主要指精神上将自己视同另类文明国度的畸形人群, 在思想信仰上违背当前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肆意迎合域外人士的喜好,羡慕、模仿域外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积极主动地实施违背社会主流思想的行为。这类人群极端崇拜国外,仇恨自身民族传统 、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精异分子中不乏在校大学生,对于这类问题理应引起我们重视。

一、精异逆流的特点

(一)精异逆流具有精神异化性

异化在现代汉词词典的意思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渊源,人民具有一脉相承的文化信仰,从古代社会的忠孝仁悌到当代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生活其中的人们自觉地以此为精神引领,奋发向前;但是,少数人寻求刺激与另类的解脱,背叛当前的主流思想,刺痛伤害我们的民族情怀,虽然生活在我们当中,但是同床异梦,精神上早已沦为异己外人,甚至,他们以中国人为耻,只差形式上没有移民国外或变更国籍了。

一般来说,精异逆流是年青人的天下,其主体多为年青人。青年人人生观、社会观尚未定型与成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们在能够接触到西方的文化思潮与价值观,或者出国接受更多的西方科学文化的教育,受西方自由、人权的诱惑,加上我国高校中多年来个性化培养的提倡,大学生往往被西方文化价值观所迷惑,精神上容易发生亲美亲日的心理倾向;而一些教师课堂上的不当言论、自媒体随意的思想宣传则是精异逆流的催化剂,譬如,有学者在微博中大谈宪政,有学者在微信公众帐号对美国过度美化,厦大的老师公然贬低国人,辽宁某大学教师贺某,极力向学生灌输各种“中国黑暗、欧美文明”的负面思想,诸如此类,为大学生精神异化提供思想动力。

(二)精异逆流具有层级性

从精神异化的程度看,精异逆流行为与社会主流文化及人民大众感情的背离程度由浅入深,以致心灵上与人民完全背离。精异逆流的萌芽形式是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恶搞,意图哗众取宠,摆脱内心的孤寂与受社会冷落的感受,以便显示自己,例如,有网友为了成名,不惜在网络晾晒虚假照片,恶意诋毁、散步谣言。精异逆流的开始样态为穿着怪异,举止荒诞,这类人无非想表达自己标新立异的思想。穿着日军与汉奸服参加运动会的中学生,他们的本意可能只是想增加运动会的气氛而已,却不想自己的举止不经意中触碰了民族痛苦的敏感神经,不想引起渲然大波;当今时代,在创新创意政策引领下,许多人绞尽脑汁,只想吸引社会眼球,却不在意他人的感受,仿佛人们在享受自己权利的时候不经意中超出权利界限,损害了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只有少数顽固分子,譬如被处罚而屡教不改、穿着日本军服拍照的南京年青人,精神上确实已经异化为无可救药的域外人士。

诋毁、辱骂构成精异逆流的第三层级,这是精异逆流的发展与完成形式,其动机不是标新立异、炫耀自己这么简单,这类人的精神世界已经异化,对国人的文化理念、价值观感到怀疑,并借着所谓普世精神的一般原则诋毁英雄人物,抹黑我们的主流文化,减弱我们的自尊心,对民众的反驳与批评变本加厉,赤裸裸地斥骂国人。间谍颠覆构成精异逆流的第四层级,这类人精神上已经彻底异化,对外成为敌对势力的帮凶,为了区区个人利益甘愿牺牲国家,违背了人的基本底线;对内则有另一套文化理念,欲通过关注评析社会热点的表面合法行为拉拢民众,反抗社会,挑衅人们心理承受力,实现自己的阴谋。

(三)精异逆流具有叛逆性

叛逆本是心理学名词,一般是指孩子长大的“自我”表现欲望的强烈体现。社会生活中,许多年青人甚至是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接受正宗传统的道德与思想教育,一旦进入大学,脱离父母的管束,脱离老师过多的约束,一些人感觉无所适从,恣意放纵自己,成绩挂科,表现平平,就业困难,前途渺茫。生活中不如人意,又不想脚踏实地,正视现实,只是沉迷美好的梦想,生活在虚幻的境遇中。他们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曾经获得老师宠信、家长期冀的过去,意欲通过非正常的言论举止吸引社会眼球,博得网络的点击赞许,获得价值的认可,实现精神上的满足。

叛逆者意图通过恶搞红色经典与英雄人物、穿着奇装异服来发泄情绪,有时会变本加厉,痛痛快快地辱骂一通,以此释放曾经受到的压抑;宣泄如果被社会反感与批评,可能会增加仇恨心理,更强烈的叛逆行为会显露出来。这种思想意识如果不能得到纠正与引导,任其发展,最终精神上完全异化为主流社会的对立面,甚至沦为间谍、反社会人士。

二、体现了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制度、精神产品等财富的总和,它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见证与经验积累,成为社会共同生活中的指导思想与生活准则。一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的民众会自觉地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以主流文化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从而形成个体对群体文化的一种共识与归属感,也即我们常说的文化认同。

一方面,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本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人立于世上,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侯将相,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加入到社会所倡导的主流建设中,对他人对社会留下一定的有用东西;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一个民族, 也会因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实践留下一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这些财富中最有意义的东西会得到人们比较一致的承认与遵循,这些最有意义的东西形成民族基本价值。“文化认同”是指在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的人们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1]另一方面,文化认同会激发人们心灵的归属感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民族基本价值得到人们一致的理解与认同,社会中的个体不再感觉孤独迷惘,切实将自己与具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国家相联系,将自己归之为其中的一分子,积极参与到其中,将之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成为激发自己奋斗的动力。

精异逆流分子,效仿域外人士的行径,过分表现自己,刺伤国人的民族情怀;其实质是对国外文化的崇拜与向往,对当前主流文化的逆反,甚至不屑一顾。一旦个体对群体文化产生共鸣并从行为上效仿,则会形成文化认同;反之,则会对群体文化产生怀疑、厌恶甚至鄙弃,我们可以说文化认同危机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就是指个人和共同体的文化身份感的丧失,也可以理解为‘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即不知道自己是谁”。[2]

全球化的经济往来与人际交往促成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与融合,文化认同的危机在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方面,日益显露出来。麦当劳、肯得鸡已经成为快餐业的领头羊,成为家长对学生进行日常鼓励的奖品,孩子成绩考得好,在学校会受到老师表扬,在家里则人会受到家长去麦当劳、肯得鸡的奖励;宝马奔驰成为坐骑的豪华象征,多少年前,我们还对拥有一车汽车感觉那样的奢侈与自豪,但是,如今,年青人的梦想,动辄宝马、奔驰,这也成为诸多年青大学生们奋斗的基本目标;我们是服装与纺织品加工制造与出口大国,但是,靠背、耐克、培罗蒙等品牌成为穿着的奢侈与追求;我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很是丰富,但是,大润发、沃尔玛成为人们逛街悠闲的重要去处,NBA球赛、好来乌大片成为年青人津津乐道、追求梦想的消遣境地,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成为大学生与年青人增进欢乐、亲近彼此的的节日元素。有人将这种文化现象美其名曰“文化趋同”。“所谓文化趋同,指的是伴随文化的全球化,中西文化不断融合,造成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以及道德观念出现明显接近或相似的现象”。[3]

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冲击了国家与社会的凝聚力。国家是具有同样历史背景、同样文化信仰 、遵守同样文化生活准则的个体共同构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文化纽带如磁铁般地将人们凝聚一起;在该组织形式中,基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认同,个体通过自己的智力与体力参加社会实践,与他人一起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但是,西方文化元素与价值观的侵蚀导致人们对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主流文化的质疑,影响了人们对于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政党、民族与国家的信任与拥护,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动摇了社会凝聚力的基石。

三、体现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另一个民族的DNA,彰显民族特质的标志,体现民族奋斗精神,是一定区域范围内人们思想意识与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应当得到全民族人民的尊重与信奉,并自觉地维护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4]

从深层次上来说,精异逆流现象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否定和摒弃,不能对文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做出理性判断,不再相信民族文化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异族文化的精神信奉者与被奴役者,从而形成文化自信的缺失。具体体现为:

(一)主流价值观的颠覆。集体主义一直是我国的核心价值观,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人民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奉献自己,多年来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实际上,传统的大同思想、天下为公等可能说奠定的我们的文化基础,我们的文化理念是从社会出发,以社会为己任,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因此建国后我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与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完全一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学生青年中出现危机。曾几何时,大学生以自我奋斗为座右铭,热衷于拿学分、参加学校活动,强调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却没有人提到服务同学,服务班级;对同学、对社会、对他人表现出一种冷漠。孤僻冷漠的人格造成了一些悲剧的发生。云南大学的马家爵因玩牌琐事连杀四名同学,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因交通事故害怕受害人记住车牌号而刺死对方;自我奋斗的孤独自私是对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定背离,从个人利益出发思考问题、作出行为,体现了角色责任的异化,滋生了能力应然的心理,学历每上一个档次,就要求获得更高层次的物质、精神利益回报;一旦心理情感上对自私、个人的域外文化产生亲近以致膜拜,则会对国内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背离、厌恶甚至唾骂,以致达到完全背离。

(二)对国外文化的盲目崇拜

建国初期,物质精神生活贫乏单调,国人自觉地信奉集体主义精神,先国家后集体最后到个人;经济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后,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温饱问题,而是进一步发展为美好生活的追求,以自私自由为表现形式、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油然袭来,成为满足人们眼前欲望的推动力。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饮食文化,圣诞节、情人节成为取代端午节、中秋节的喜庆元素,NBA球赛、好莱坞大片成为吸引大学生的眼球的娱乐方式。

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信奉西方文化价值观,实际是一种文化自卑。十九世纪,中国处于落后挨打局面,许多仁人志士探求救国真理,效仿西方的器物、制度与思想,甚至主张废除汉字;21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有人主张全盘西化论,以西方的文化价值观构建我国改革开放的理念,对社会主义价值肤浅迷茫,不知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21世纪后,随着物质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进一步追求精神生活的充实与物质生活的满足,大学生们更是走在时代前列,西方的文化情怀悄悄侵袭大学校园与青年世界。

盲从国外文化,迎合了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需求。“文化帝国主义是指不用军事暴力攻占其他国家的领土或者控制其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而主要通过媒介传播意识形态、行为准则、社会制度、身份人权等手段来征服和控制人的头脑和人的意识形态,以达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发达国家获得利益的目的”。[5]

(三)对我国先进文化的淡漠

精异逆流分子,看不到我们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宝贵财富,根本不理解中华民族所经历的伟大奋斗历程。民主革命时期,在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我们形成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信念坚定的长征精神,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营造了坚定理解、奋发向上的革命情怀。这些革命精神体现了革命年代英雄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及戎马倥偬的奋斗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视了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全新认识,新时代,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确立了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打着重新评价历史的口号,肆意歪曲历史,贬低革命前辈与革命领袖,给革命英雄人物抹黑,主张资产阶段自由化,反对社会主义。

在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一些大学生受到严重的蒙骗,对我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史不够了解,对我国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大同、和谐思想嗤之以鼻,唯一欣赏的是西方的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他们对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却对西方的哲学文化孜孜以求,他们深入理解由经济学概念发散到全社会的经济人理念,却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人理念一无所知。

四、小结

精异逆流是我们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出现的不够和谐的音符,是对我们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疑与否定。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体现了大学生们的心理落差。进入大学之前,他们是班级学校的希望,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明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不再是的评判个人优秀的唯一标准,有些人感觉无法与人沟通,无法融入集体,便会从网络中不经意的宣泄自己。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多元化的入侵,大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西方文化,了解更多的西方风土人情,受其光怪陆离表象的影响,容易产生文化迷茫,对文化所蕴含精神的认识产生偏颇;社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一些社会屌丝,本着无所畏惧的心态,意欲表现自己,薄得眼球,便会通过穿着怪异、网络檄文的方式展现自己。

此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带来贫富悬殊、环境污染、就业紧张等问题,诱使一些年青人成为愤青,产生逆反心理,看不惯社会,否定革命文化传统,质疑社会先进文化,出现文化认同与信仰危机。文化认同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自信缺失。文化认同是对文化现象进行感性的认识与情感的表露,文化自信是对文化价值进行理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深层寄托。

精异逆流的初级形式是对民族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叛逆,是媚俗的大众文化冲击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而精异逆流的高级形式反映了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偏离,是民族精神缺失下的文化自信危机。因此,对精异逆流问题,我们应甄别情形,分别对待,要对文化认同问题及时关注,将其扼制在萌芽与初始状态,要对文化信仰问题加以深层次的剖析与矫正,坚定中国特色社论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

猜你喜欢
逆流价值观民族
我的价值观
我们的民族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逆流游泳比赛
顺流与逆流
村庄逆流成诗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