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9-01-13 16:44刘艳杰
魅力中国 2019年38期
关键词:课件实验课堂教学

刘艳杰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西合营初级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700)

一、观念更新,提高认识是现代教育技术化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特点就是能最大限度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并且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观念更新,提高认识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化学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创设课堂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情感发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教师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

(二)模拟展示微观现象,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现代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利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对瞬变搞定格分析,化枯燥为生动。“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计算机技术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三)优化教学过程,反馈教学成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节奏慢,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呈现信息量大,速度快,图文并茂的优势,进行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会使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接受知识。尤其在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既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实验室制取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多媒体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且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反馈教学成果。形成了课时内讲、练、评一体化。

(四)拓展教学内容,增强理论与实际联系

中学化学中,关于化工生产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演示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对化工生产的兴趣。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编写化工生产的流程图,向学生展示物质的转化和流动情况,就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及反应原理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框架。模拟化工生产的全过程,如用3DS的动画功能制成三维动态过程,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如硫酸工业中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氨的合成塔等中的真实的反应现象。在展示讲解该课件时,再配以播放相关的化工厂的全貌及车间内部设备的场景,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真实性,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在化学课中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是“辅助”,而不是“代替”

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代替”,不可盲目地、不加分析地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代替其它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坚持不可取代性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或缩短形式上的追求过程。

(二)制作课件须科学性,演示实验不可替代

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而且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不能因为制作课件需要大量时间而节约备课的时间,精心备课是我们的生存基础。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一种最有效的直观教学方法。我的感受是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一切能够用实验去研究的教学问题就绝不能脱离实验,学生在实验中所经受的思维、操作、分析、观察能力的锻炼,在实验中对情绪、意志、毅力等品质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验来实现。因此,不能因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开展而削弱实验教学,即坚持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

(三)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的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技术逐渐引入课堂,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必然随之改变。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可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的密度和扩大信息量,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多媒体是通向知识的一座桥,在教学中应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为了培养21世纪祖国需要的人才,我们一定要把充满生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工作深入下去,创造出璀璨的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课件实验课堂教学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动画设计研究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